APP下载

里克力?提拉瓦尼迦:游牧艺术家的“交互艺术”之旅

2013-04-29陈可唯

世界文化 2013年8期
关键词:拉瓦里克泰国

陈可唯

游牧艺术家“在路上”

里克力·提拉瓦尼迦,是一位在西方当代艺术领域十分活跃的艺术家,这位东方面孔的艺术家拥有多元的文化身份,他的父亲是泰国外交官,1961年,提拉瓦尼迦出生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自幼跟随家人游走世界:泰国、埃塞俄比亚、加拿大、美国……现主要定居美国,穿行于纽约、曼谷、柏林,普遍被认为是泰国裔艺术家。是一位典型的具有“全球性”的游牧艺术家。

这位兼有亚洲和拉美成长背景的艺术家,在西方当代艺术界以其美国波普式的“日常神话”艺术享誉世界。提拉瓦尼迦尝试重新定义艺术的价值,探讨艺术与日常生活存在之间的关系,他的作品没有材料和媒介的限制,也无法界定作品的属性和边界,经常是结合行为与装置,需要观展人群参与共同完成的创作。里克力的作品无法用传统的艺术类别去界定,也无法用经典艺术的审美准则去衡量,比如在纽约画廊做泰餐给参观者吃,在德国街头与一群少年玩木偶,在画廊里原封不动再现自己的公寓……这些看来极其生活化的 “吃喝”、“游戏”,都可以成为他艺术创作的主体,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大多需要观众参与才能实现,他将艺术的观众转化为艺术的参与者,颠覆了以前高高在上的“神圣”的艺术形象和观念。

里克力·提拉瓦尼迦是一位佛教徒,他喜欢以佛教的方式生活,无论生活还是艺术,他都拒绝预设,不作先入为主的结构或屏蔽任何的可能性,也回避固有的身份和物质属性,而是保持一种 “流空”的状态,在实践中寻找不断流动的生活的可能性。里克力总是四处旅行,展览也遍布全球,他很少将同一作品做不断重复的巡展,而是每到一个地方,以不同城市为语境,依据周遭空间进行创作。对他而言,“在路上”,已成为他生命与创作最深刻的烙印。

基于人群的交互艺术

提拉瓦尼迦的创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里程碑式的艺术项目是1992年在纽约303画廊的一场名为“免费”的展览。里克力将整间画廊打造成了一间免费供应泰国咖喱饭的厨房,他在画廊中煮食泰式咖哩,让前来观展的观众一起分享,与参观者同桌饮食谈天说地。2012年,作为纽约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策划的“当代艺术馆:1980—”项目的一个部分,这间厨房在MOMA展厅重现,画廊准备的咖喱饭从每天中午到下午三点向观众提供。在这件看似概念简单的作品中,里克力·提拉瓦尼迦邀请观众以一种更社交化的方式与当代艺术产生了相互作用,模糊了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观众不再只是看艺术品,还成为其中一部分,在日常的饮食中完成某种创作。

1994年,里克力在西班牙完成了一个活动装置作品,他将自行车装置成一个移动小家:一张折叠桌,六把折叠椅,锅碗瓢盆,必备的食材,以及鼓鼓的行囊。他骑车环绕马德里,将录像机固定在车把手上,记录沿途见闻。提拉瓦尼迦说:“西班牙人曾经环游世界,哥伦布、麦哲伦四处航海,最后发现了新世界。我做了一个‘返回的旅行,我试图发现西班牙。”

在德国科隆美术馆,提拉瓦尼迦用木头克隆了他纽约居所的房间结构,厨房、浴室、卧室功能齐全。展出期间,科隆美术馆24小时对外开放,观众可以在其间任意穿行、落座、翻看物品,在客厅看电视,躺在卧室小憩,在厕所蹲马桶看书,在厨房吃泰式咖哩,还有一个广播随时有节目播出,观众被鼓励自由自在地享用这个空间,而成为一幅幅移动中的风景,美术馆一时间人流涌动。

里克力经常会在展览中建造酒吧、茶馆、录音室、迷你超级市场等日常场所,不仅让作品走近观众,而且还让他们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之中,观众的表现成为他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时他会在美术馆中架起一面大鼓,让观众尽情击打;有时他又会与前来参观的青少年一道共同表演一段木偶戏。在提拉瓦尼迦的作品里,艺术家所扮演的角色是活动策划者、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以及空间情境的营造者,他建立了一个交流场域与沟通平台,提供一种分享的氛围,观众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积极地参与、介入与使用这些空间,于是作品不再只是一个固定的形体或最后的结果,观众与作品之间,以及观众与观众之间所建立的关系与共同分享的感觉才是作品的重要精神。提拉瓦尼迦是个催化剂,他创造让观众能够介入或表演的情景,和观众共享这些经验,一起刺激这些作品并通过这些赋予作品更深入的意义。

提拉瓦尼迦是一位在世界各地都非常活跃的艺术家,并且一直寻求突破和创作新意,每到一处,他的作品就会结合当地的空间和社会环境进行创作。比如他2010年在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展开一场名为“别干了”的展览,用了诸多当代中国的社会元素,他将一辆同比缩小的梅塞德斯轿车模型覆盖上了一层奶粉——用于指涉2008年中国的牛奶丑闻。在车的附近,观众们可以享用一碗热腾腾的豆腐脑。在主展厅里,生产砖块的机器已经在运行,要现场生产出14068块砖,这些砖在现场即时出售,它们在中国足够盖一间房。在这些砖的对面,两个高耸的竹制模型,分别是北京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和上海普陀区中山北路25号,模型里有上百只鸟在叽叽喳喳,如同关在写字楼里的白领人群。在这组作品里,里克力对当代中国持续不断的过度生产的现状,以及由这种过度生产力所导致的机遇及其人员耗损,进行了独特的反思。

日常生活型艺术

里克力·提拉瓦尼迦的作品在上世纪90年代引起过许多争议,很多人对这些无法界定雕塑、装置、社会活动的作品模式表示疑虑,并还会有传统艺术的固守者质疑这种形式上与日常生活类似的作品可否称为艺术创作。在传统艺术领域,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十分清晰,艺术与生活的分别也泾渭分明,而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艺术形式之间的界线,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线,都越来越模糊,里克力的创作模式后来在当代艺术界被运用得越来越广泛,目前国际上有诸多类似形态的作品,诸如提供服务,抑或给观众提出精准的游戏规则,也有提供一种社交模式等等。

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多元化的“后艺术时代”来临,当代艺术家对自身的传统创作不断超越,波普艺术的出现再次摧毁了艺术与生活的藩篱,消解了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的区别,层出不穷的装置艺术、过程艺术、行为艺术、偶发艺术等,在艺术媒介、形式、观念上不断“穿墙越壁”,观念、行为、表演、照片、文字以及实物作为艺术媒介的潮流在战后的艺术界得到确立,“艺术”从仪式化的祭坛上走下来,与日常生活、社会现实重新结盟,让“后艺术时代”成为一个无所不在、无人不能的“艺术化生存”时代。德国前卫艺术大师波伊斯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念,几乎成为后现代艺术的经典宣言。

在后现代主义的今日,无历史感造成人对于当下瞬间的凝视,于是,艺术也分享着这样的情境,以日常生活形态的熟悉感召唤观众,短暂地与观众在画廊中对话、分享与建立关系,只有在此时此刻的当下艺术作品才生效,观众消费了当下的愉悦,享受了当下情境,忘却过去,遗忘现实。此类艺术不需要艺术家是先知者或预言家,而是由大多数人可以理解、共同参与响应为主轴,作品从生活而来,大量使用大众语言为共通符码,于是普遍易懂、易于亲近、具有游戏性、好玩特质的作品成为主要潮流。鼓励艺术是为大家的,大家都是艺术家,艺术在日常生活里,强调“人”的参与使一般社会行为闪烁出艺术的光辉。里克力·提拉瓦尼迦的创作从一开始就基于人群,基于生活,多次将日常的活动迁移到展览空间内,以与观众创建关系作为作品完成的主要动力,探讨出一个基于人群互动的新的审美范例。

土地情怀与“大地计划”

泰国是传统稻米种植的农业大国,从里克力的成名作咖喱饭开始,“米”一直是他作品中时常出现的元素,2007年在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中,提拉瓦尼迦参展的作品“无题2007”就以米为主要材料,在一个60平方米的空间内,9吨左右的泰国香米堆满了一个巨型装置,装置的一面是钢化玻璃幕墙,米后的墙面藏有一幅油画。观众们可以捡起现场印有“免费”字样的米袋,从玻璃幕墙上的小口中舀走大约3公斤的香米,随着香米的减少,悬挂后墙的油画逐渐现出真面目。这件作品广受好评,用泰国香米作为媒介,米是泰国的命脉,整个泰国的机制、传统、意识,在这个作品里有所呈现。作品的副标题尤其夺人眼球:“小心,有钱的混蛋们!”艺术家对现代拜物的厌倦和对传统农业的情感可见一斑。

“Back to the land”(回归土地)是一股在当下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群体中极其盛行的思潮,世界各地不乏走入乡野进行农村实验的城市艺术家。在美国有一个“乡村工作室”,这里的一批优秀建筑师在美国农村帮农民盖房子;在日本,著名的纪录片导演小川绅介,在日本乡间住了十几年,拍了大量关于农业的纪录片。在泰国长大的里克力·提拉瓦尼迦对泰国传统的农业文明有深刻的感情,他与友人在清迈附近的农村实施了一项“大地计划”。

他们受到一个泰北农民“佛教农业”思想的影响,这个农民不堪忍受现代农业过分依赖农药、化肥的耕种方式,而独自开展一种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另类农业实践。他认为,人的生命受之于自然,因此与自然一样拥有土、水、风、火四个要素,人与自然相处之道在于调和这四要素,而农业的精要也在于此。他按照人体的构造在自己的田里挖掘了七片池塘,分别代表左右胸、双臂、心脏、肚腹和生殖器,在最重要的肚腹部分种植水稻,在其它池塘放养鱼、虾、蟹和螺,然后在池塘边筑屋而居,周边种植椰子树、芒果、香蕉和竹子,通风透热,水土互养,多样化的动植物与人和谐相生,土、水、风、火四要素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这成为“大地计划”学习的模型。

提拉瓦尼迦与他的朋友在清迈农村规划了一片土地,挖掘池塘,种植植物,耕作水稻,邀请国际艺术家、农民、学生志愿者“下乡”作劳动实验,也邀请世界各地的建筑师围绕池塘开始一系列的微型建筑实验,每个建筑只能占用2米×4米的面积,建成类似泰国佛教寺庙的围合式布局的现代农村建筑群,所有小房子都对应自然和地势,融合佛教与考古的理念,他们每年的稻米产量约1500公斤,供实验参与者和部分本地的艾滋病患者自用。提拉瓦尼迦试图建立一个乌托邦式的,模糊物种、民族、社会、艺术诸多边界的乡土艺术空间。

里克力·提拉瓦尼迦独特的艺术实践让他成为当代极其活跃并极具个人风格的艺术家,2005年,里克力摘获素有“国际当代艺术潮流晴雨表”之称的雨果伯斯奖(Hugo Boss Prize)。雨果伯斯奖评委会对里克力多年的艺术创作这样评价:“他在展览现场为观众烹饪泰式美食,在美术馆复制生活空间对观众开放,近年在清迈聚集泰国艺术家开展‘土地项目等等,其嫁接艺术与生活的互动性创作为近年国际当代艺术走向提供了一种新范式。”

猜你喜欢

拉瓦里克泰国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运动的诗篇
盗号者
泰国的中秋节
抿一口梦幻泡影
金日泰国欢乐之旅
三个最奇怪的词
杀人容易脱身难
我的泰国之旅
弗瑞德里克·桑格(1918-2013 )
爬树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