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业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2013-04-29郭纯英
郭纯英
【摘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行业之间存在的收入差距也十分明显,这对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都产生着消极的影响,所以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进行调整十分必要。本文在對我国行业收入差距问题研究理论工具做出阐述的基础上,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问题以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调整策略做出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行业收入;收入差距;理论工具;现状;原因;对策
一、我国行业收入差距问题研究理论工具
在我国行业收入差距问题研究的过程中,收入分配理论是重要的理论工具。国外微观经济学所包括的收入分配理论体现为收入初次分配理论与再分配理论。其中收入初次分配理论在将新古典经济学分配理论作为基础的同时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吸收,收入再分配理论在将自由主义、功利主义和市场失灵论的政治哲学作为基础,并构成了收入再分配与初次分配统一的经济理论体系。收入初次分配提伦又包括边际生产力论和供求均衡论。其中边际生产力论认为收入分配中生产要素的参与要将伸长要素本身的边际物质产品作为基础,这是收入分配理论的核心和基础。由于收入分配有供求关系决定,所以市场供求均衡论同样是收入分配理论的重要内容。收入再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市场失灵论,市场经济虽然能够对生产效率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并不能确保公平。收入再分配理论建立在政治哲学基础上,穆勒和边沁是功利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他们认为对福利进行衡量的尺度是效用,同时也是私人和公共行为的最终目标,政府正确目标是让社会中每个个体效用的总和实现最大化。罗尔斯是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代表人物,这种理论认为在公共政策的设计中要重视福利最差的社会个体利益的提升。
基尼系数理论是对我国行业收入收据问题继续研究的重要工具,这一系数是对居民的内部收入中存在的分配差异情况做出综合考察的指标,联合国规定,基尼系数在0.2以下则属于收入的绝对平均,在0.2到0.3之间则是比较平均,在0.3到0.4之间则是相对合理,在0.4到0.5之间则是具有较大的收入差距,在0.5以上则说明出现了悬殊的收入差距,所以基尼系数越低就代表者收入差距越小。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基尼系数普遍在0.24至0.36,虽然美国较高,但是也仅仅到达作为收入差距警戒线的0.4,而我国已经在2010年就已经超过了0.5,所以我国的收入差距十分悬殊,而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由于收入差距的增大会引起社会的动荡甚至威胁政权的稳定,所以应当引起应有的警惕。
二、我国行业收入差距问题
客观来说,行业收入差距在我国是一直存在的。计划经济时期的分配制度为平均主义,虽然行业收入差距较小,但是也是客观存在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鼓励部分人先富起来,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行业收入差距逐渐增大,而从当前来看,行业收入差距已经十分悬殊并且呈现出了不断发展的趋势。从基尼系数来看,我国在1978年的基尼叙述是0.317,而在2000年就已经越过了警戒线0.4并且在逐渐上升,2003年与2004年已经分别达到了0.465和0.469,直到2010年,基尼系数终于突破0.5,有这些数据可以清晰的看出,我国的行业收入分配十分不合理并且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已经成为了必须承认的事实。
三、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一)市场机制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竞争是被鼓励的,通过竞争,社会生产效率可以大幅度提高,但是在此背景下的公平却难以得到保证。市场经济下的商品价格有供求关系来影响,当商品供不应求是就会取得更多利益,所以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行业会有效益好坏之分。当然,效益较好的行业能够获得更多盈利,相应的职工福利与工资也会更高,而效益不好的行业则没有能力来为职工提供更高的工资与福利,所以行业不同的职工就出现了收入的差距。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容易出现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从而导致不同行业的收入分配不能均衡。总而言之,市场竞争中的各个行业会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而在收入方面呈现出很大的不同,继而造成职工收入的不同,而我国的市场体制发展仍旧有待完善,所以这种客观存在的行业收入差距会进一步增大。
(二)政府调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特色是以是政府会对经济做出宏观调控,这种调控会对市场机制本身的不足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而我国市场经济的起步较晚且发展缓慢,同时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所具有的特殊国情与特殊性质也决定了政府需要作出的宏观调控会十分复杂,在此背景下,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的力度不够或者方法欠科学的现象客观存在,而在政府的调控难以发挥出应有作用的背景下,行政垄断就十分容易出现,从而扩大行业收入差距。行政垄断主要表现为我国政府对一些产业发展实行倾斜性政策,不能通过对各类调控手段进行综合公平运用来对关联性、垄断性行业调控收入非配,同时政府宏观调控工具或手段的效力并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甚至在一些个别领域中逆向调节现象客观存在,而这是导致行业间收入差距进一步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行业自身
行业自身的因素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推动行业收入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行业不同会导致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工作要求、工作特点的不同,并且不同行业所具有的发展水平也不同,行业中职工的收入也会存在差距。不同行业因为在国民经济中所具有的作用和地位不同而出现了社会资源调配不均的情况,一些行业在生产中具有充足的资源,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有能力给予劳动者更高的福利和工资,而不具备这些资源的行业则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另一方面,无论是我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所作出的结构优化也会扩大行业收入差距,在此过程中,产业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企业要面临着不同的市场需求与市场环境,受到生产效率以及竞争程度的影响,不同产业之间的收入会出现差距。第三产业作为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具有着较高的收入增长,而增长的原因正是因为对产业结构做出的优化与调整。
(四)垄断因素
我国出现的垄断现象主要是政府在进行市场经济干预中引发的,所以我国的行业垄断与西方国家的行业垄断有着本质的不同。早我国的垄断行业中聚集着高收入人群,这些行业一般具有较高的国有经济比重并被政府主导,同时这些行业具有各类壁垒能够避免市场出现自由竞争。一方面,这些行业产生于没有竞争的市场环境并且与政府有着特殊的关系,同时在税收、信贷、投资等方面享受着国家的优惠政策。由于这些行业具有着充足的资源所以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而员工也可以获得极高的收入。另一方卖弄,这些企业即便面临亏损,但是却可以通过对国有利益和资产进行侵蚀来保持给员工方法高福利和高工资的能力。产生这种行业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市场自由竞争的缺乏使成本的约束软化,二是政府的职能存在缺位,缺乏对垄断性行业的监管。
四、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进行调整的对策
(一)对市场机制进行完善
从理论方面来看,在市场机制相对完善以及市场竞争充分的背景下,缩小合理性的行业收入差距可以依赖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来完成,在此过程中,政府不应进行插手和调控。在市场机制的完善过程中,将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构建平等竞争、自由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应当对垄断性行业所具有的各类壁垒进行清除,通过提高垄断性行业外部以及内部劳动力市场所具有的开放性来形成正常的用人价格机制。在实践中需要努力将对城乡劳动者的就业其实和择业差距进行消除,确保劳动者能够以自身专长为依据开展自主择业以形成良好的双向就业岗位选择机制,对劳动力要素进行合理分配的基础上逐渐克服犹豫就业选择的限制而产生的行业收入差距并推动劳动效率的提高;对市场要素进行完善,实现不同行业、不同专业、不同职业收入的均等化;对市场法则进行完善并对市场的管理进行强化,通过竞争机制的引入来避免出现非法经营现象以杜绝通过非法手段的利用来获得暴利,(下转第163页)(上接第161页)从而有效的对流动秩序进行整顿并对不合理的收入进行抑制。
(二)对政府宏观调控进行完善
市场机制下必然会存在竞争,只是竞争氛围不完全竞争与完全竞争两类,而无论是哪种竞争都是导致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市场机制并不能让收入分配实现完全公平,所以政府宏观调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调控过程中,制度、政策以及法律都是可以利用并且有效的手段。在调整行业收入差距方面,政府应当重视自身职能的转变,积极消除存在的行政垄断,通过实行政企分开来消除一些如金融、石油、通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增强行业间的公平性。另一方面,政府要强化对垄断性行业员工福利与工资的控制与管理,尤其是要重视对正常工资之外的一些收入的控制与管理力度的加强,通过实现工资标准与福利标准的规范化来消除隐形收入,同时要对垄断性行业收费继续拧检查与监督的强化,垄断性行业一旦凭借自身的垄断性优势进行乱收费与乱涨价的现象应当以相应法律为依据进行处理。
(三)重视企业自身问题的解决
行业中的市场消化困难、技术含量与产品附加值较低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业收入差距,所以对这些问题进行姐姐是调整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在此过程中,不同领域与不同行业要进行区别对到。如对于通讯行业,应重视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通过市场经济作用的充分发挥来让一些民营电信企业或者外资企业进入國内市场以推动合理通讯资费的形成;对于电力、是由等企业要重视对税收工具的利用,同时要对这些企业加强监管以避免成本转嫁消费者现象的出现;对于一些低收入行业,我国政府要通过给予补贴来进行扶持,通过提高企业科技含量与附加值来提高从业者收入以减少与高收入行业相比所存在的收入差距。
(四)构建垄断行业的竞争机制
垄断性行业是造成我国行业收入存在的差距的重要原因,要对垄断性行业中存在的不合理收入进行抑制就需要通过竞争机制的引入来为行业发展创造公平环境。在此过程中,首先要对垄断性行业进行区别对待。通过社会资本的引入以及激励性政策的实施来形成竞争格局,从而强化行业内竞争,同时要对市场准入别类进行清除,避免行业内企业单一的情况;其次要对垄断行业工资绩效及逆行那个完善。垄断行业中员工的收入并不一定与付出等同,所以为了确保员工收入的合理性与公平性,在垄断行业中实行绩效机制十分必要,在此过程中,要根据行业特点制定相应指标,以指标为依据对员工工作进行评价并与员工收入挂钩,从而促进员工收入的合理性;最后要对反垄断法律法规进行完善,通过对法律法规的完善来增强遏制垄断的依据,从而避免垄断行业依据自身市场地位谋取暴利。
参考文献
[1]金玉国.工资行业差异的制度诠释[J].统计研究,2005(04).
[2]彭必源.国外微观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启示[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0(03).
[3]朱世宏.目前我国行业间职工工资收入差距分析[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