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国际传播面临的整体形势和战略趋势

2013-04-29袁林

对外传播 2013年8期
关键词:话语权格局大众

袁林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蓝图,为对外传播工作指明了战略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全面提升对外传播工作水平,须进一步认清中国国际传播面临的整体形势和战略趋势。

中国国际传播面临的整体形势

中国国际传播所面临的整体形势,受到三个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全球国际形势,二是国际传播环境,三是中国自身发展阶段及其全球角色。目前,这三方面因素均发生了重要变化,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持续发酵,并对中国国际传播整体形势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全球格局因权力转移而出现权威耗散,不确定性凸显。

全球形势变化的总体特征是传统权力中心衰落,新兴国家羽翼未丰的情况下,全球权力在转移的过程中出现了权威耗散甚至消散现象,因此出现了格局转型期或过渡期的特征,格局稳定性下降,不确定性凸显。

国际政治力量格局尚未发生根本变化,但格局稳定性大幅降低。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和大国关系格局在一定时期内仍保持基本稳定,但不稳定因素增加,领土争端、民族和宗教问题、恐怖主义、贫富差距等问题凸显。世界主要大国国际战略调整进一步深化,加大了大国间战略互信、互动的难度。地区格局正处于加速演变的关键时期。西亚北非地区动荡进一步加剧,呈现长期化、复杂化、国际化趋势。亚洲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稳定性降低,中国周边地缘政治环境有恶化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权力的分散和转移,经济增长波动性和保护主义倾向增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面临重大调整。一些国家经贸问题政治化倾向加剧,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国际经贸摩擦显著增多,国际经济金融体系调整的难度上升,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推进缓慢。世界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将增强,国家经济保护主义倾向更加严重,经济博弈更加激烈。

达成全球治理合作的不确定性增加,全球治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参与全球治理的主体日益增多,但全球治理缺乏权威、规则和有效性。国际社会关于全球治理的呼声愈益高涨,但各国内顾倾向严重,达成共识共治的难度增加,金融危机、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恐怖主义、核扩散等将继续困扰世界。未来一段时期内,随着地缘政治格局稳定性降低、全球经济新旧格局调整,新的挑战层出不穷,如何推进全球治理成为愈发严峻的重大课题。

第二,新媒体的发展和大众政治的觉醒,推动了国际传播环境演进。

新媒体的发展和全球大众的政治觉醒推动国际传播环境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今后一段时期,国际传播环境逐步向全球传播环境演进。

新媒体的发展推动媒介环境从区域性向全球性转变。一直以来,受制于不同地区媒介发展水平、受众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等因素,性质迥异的地区传播环境是国际传播难以跨越的障碍,但新媒体正在构建跨越国界、时空同步的网络国际传播空间,其影响力正逐步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媒体所塑造的传播环境是全球性的。我们进入了一个“全球、全民、全媒”的时代,这意味着信息的传递彻底突破了民族国家的疆界。

大众政治觉醒推动舆论环境大众化。全球传播的一大特点是传播主体泛化,虽然媒体仍是国际舆论的中坚力量,但新传播技术发展给个人、社会组织尤其是智库、企业等多种主体提供了传播平台,形成“一轮明月 满天星光”的传播主体格局。大众政治觉醒又加强了个人和社会组织的政治表达意识和愿望。新技术和大众政治觉醒的结合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媒体的舆论话语权被无数个体和组织分享,舆论环境出现了大众化趋势。

第三,中国迎来新的起点和全球角色,需要与世界深入互动。

中国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中国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的,中国发展面临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新的困难和挑战的出现,说明中国发展进入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道路走到了新的历史时期。新起点的中国,需要向世界展现新的面貌,中国梦的提出就是展现新面貌的良好开端。

中国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新的全球角色需要与世界深入互动。一方面中国需要深度了解和参与全球事务,中国进入到了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以更重要的角色参与到各种国际重大事务中,要处理好这些事务,中国需要更多了解世界。另一方面,世界需要更多了解和接纳中国,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西方国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寄予更多期望,并对我国的发展模式给予较大关注,更加希望倾听中国的声音。

国际传播的战略新趋势

国际形势、国际传播环境和中国自身的发展变化,塑造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所面临的国际传播战略新趋势,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国际空间话语权将成为国际传播的战略高地。目前,网络国际空间的直接推动者是国际传媒、跨国社交网站和国际智库,这三者利用互联网构建了影响广泛、跨越国界的网络国际空间,并利用各自在通讯、互动和专业方面的优势,成为网络国际空间的舆论领袖。随着网络国际空间的扩张、影响力的增大和影响方式的创新,网络国际空间话语权的影响力、覆盖面越来越大,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扩大自己在网络国际空间的话语权。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进一步结合,网络国际空间必将更加成熟,在国际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国家在其中获得话语权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社会话语权的崛起成为舆论权力结构中最重要的转变。新媒体和全球大众政治觉醒不仅推动了国际传播环境变化,两者的结合最直接的作用是转变了国家和社会在话语权强弱关系中的地位,即国家和政府在舆论话语权上的强大地位正在逐步被社会化媒体取代,“新媒体赋权”现象更为普遍,社会大众的话语权崛起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社会话语权崛起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大众舆论。在政治传播领域,随着大众政治的觉醒,诸多公共事件的舆论导向在现实中均受到大众舆论的左右,并往往表现出不同于政府导向的社会舆论趋势。

第三,全球公共形象将成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形象的内涵在不同时期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需要,有着不同侧重。随着传播的全球化趋势和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问题的凸显,全球公共形象将成为国家形象的全新组成部分。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未来必将更多参与和处理全球公共事务,由此,中国的态度、价值理念和参与方式等均将在全球民众中形成相应的国家形象,根据全球化和中国的发展,中国有可能在未来一、二十年内形成具有相对统一的全球公共形象。

第四,大国将围绕新媒体升级本国的国际传播体系。由于认识到新媒体的巨大作用,世界主要大国将围绕新媒体重新构建本国的国际传播体系。新媒体改变了未来的国际权力构成,网络国际空间话语权成为未来国际关系中的关键权力,对这一新兴全球权力的争夺将成为大国关系的焦点。同时,新媒体催生了类型多样、覆盖全球的国际传播平台,而且形成的速度越来越快。美、英等发达国家已经将新媒体和传统手段相结合,以新媒体为平台融合多个主体开展多层面的国际传播。

第五,中国发展前景以及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将长期主宰着国际涉华舆论。近年来,境外媒体涉华报道量和国际智库的对华关注度一直在持续走高,其中最重要的话题莫过于未来十年或者二十年中国的发展前景,以及中国发展起来之后和世界的关系,尤其是和美国的关系。关于这一话题的讨论和担忧可能将要一路伴随中国的成长,一直到中国和世界主要大国相互信任、承认和确认彼此在世界中的角色。中国迎来新的历史起点和新的全球角色,这一转变需要中国和世界进行更加深入的相互了解,因此我们也要客观对待国际舆论,为双方增加了解和信任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猜你喜欢

话语权格局大众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小人物的大格局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