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探索与坚守

2013-04-29吴奇志

对外传播 2013年8期
关键词:创刊杂志社杂志

吴奇志

“通过《人民中国》,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原生态的中国”、“我觉得《人民中国》就是一本充满启发性智慧,教人如何增进相互了解的综合性杂志”、“我一下子被《人民中国》刊登的日本媒体无法深入的细节报道所吸引……通过《人民中国》的各种报道选题,我认识到了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懂得了片面看待中国的严重性”、“《人民中国》成为我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信息来源……正是《人民中国》让此前仅仅局限于关注政治领域的我对中国有了更广泛的关注。”……《人民中国》的日本专家和读者在《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60周年纪念文集——《共同走过六十年》中畅谈了他们对这本杂志的印象和感受。

《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于1953年6月,是当前唯一一本面向日本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日文月刊,是我国四大重点外宣期刊之一,隶属于中国外文局。2013年6月27日,外文局举行以“架设中日沟通、理解、友谊的心桥”为主题的座谈会,回顾和总结《人民中国》的对日传播经验和传统,认为该刊始终贯彻中央的报道方针,比较生动、全面、系统和有针对性地报道了中国各个时期所经历的变化和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介绍了中国人民真实的生活状况。

《人民中国》杂志同仁在办刊实践中形成的读者至上的理念、用脚“采写”和以心“交流”的追求,以及他们在对日传播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的探索,对当前的外宣工作仍然具有启发意义。正如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人民中国》在60年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报道风格,为中日友好搭建了一座特殊的桥梁,得到了广大日本读者的喜爱,为我国的对外传播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读者是杂志生存的命脉

人民中国杂志社社长陈文戈在座谈会致辞中介绍说,在《人民中国》创刊纪念日前夕,杂志社在日本举行了三场纪念活动,除纪念晚会外,还在神奈川新闻社举行了神奈川县《人民中国》读者会成立大会,在东京工学院举行了答谢读者中国古典乐器音乐会。另外,访日代表团一行还专程拜会了日本地方读者和同业。

从读者实际出发、编读互动是《人民中国》自创刊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正如文化部原副部长、《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建者之一刘德有所说:“《人民中国》在办刊过程中,始终追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不忘读者,既坚持以我为主,又从读者实际出发,不强加于人,努力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撼动了读者心灵。这是《人民中国》成功的奥秘,也是它在读者中树立权威、受到欢迎、成为连接中日两国人民心灵纽带的秘密所在。”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人民中国》杂志采编人员就专程赴日考察调研,与日本读者进行广泛交流,实地了解读者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对杂志进行了改版。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市场化改革和新媒体的挑战,《人民中国》继续探索,不断创新,确立了以中年、中产、中间人士为重点对象的“三中”读者定位。经过多年的努力,读者从北海道至冲绳岛,遍及日本47个都、道、府、县,形成了贴近读者、以情感人、编读互动的传统,铸就了选题视角独特、报道丰富有趣、文风朴实内敛的品格,较好地满足了日本读者的阅读需要和情感需求,形成了稳定的读者群和遍布日本各地的读者会。

周明伟局长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于人民中国杂志社以刊为媒,视读者为朋友的做法给予高度肯定,他说:“希望人民中国杂志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采取切实措施培育和壮大新的读者群,为今后中日关系的长远发展巩固民众基础。”

用脚“采写”,以心“交流”

周明伟局长在写给《人民中国》创办60年的贺辞中指出:“希望《人民中国》进一步发挥‘以心交流的传统与特色”。“以心交流”既包括借助读者会等活动聆听读者对杂志的批评、建议和感想,也包括通过所采写的报道实现与读者的心灵沟通。就像《人民中国》的老专家村山孚所说:“要写进个人经历,才更会令人感动。这是心的交流、感情的交流。”他说,只有来自亲眼所见,写出的文章才有说服力。而他所说的“我的文章是用脚写出来的”这句话成为《人民中国》记者、编辑的座右铭。

“用脚写文章”是《人民中国》的传统,这一传统正是2011年以来中央倡导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形象表述。1963年,《人民中国》对编辑方针进行贴近实际的调整,将视角转向人民日常生活的报道。此次调整造就了《人民中国》深入现场、报道真实,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基层的视角、侧重历史文化的选题为主要特点的独特报道风格,在此后多年里连续不断地推出了众多深受读者好评的报道。车慕奇的《丝绸之路》、沈兴大的《大运河之旅》、龚学儒的《三国遗迹探秘》、史和平的《中国碑林纪行》、丘桓兴与摄影记者鲁忠民合作的《中国民俗探索》等,为探访类纪实报道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文化互动打动心灵”是《人民中国》在新世纪以来的又一个成功探索。改革开放的深入,全方位深度交流的日常化开展,使增进文化层面的相互了解有了特别的意义。伴随着2001年的全彩改版,杂志的品位也得到进一步深化。深度文化互动栏目汇聚了刘德有、李顺然、朱建荣、陈言、阿南史代、江原规由、水野卫子等文化、历史、经济界名人的观点类文章,为打通读者在心灵层面对中国的认识发挥了独特作用。

“向日本读者展示‘中国全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在纪念《人民中国》创刊60年之际,中日两国各界人士为继续办好这本杂志提出了殷切期望和努力方向。

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在人民中国杂志社于6月25日在东京举行的《人民中国》创刊60周年纪念晚会上说,当前两国关系正处在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为严峻的时期,希望《人民中国》在继续客观、真实、全面介绍中国的同时,还能成为中日民间交流的平台,为增进两国人民相互理解、促进中日民间友好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周明伟局长在讲话中对《人民中国》今后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人民中国杂志社要增强做好对外传播工作的自觉性,切实提高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能力和水平;要持续不断地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对外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深入推进外宣期刊社企业化改革,切实增强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要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切实提高人才队伍的创新竞争力。陈文戈社长表示,“将积极应对目前极其严峻和困难的中日关系,立足于中国发展和中日关系的大局,进一步明确读者和杂志的市场定位,积极推动杂志和新媒体改版,以中国视角、世界眼光提高选题策划和议题设置能力”。人民中国杂志社总编辑王众一说:“……‘雪中送炭可谓对《人民中国》点睛之笔的评价。回想起来,《人民中国》60年来不就是在为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相互了解‘雪中送炭吗?关系顺畅时的‘锦上添花自不必说,关系出现曲折和困难时,《人民中国》的存在感便会更加得到彰显。本刊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正在于此。”

日本各界人士和读者也对《人民中国》寄予厚望。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希望《人民中国》杂志“今后继续坚持这种营造友爱的实践”;日本专家岛影均在座谈会的发言中说,“或许中日两国的关系今后还会遇到各种波折,然而,我坚信两国人民在许多方面拥有共同梦想。如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在写给《人民中国》创刊60周年的寄语当中所说的那样,只要两国之间有越来越多的人以心交流,我们就能实现更多更大的梦想。”他说,作为中国唯一的官方日文杂志,《人民中国》向日本读者展示“中国全貌”的重要性将与日俱增。《人民中国》的读者朝浩之说:“我们只能依靠两国人民友谊的积累来支撑中日关系,实现国家间的友好。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人民中国》所能起到的作用无限巨大。”80后读者冈田纮幸建议:“继续用变通的想法去影响更多的日本人,特别是日本的年轻人,尤其是像我这样曾经只以一种眼光看中国的年轻人。”

谈到未来,陈文戈社长说,“《人民中国》在迎来创刊一个甲子之后,将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加快新技术、新媒体的应用步伐,推动《人民中国》的业务转型,形成纸刊、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移动阅读、Twitter、Facebook、音频点读等并存的多媒体业务形态,打造聚集权威观点、解读社会现象、展现魅力文化、促进人民交流的全新媒体和公关服务平台。”

猜你喜欢

创刊杂志社杂志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焊接杂志社第一届青年编委会正式成立
《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社
《汽车电器》杂志社
创刊40周年抒怀
杂志介绍
《汽车电器》杂志社
1994:创刊
创刊寄语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