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运动兴趣到锻炼习惯:体育教学还缺少什么?
2013-04-29付全
付全
摘 要:中小学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尤其是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形成的敏感期。本文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分别阐述了学生的社会发展、情感发展和人格发展与运动兴趣的关系以及运动兴趣的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运动兴趣;体育教学;心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8-0025-02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在小学阶段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意识,在初中阶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如何贯穿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是体育教师面临的具体问题。学生喜欢体育但不爱上体育课,有时间锻炼但不愿意锻炼的现象普遍存在。青少年体质连续二十多年下降的事实使得学校体育的教学效果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中央七号文件”的颁发和“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行均未能根本扭转青少年体质下降的趋势。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学校体育怎么了?为什么那么多喜爱运动、不知疲倦的学前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失去了运动兴趣?为什么那么多中学生在中考体育加试后便长久地告别了锻炼活动?体育教学还缺少什么?
本文将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谈一谈学生的心理发展与运动兴趣的关系以及运动兴趣的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一、学生的社会发展与运动兴趣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身体活动是人类生存的本能。从胎儿具备基本的活动能力时,就不甘寂寞地在妈妈腹中拳打脚踢。出生后,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翻身、坐起、爬行、站立、行走、奔跑。在幼儿园、游乐场、小学低年级的操场上,他们不知疲倦地玩耍、嬉戏、打闹、追逐。有谁会说这一阶段的孩子们不喜欢运动呢?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学生似乎渐渐失去参与运动的兴趣,甚至远离了运动。这一现象背后深层的原因是什么呢?
人本是一种动物,人与其他动物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社会行为的复杂性。我们在懵懂中来到这个世界,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和自己如何看待他人形成了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自身所持有的观念集合。美国社会学家查理斯·霍顿·库利提出“自我”是他人如何看待我们的一种反思,是“自己的影像”。如果父母、老师或同学说我们聪明、美貌或擅长运动,那我们很可能也以此自视。如果人们说我们笨蛋或不适合运动,那我们也将如此地看待自己。小于6岁的儿童几乎不可能获得清晰的对自我概念的理解,倾向于用绝对的词汇来思考自己,而不与他人相比较。随着儿童慢慢长大,他们开始将自己与其他人相比较,8岁以后的儿童开始思考他们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逐渐形成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部分,即我们自认为如何。当通过与他人比较,我们得到了对自己强弱的理解时,自我评价就出现了。自我评价在儿童中期和青春期尤为重要。自我评价较低的人更可能遭遇失落、焦虑,并从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行为中退缩。由此分析,正值学生自我评价形成的关键期,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很可能使一部分学生在运动能力和身体魅力上形成较低的自我评价。从而,刻意回避体育课或课外锻炼时可能形成的与他人进行比较的过程,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
由此看来,准确地说,运动兴趣不应该是从无到有的培养过程,而是从与生俱来的本能中进行激发和保护的过程。
二、学生的情感发展与运动兴趣
情感是心理发展中重要的部分。人类是情感化的,因心情不同,在不同的场景下,人们所体验的情感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兴趣、快乐等人类的主要情感在6个月大的婴儿身上已经开始显现。羞耻、内疚、窘困等情感一般出现在2岁以后。6岁以后,儿童有能力对大多数情感做出自我调整,但仍然需要帮助。即使是成人,在某些情况下也需要帮助以实现情绪调控。体育教学始终伴随着学生情感的参与,运动乐趣的获得以及羞耻感、内疚感和窘困的避免均与成功体验密切相关。通过个人努力,能够体验到成功是运动兴趣得以保持和提高的重要条件,也是建立自信的过程。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设定适当的任务难度是确保学生能体验到成功,激发运动兴趣的关键。
此外,中小学生的情感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依赖性。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和个人威信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社会和情感发展。学生会因为喜欢体育老师而喜欢体育课。因此,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格,打造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是间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有效手段。
三、学生的人格发展与运动兴趣
人格是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6-11岁即小学阶段的主要危机是勤奋感对自卑感。这时的儿童追求学业完成时所获得的成就感及师长的认可与赞许。如果儿童在体育课或游戏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奖励,儿童将以成功为荣,利于养成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反之,如果教学不当、多次受挫或其成就受到漠视,儿童容易形成自卑感。因此,体育活动中的成功体验和教师的肯定和奖励将是小学阶段健康人格塑造的营养基础。12-18岁的主要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一阶段是人格发展中最关键的时期。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对自身的关注变得敏感,诸如“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几乎引起每个青少年的思索。青少年必须仔细思考全部积累起来的有关他们自己及社会的知识去回答它,并借此做出种种尝试性的选择,最后致力于某一生活策略。一旦他这样做了,他们也就获得了一种同一性,长成大人了。如果年轻人不能达到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就有可能引起角色混乱。运动能力和身体魅力在自我概念中具有重要地位。“我身体不好”,“我不适合运动”等观念极易在此阶段固化,这种观念一旦形成,仅靠说教或认知调整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在此阶段的教学中应注意教学的技巧和对学生的态度,注意课堂主流氛围的引导,发挥同辈群体的互相影响作用,以多数带动少数。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运动参与和运动成就价值观。
四、运动兴趣的培养
1.把握教学内容的兴趣点,激发学生本能的运动欲望
体育教学中的兴趣点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源自教材本身,如球类、武术等项目对男生具有无条件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源自组织或练习形式,如集体性的、竞争性的或有条件变换的练习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把握教材内容兴趣点重在对运动项目或教学内容本质的认识。每一个运动项目从诞生到推广都有核心的、吸引人们参与的兴趣要素。如篮球的兴趣要素可能是投篮命中,可能是运球超越对手或助攻传球;乒乓球的兴趣要素可能是连续的多拍回合或扣杀得分;体操的兴趣要素可能是成功地控制身体姿态或挑战自我完成从未完成的动作。运动项目的核心兴趣要素不是单一的,并且可能是因人而异的或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而变化的。深入研究所教授的教材,不断发现并总结中小学生的兴趣点,对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相对枯燥的、发展体能类的教学内容,则重点应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下功夫。如学生最容易产生厌烦和抵触的耐久跑,就可以采用变换路线、变换速度、变换环境、变换跑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利用分组比赛、测验,定时、定距等方式进行,可以有效调节学生的情绪,提高教学效果。
2.倡导合理的目标定向,保护学生的运动兴趣
在学生自我概念迅速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期,积极的自我评价的形成与成功体验密不可分。而成功体验与目标定向又息息相关。目标定向分为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两类。任务定向的目标是对一种特定技巧的掌握。任务定向的个人为了实现目标会连续地练习,并能够体会到自我效能和自信的感觉;自我定向的目标是比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表现好。自我定向的个人的主观能力和自信心是紧紧地与别人相比较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与自己的客观进步相联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营造任务定向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专注于任务的完成。通过合理地设置任务难度,并能够区别对待,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比较,树立超越自己就是成功的思想。当然,对于一些学生来讲,体育课上会不可避免地与他人进行比较,这时教师应注意强调以集体为单位的目标设置,弱化个人的自我定向。任务定向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形成,对运动的自信就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运动兴趣。
3.注重形成性评价,提高学生内部动机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注重过程而非最终结果的评价可以很好地配合教学中的任务定向,引导学生专注于任务学习。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和同伴群体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正确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基于学生不同的起点上进行的,教师可以采用分层对待、互相帮助的方法,最终实现共同进步。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体验到成就感是内部动机形成的基石。一切外部激励若不能转化为学生的内部动机,将难以形成自觉锻炼习惯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新课标的最终目的将难以实现。
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任重而道远,广大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正面临着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关注、了解并运用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是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布丽姬特·贾艾斯(宋梅、丁建略译).发展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编写组.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理查德·考克斯(张力为,等译).运动心理学概念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首都体育学院 10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