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阳花开别样红 大爱无言报春晖

2013-04-29

体育教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盐城市特级教师

为了童年的梦想,她选择了体育;为了儿时的愿望,她成了一名“孩子王”。27年来,她心系儿童、情系教育,一路歌唱、一路耕耘,收获了满园芬芳。她就是江苏省小学体育特级教师——俞向阳,1966年8月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实小校区副校长,盐城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曾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优秀教练员、盐城市党代表、盐城市优秀党员、盐城市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她激情满怀,执着前行,将所有的热情和智慧都植根在小学体育希望的土地上,收获着这方天地里一个又一个灿烂的春天。

关键词:向阳花开;大爱无言;盐城市;特级教师;俞向阳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8-0010-06

孟文砚(全国中小学体育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教研室体育教研员):

有人说,体育教师每天上课打交道最多的就是1到8这八个数字。可就是这八个数字,成就了太阳底下最阳光、最灿烂、最健康的体育教师职业!俞向阳,一名普通的小学体育教师,在27年教学生涯中,她以“八”字作为课堂音符,以博爱、智慧、坚守和奉献作为教育和弦,让学习、实践、反思和创新成为教学主旋律,倾情演奏着小学体育教育的生命交响。她是名副其实的从课堂走出来的一线女教师,她以向阳花开的美丽,让跳动的“八”字音符伴其同行,一路艰辛、一路欢笑、一路从容……

神圣的抉择——在体育教学之路上全力奔跑

初识俞向阳老师,她并没有一般体育老师的高大、强健,戴着一副眼镜,斯文而平和。不经意地翻开她的手抄本,看到她记录这样一段给自己的话:“有一种追求叫执着,时间越长久越显得弥足珍贵;有一种真爱叫责任,情到深处方显得真金本色;有一种精神叫奉献,风风雨雨教育的梦想历久弥坚!”

探寻这位当年盐城市最年轻的女体育特级教师27年的成长轨迹,我们发现俞向阳以对学生、事业和学校的真爱、执着与奉献,描绘出个人事业的绚烂风光,也书写了盐城小学体育教育的锦句华章。

一、“三张通行证”成就了她

母爱师恩——熏陶之情

谈到对她影响最大的人,她说是母亲。因家境贫寒,母亲没读过书,学了缝纫的手艺,凭借自己娴熟的技艺成为方圆几十里地的名人。母亲对子女生活上关心、品行上严格要求,母亲善良、坚强的性格,对待困难的乐观和勇气,特别是在67岁时与肺癌抗争的半年中,以惊人的毅力挑战病魔,不给晚辈们添麻烦而怕影响他们工作的情景,给了她强大的震撼。她说母亲给予的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逐、爱的境界和生活力量。而另一位影响她至深的,是她的小学语文老师、班主任沈宏,同时兼任体育老师和教练。他每节语文课总有故事,用故事传授知识、渗透道理。他从不占用体育课,总和学生打成一片,训练场上他威严霸气,球技娴熟、运动能力超强,是每位同学心目中的偶像。她感谢沈老师,总是用独特的方式,润泽孩子们的课堂,让教育变得细腻,变得柔软,变得生动活泼,变得诗意盎然。

师范教育——生命之树

教育家卢梭说:“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1983年,17岁的她因为喜欢,选择了体育专业。踏进师范学校大门,她就如饥似渴地沉浸在学习之中,接受的是理论和实践的融通教育。学校积极组织多种活动,让他们走出课堂,各种裁判工作、教学训练和比赛、劳动实践、远足、见实习等,让他们的思想放飞,让他们的能量积淀。三年的生活,清苦而充实、规范又扎实,但从中体味的是一份责任,一份从容的底气。她笑谈实习前,班主任布置“模拟课堂”任务,每人提前准备课的内容,就准备活动和主教材进行模拟教学。

因为是第一次,那样的实践面对面,有的同学紧张得将上课时的“同学们好”说成了“同学们再见”,有的将编好的八节操只做了四节。可没有那样的磨砺,就没有后来的教师资格。她说,师范教育,让她教学思想的藤蔓找到了附着点。

前辈引领——智慧之花

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团队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师范毕业,她来到了百年名校——盐城市第一小学。而正是这所百年老校,给予她前进的力量,让她“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盐城市第一小学,以丰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学术氛围、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让她在体育教育这一方热土上挥洒激情。“全国千名优秀体育教师”陈亚芳是有名的“拼命三郎”,“全国优秀体育教师”朱美君是出名的“工作迷”,她们似一面镜子,让俞老师学有范式;她们是一盏明灯,让俞老师赶有目标。初为人师的她,每周要上18节体育课,还要早晚训练,每班生数都在70人以上。起初,她曾因组织教学方法简单,学生不听话,课上不下去而哭过;因公开课设计不合理,反复推翻、调整而失去信心。两位前辈用爱护和信任给她耐心指导,她也在一次次修正,在肯定与否定中,在笑容与泪水中品尝成功与失败。但她印象最深的是前辈那句:锻炼自己要从课堂开始。因此,她暗下决心,要成为团队中优秀的一员。

张斌(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党委书记):

我校的师德传统是“三爱两精神”,即爱学生、爱学校、爱事业和探索精神、奉献精神,而俞向阳老师是最能阐释这种大爱和精神的。在盐城师范读书时,她是当时体育班唯一的入党积极分子,我见证了她入党的过程。工作27年来,她从一名曾哭过鼻子的老师,到现在的特级教师;从一名最普通的体育老师,成长为现在的副校长,我又见证了她一步一个脚印地用爱的力量支撑自己,用探索和奉献的精神忘我地为小学体育教育事业倾注心力的过程。我为有这样的老师骄傲。

二、“三爱两精神”阐释了她

提到学校,俞向阳老师一脸的兴奋与自豪。她告诉我们,在盐城市第一小学百年文化积淀的发展历程和育人历史过程中,尽管几易校名,人事更迭,但爱学生、爱学校、爱事业和探索精神、奉献精神却一脉相承,一任又一任的学校领导将其发扬光大,升华为盐城市一小光荣的师德传统。置身校园,这种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学校精神会不断撞击你的心灵,使人激越、升腾。身在其中,你就不会停下奋进的脚步,你会情不自禁地拔节你的思想、调整你的状态、放眼你的世界。

教学成功的关键不只在学生,更在于教师的专业素质。她一直认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首先要上好课,而要上好每一节课并非易事。她总结自己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这样两个关键词,那就是:热爱与执着。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今天,从对传统运动技术教学的继承与推崇,到新课程快乐体育的尝试与探索,再到新课标十年的实践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滚滚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她也身在其中,勇往直前,从未停息。她回忆说,八九十年代的体育课堂,注重学生基本技术与技能学习,采用逐步递进的教学方式,即对于简单的动作学不会就不要学习后面稍微复杂的动作技术。比如,小篮球不会运球、投篮,学生就不能进行教学比赛。从当时的视角出发,她认为掌握不了基本技术,就无法参与游戏与比赛。很快,她便以规范、认真并有耐心的教学而被学生、同事和家长所认同。时间久了,她慢慢发现自己的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一向敏锐的她,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书本知识与技能和实际的教学存在着差异。于是,她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废旧酸奶瓶、花色纸球、小沙包、小纸片、小手帕等都能玩出很多花样,学生兴趣高。就这样,她从融进教材到慢慢地融入到学生中去,从发现问题到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1999年,基于这些问题,她撰写的论文《将“趣”送给每个学生》获江苏省青年教师“教海探航”征文评比一等奖,并以《创设充满趣味的体育课堂》一文刊登在中文核心期刊《江苏教育》上,这如同给了她一剂兴奋剂,让她在前往特级的道路上发现着、思考着、探索着……

2001年,随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她突然发现自己似乎成了“老人”,听年轻老师的课,他们思维灵活,能花样百出,学生玩得开心、学得专心。她不守旧,也跟着一起与孩子们打得火热,曾经注重技术的年代似乎已一去不复返了。开心的半学期过去,期中监测时,许多学生连最简单的技能都掌握不到家,体能较之同一时期的学生有所下降。时任学校艺体部主任的她,不得不在繁荣、热闹、欢喜的背后进行反思,深知课改无论怎么改,体育课的性质不能改,课堂教学必须在灵动中追求朴实,在趣味中体现和谐。同年,她参加全省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班活动,使教学理念得到一次升华,并和实践不断得到统一。她撰写的论文《体育课堂情绪的调控艺术》又获得江苏省“教海探航”二等奖,“教海探航”让她的实践得到理性反思,让她的教学行为再一次得到深度追问……

十年课改,她的课堂更理性。最初,她从模仿开始,分析名师的风格,琢磨名师的语言、课堂结构到课堂调控,反复琢磨推敲的过程让自己不断成长,让自己少走弯路。之后,她从一次又一次失败中起步,从一次又一次教学细节的改进中开始,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力求用个性鲜明的方法传递自己的解读和发现,又从自己的性格优势,知识结构,能力特点等方面,努力寻找自己教学的每个亮点,在规范、朴实、灵动、本真的课堂中寻求教学风格。她潜心研究教学,始终在课堂教学中用生命之烛照学生,让朴实而灵动的教学主张引领自己从容沉稳、活泼轻松地走向成熟。于永正老师虽年近古稀,但依然在不断完善、发展着他简朴清新的于式语文教学流派。于老师那句“我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和信息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并对它进行更改思考”,成了余老师教育灵感产生的源泉,成了她跟上时代步伐的原因所在,让她看到实现梦想要达到的精神高度,形成教学风格所具有的深刻内涵。余老师要用智慧统帅行动,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为追求朴实、灵动、趣味、和谐的体育课堂,奔跑在体育教学大道上。

朱静(三(1)班祁康霖、祁泰霖家长):

“屋顶上面白雪盖,全把烟囱埋起来,突然盖子被移开,圣诞老人跳出来。”听着孩子在车子后面兴奋地念着儿歌,我想起某次他念的另一首儿歌“城门城门几丈高……”,知道了每周体育课后,孩子都会带回满满的喜悦:有时是念一首儿歌,有时复述老师讲的体育故事,有时考我足球的裁判知识,有时告诉我在家要完成的体育作业,等等。从孩子口中,我们可以想见俞老师讲课方式的多样。一节课的效果不仅是即时效应,更应该是长久的影响,这点,我十分佩服俞老师。

我小孩身体不属于强壮类型,体育课上学动作较慢。学习“后滚翻”的那段时间,孩子晚上睡觉前都要在床上练,嘴里还念叨着“翻掌”“推手”。我催促孩子:“睡觉,明天再练。”孩子说:“不行,我已经落后了,人家都考过了,俞老师又给我三天时间,让我一定要练好,我不能睡!”看着孩子积极练习的样子,我心里充满感激。俞老师没有对他们进行武断的惩罚,而是因材施教,对于我孩子这样的“豆芽”,俞老师耐心指导并再给进步的机会,孩子在努力练习中得到了信心的重建,当孩子在家终于练成了“后滚翻”时,这种追赶后的成功更让他欣喜万分。

见到俞老师是在家长会上,身为校长的她,高瞻远瞩地讲了体育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许多事例和数据让我们顿悟,为了孩子的健康我们家长该做什么。她还用PPT如数家珍地演示了孩子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景,这与唯分是举的应试教育有着本质区别,也让我感叹市实小作为名校在教学理念上的引领作用。

戚兰兰(班主任):

喜欢她,从知道她名字的那一刻开始。“向阳”,一个阳光而充满希望的名字,人如其名,她总是面带微笑,充满活力。俞老师用这份热情、灿烂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激励了像我一样偶尔会松懈、会倦怠的年轻人。

敬佩她,从与她搭班的那天起就更多了一点。“激情”“认真”“忘我”等一连串的字眼,是同事、家长对俞老师的一致评价。有幸与她搭班,零距离接触名师,对她的认识就更为深刻。她富有激情,每节课都全身心投入,上她的课,孩子们总兴奋不已;她充满活力,运用游戏等多种手段和方法,让孩子在玩中学、乐中育;她认真忘我,忙于学校的行政事务却从未落下孩子一节课,穿上那套运动服,走向操场,她会忘掉自我,和孩子融为一体。

三、“一块基石”夯实了她

“人在路上行走时,应该有一种被追逐的感觉。有人在后面追赶,实际上真正的追赶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摘自俞老师笔记。与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就是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谈及教师素养的提高,她提到教育专家成尚荣先生用“自我追逐”的比喻来描述这一过程。教师同自己赛跑的过程,不单是追赶,还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品尝到“高峰体验”,这种高峰体验在哪里?就在每一次读书中,在每一次研讨中,学习态度不同,获得的体验也不同。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和多年来的积淀,俞老师真正地进入了教育科研的队伍中,教育科研更引领着她成为一名有思想的耕耘者。在体育教学及教科研过程中,时常因不能突破和超越自己而苦恼,在借鉴前人和名师经验基础上,她让课堂来作主,让课堂来对话,在课堂教学的“趣”和“实”字上做文章,寻找教学实践中规律性的东西,在潜心研究中将自己的经验形成文字,在形成文字的过程中梳理思想、提升认识。她和其他学科一样,主动进入科研领域,用科研的方法研究教学问题,先后进行了“构建小学体育传统校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体育之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等10多项课题研究。其中,有4项课题均获得研究成果一等奖。她还先后参编江苏省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教学丛书《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教师用书、《小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生用书等教材。

永远的激励——锻造出崭新的自我与年轻的力量

2005年,俞向阳老师光荣地成为江苏省第九批小学体育特级教师,这是她人生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荣誉面前,她没有满足,而是开始规划自己新的发展。在她的个人发展规划中有这样一段:“都说得到的东西往往不知道去珍惜,可我不会那样做,此刻,我会非常珍惜这份荣誉,继续努力,继续为自己加油!尽自己的所能,一如继往地上好每节课,做好每件事,继续用我的真情换得孩子们的爱,用我的真诚换得同事的信任,用我无私的行动为一小的发展增光彩。”她,就是践行实际的先锋达人。

一、她的团队,撑起一片希望的晴空

请看一组数字:集团现有体育教师32名,其中省特级教师3名、市学科带头人3名、市教学能手11名,3名教师在省教学能手、优秀课比赛中获一等奖,2名教师在省比赛中获二等奖,13名教师在市级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

科学研究发现,雁阵飞行的速度是单只大雁飞行速度的1.71倍,团队合作的力量远远超出任何一只大雁单飞的极限,这是大雁的智慧。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中这支体育团队“用大雁精神训练团队”,在雁阵理论之协助、合作、学习、奉献、沟通、改变中释放每个人的育人光彩。这支团队中有“全国青少年训练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工作者”“盐城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盐城市体育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校园足球冠军杯赛‘优秀教练员”等荣誉获得者。俞老师坚持用“行动改善”式的校本培训策略当好“俞头”。

策略一:逼——让“行为改善”在操练过程中着陆

面对新课程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更高要求,俞老师借助学校大力推进“三名工程”的契机,特别是连续举行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对技能学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高度重视,针对技能学科教师特点,制定培训方案,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督查和展评,“逼”着老师向目标努力。仅去年,全校范围内就进行了三次体育基本技能的展示。通过团队的打造、比赛的磨练,青年教师得以快速成长。陈跃妹老师在大练兵活动反思中说:“此次活动让我着实长了见识,感觉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哪能像井底之蛙一样固步自封呢?大练兵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自身素质,还锻炼了我们的思想和积极的心态。”

策略二:磨——让“行为改善”在课堂教学中扎根

“磨”就是磨课。对于磨课的功夫,俞老师可谓磨有心法。好课要“五磨”,即磨教学目标、教材分析、环节设计、学生学习和课堂细节。通过备课、研讨、上课、观课、议课、评课等磨课环节,在打磨过程中凸显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力求在认知、技能、情感一体化下最大化地使学生学会、会学、发展,使教师的讲解、示范、组织、点拨、激发、展示的贯通程序更合理、巧妙、高效,更加符合各水平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在俞老师的指导下,袁志欢老师《跑:蹲踞式起跑》一课参加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课获一等奖,一个月十易教案稿;姚娟老师《技巧:前滚翻》一课获江苏省市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天八易教案稿,这些都是磨课的典型课例。“磨”是生理和心理上“受尽折磨”,是收获千帆过后的豁然开朗,这种打磨,亦如用磨刀石磨剪刀,洗去铅华,留下精粹。

策略三:催——让“行为改善”在实践体验中生长

人都是有惰性的。无论是教学、训练,还是组织活动,俞老师都想方设法让老师们没法偷懒,带着她大姐姐式的温度和热情,用鼓励的话语和叮咛,帮老师们克服心理上的惰性,一步步向成功迈进。集体备课时,她都友情提醒学生安全、场地设施、教学进度、备课反思等问题;组织活动时,她都跟进指导,方案制定、人员安排、后勤保障是否到位等等;写论文、做课题时,她不时地给老师们压力,也因此催生了体育组一股生长的力量。袁志欢、陈跃妹、曹淑忠老师是写作快手;庄广东、高飞、凌静等老师是训练高手;曹浩、蒯建军老师是服务能手;周燕、何灿、姚娟、陈洁梅、单海波等老师是上课高手。

好课是磨出来的,好老师是练出来的。为了让老师们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现自我,俞老师带领她的团队在备战各类比赛过程中,亲力亲为,一次次实战,一次次模拟,请专家到场指导,请同事观摩,给老师搭建“演”的舞台。陈金晶老师在基本功模拟比赛中,演讲不过关,专家点评后当场哭鼻子;姚娟老师在家练习技巧脖颈扭伤还坚持比赛;陈跃妹老师在几次试教后,因为教法的推翻,对课失去信心大哭了一场;朱建国老师比赛期间连睡觉都抱着体育器材;袁志欢老师顶着省赛的压力,在比赛的细节上做文章,准备了7套各类技能比赛服装,体现他的用心和决心,发给俞老师修改的演讲稿就有6稿……有最初排“演”的失败,才有最终“演”出的成功。

何灿、陈跃妹、姚建、曹淑忠、高飞、姚娟、陈洁梅等老师(名师工作室成员):

俞老师是我们的领头雁,更是我们的主心骨,我们从来没有把她当成“冰面”校长,我们只把她当成我们的“知心姐姐”,不但专业上的事情“骚扰”她,就连生活上的事也去向她“取经”。她带领我们领略到做一个体育老师的职业幸福感,帮我们一起规划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都亲切地叫她“俞头”。

王亚(盐城市教科院体育教研员):

我所熟悉的俞向阳是一位工作严谨、办事认真、敢于担当、底蕴丰厚、乐于助人的体育人。作为盐城教育倾力打造的领军人物,特级教师的称号她当之无愧。27年来,俞向阳老师从一名体育教师成长为省特级教师,从教研组长到艺体部主任、教导处副主任、学生处主任、办公室主任到副校长,坚实的行旅,不断的磨砺。为占领业务领域高峰,她一直孜孜不倦地钻研着,学著作、查资料,与专家对话,与学者交流。为提升体育工作的品位,她以教学为基点,以课题为依托,在省市各级研讨会上,在科研论文颁奖台上,频频闪动着她的身影,在许多刊物上常常可见她的笔墨。她深深地知道,学习、思考、深入地思考是高质量人生的一个必由境界,用它们可以支撑整个生命的重量,所以她从没有片刻停歇。她带领老师们把体育课作为学校体育工作最直接的载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她的传帮带作用,使一大批青年体育教师在她的引领下得到锤炼。“做自己该做的,不存在牺牲。”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愿她保持良好的心态在教育第一线上尽情放歌,继续为盐城的小学体育事业挥洒她生命的激情。

二、她的工作室,撬动“地球”的一根杆

有句广告语说得好:有一种高度,需要脚踏实地。现在的她又有了新角色——市级“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她依然忘我而阳光。

1.课堂闪耀智慧

“教学是教师的看家本领,课堂是教师实现价值的舞台。”她说她的本领就是让老师们通过一节节有味道、有创新、有实效、有信心的课例,从新手型教师向经验型教师转化、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化。工作室推进工作一年多来,她的团队在全国、省、市观摩展示课、基本功比赛、省“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省万名体育教师培训展示课等活动中累计执教课例40余节。

2.研讨促进发展

工作室每组织一次活动,她都着力学情分析、师情分析,通过课例驱动,让理念着地,避免“一站高就虚空,一踏实就刻板”的研讨培训弊端。邀请的工作室顾问和专家在活动现场更能高屋建瓴,一针见血,将“课例+问题”“课例+研究”提升到更实际、更明白之境。而专家的讲座和现场老师们的思维碰撞,让每位老师能看到自己专业成长的美好前景。而工作室“搭建平台,真诚协作,资源共享,共同成长”的理念得到实践的验证。

3.课题助力成长

她针对本校、本地区的教学规模、学情等现状,开展小课题研究,做教师自己的课题,提高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覆盖面。通过小课题比较“自我”,比较“真实”,比较“容易”实施的可行性研究,将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都转化成课题,有效提高教师做课题的积极性。她和她的团队开展了7项省、市“十二五”课题研究工作,有基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学校心理卫生工作,有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和SPRAK课程运用对学生课间体育活动有效性影响的研究,有校园足球运动的实效性研究,有乡村儿童游戏与小学体育教学的整合,还有大课间活动与“体育、艺术2+1”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梯度效应研究。近年来,她在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体育课程综合化实践研究等成果在推进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推广。

三、一面旗帜,擎起发展的一片天

俞老师说,上世纪80年代初,学校通过推进文娱、体育和毕业班工作,建立起生动活泼、持续高效的教育机制,体育作为“三面旗帜”之一,一直是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足球,当下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名词,现已成为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响当当的体育名片。“市长杯”连获一等奖,“省长杯”比赛、年度锦标赛、各级邀请赛摘金夺银。去年,在北京奥体中心,她带领的男子足球队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赛团体一等奖,让大家刮目相看。今年7月,学校男子足球队在奥体中心再次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赛团体一等奖。她身兼数职,既当宣传员,又当战斗员,带领全组老师乘着校园足球运动的强劲东风,抢抓机遇,合理定位,创新思路,以足球校本教材研究为抓手,从普及到提高、从教学到训练、从训练到比赛、从开发资源到足球文化,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落脚点,彰显足球运动的魅力。由她主编的足球校本教材《我们一起来踢球》获得盐城市校本课程优秀成果一等奖。她的团队用智慧和汗水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积极打造校园足球品牌,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做他们想做和该做的事。用她的话说,校园足球工作成绩的取得,她们做到了从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推进队伍建设——坚持体教结合——丰富足球活动——塑造足球文化——提供经费保障——强化考核评价这八方面发展过程的有效落实和跟进。尤其是在2011年,学校利用江苏省校园足球工作会议现场活动召开的契机,隆重揭牌成立“鹿鸣足球俱乐部”,成立家长委员会,制定《鹿鸣足球俱乐部章程》,进一步引领家长参与校园足球建设,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校园足球教学活动,这也成了学校联系广大足球学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该校集团党委书记、校长张斌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校校园足球之所以能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是因为我们有三支疯狂的队伍,那就是疯狂的教练、疯狂的队员和疯狂的家长。”这是一笔保贵的财富,校园足球需要这样的“疯狂”。

周燕(省特级教师、盐城市实验小学教研组长):

在学校,每每提起俞向阳老师,大家心里涌动的是感恩,是温暖,是力量,是种种美好的集合。她是痴情的体育人、热情的领头人、智慧的教育人。

作为体育特色校的教师,我时时感动着她的奉献。她带头一次次出色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剪贴横幅、画跑道、训练、比赛、组织排练节目等,数十次为迎接省市重大活动,顶烈日冒严寒,带领师生赶排团体操,嗓子哑了,用哨子替代;双腿肿了,用手势替代…任务无论大小和难易,她都冲锋在前。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让我理解了什么是责任和敬业、执着和坚守。

作为一名省级特级教师,我时时感动着她的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情况下,年近五十的她毅然承担了省新课标培训班展示课的任务,更让我没想到的是选择了并不擅长的足球教材。她挑战自我,让自己处于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变革之中,让我明白了有压力才会让人奋进。她好学乐学、精益求精,她以生为本、追求卓越,她有效生成、科学预设,她示范优美、动作规范,她语言形象、充满意趣,正是她的学无止境的学习观促使她的课堂始终充满着魅力和智慧,形成了趣味、灵动、朴实、和谐的教学风格。

作为俞向阳名师工作室成员,我时时接受着她的帮助。虽公务缠身,可她为促进教师成长而思。只要是集团年轻教师的观摩课、比赛课、研讨课,她都会亲临听课,认真指导、出谋划策、不吝赐教,引领着青年教师迅速成长。22年前,我从中学到一小任教,面对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束手无策,便走进了她的课堂。课中她始终充满着激情和活力,儿童般的心态、语言、动作和游戏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也让我明白热爱儿童、贴近童心是入行的通行证。2001年,我参加江苏省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实践课一次一次推翻,说课稿一遍一遍修改,语言一句一句推敲,语音一字一字纠正,信心一次一次激发,最后荣获了省教学能手大赛一等奖。

作为同事,我时时感受着她的“现代”。她身上有时代的印记,与时俱进,具有高度的职业敏感,聚焦课改前沿,随时代奋力前进。她善于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新信息,使自己思考问题,使教学实践有时代气息。她通过“品”书达到为知、为己、为人的读书境界,充实着她思想的河流,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她精神饱满地投入每一天,把活力的种子撒播到学生和周围人身边。

作为好友,我时时沐浴着她的阳光。她爱生活,喜笔耕。她充满情趣,善待他人。工作之余,她会为家人做可口而有创意的饭菜,陪儿子聊天了解思想动态,约好朋友逛街买衣,到美容院放松身心,和同事一起品茶聊天促感情,假期结伴相约去旅游,坐在电脑前盘点工作生活的得失……

她带领着团队成长。课堂中,她的激情和童趣成了孩子们的需要;团队中,她用无私和率真成了老师们最亲切的“俞头”。拥有高超教学技艺的夸夸其谈者不鲜见,拥有一团和气的碌碌无为者也不少,但像她这样的很难得,能赢得大家的需要与尊重,已经不能用中国语境中的“资历”来解释了。如果非要找个词来概括,那就是“人格魅力”了。这种魅力对于身在事外的人而言,是很难通过言语来感同身受的,她的持久魅力来自其内部,与其修养休戚相关,是一种涵养和大气。需要的时候,她一直在那里,灵动、睿智,引领着我走向教育的崇高与美好,我有幸成为一名省特级教师,享受职业生活的幸福和快乐,是因为有她。

朱建国(俞向阳老师徒弟、盐城市第一小学教研组长):

十年前,学校举行师徒结对仪式,因为仰慕俞老师的人格魅力,我在她身后默默地递了一张纸条:“恳请俞老师做我的师傅。”

十年来,我不断地跟随俞老师,学习她果敢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教学态度,练习体育教学必备的十八般武艺。在我困惑时,俞老师给我讲解示范,告诉我体育人的执着信念,传递着体育人的正能量;在我迷惘时,俞老师给我勇气和信心,帮我耐心纠错,哪怕是再小的细节。我一直忘不了备战市基本功比赛时,第一轮模拟比赛后,参赛的几名选手演讲稿都有不足,俞老师默默地晚上回去替我们修改。听周燕老师说那天夜里一点多钟,俞老师改好稿子,兴奋地给她打电话说,稿子成了!俞老师为了我演讲时的缺陷音,对文稿中的一个字推敲了10多次,这份感动至今挥之不去。感谢我的师傅!

更高的理想——追寻体育教学天空里最美的阳光

实践证明: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智发展得越快。特级教师的荣誉有了,可她说自己离真正的特级差距甚远。展望未来,她和她的团队将继续坚守小学体育课堂本真,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在钻研教材和研究学生上花心思,在教对、教会、教好上下功夫,在研究教法和优化学法上出成果。她将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制度,围绕主课题,积极指导开展“个人课题”与“微型课题”研究。进一步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如:推荐《给教师的建议》《陶行知教育名篇》等必读书目,做到精读、悦读;组织送培、送教、校际联谊、名师工作室交流等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让青年老师唱主角,将工作室的辐射作用发挥得更广、更好。

她说,还将开展一系列校本培训活动:完善足球校本教材的有关内容,完善工作室网站建设,进行体育教师体能测试,推进2013年省学生体质健康课题研究工作,汇编工作室优秀教案等。通过工作室有效的活动平台,使一大批青年体育教师不断夯实专业基础,提升科研能力,丰富教育智慧,开拓课程视野,积累人文底蕴,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结 语

前进的道路上,总会有更高的目标引领。有人问球王贝利:“你足球生涯中最好的进球是哪一个?”贝利说:“下一个。”只要我们心存梦想,永不满足地追求成功和卓越,就能在梦想的道路上一路高歌,阔步前行。我们相信俞向阳老师一定会带领她的团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充满无限生机的体育教育工作中,一定会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更高目标的全面达成交上满意的答卷,续写体育事业的华彩篇章。

猜你喜欢

盐城市特级教师
盐城市深化专项整治
盐城市扛起使命担当 锻造应急铁军
盐城市盐都区:创新搭建四座“桥” 争做为侨服务排头兵
特级教师批作文
特级教师批作文
特级教师批作文
浙江省特级教师
——吴淼峰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盐城市中级法院和盐城市侨联共同举办涉侨纠纷调解中心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