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对话 始于尊重
2013-04-29冯朱敏
冯朱敏
尊重是平等对话的姿态,是民主对话的行为,是自主对话的原点,一场精彩的对话一定由“尊重”开始。在“对话语文”的课堂上,教师促进“尊重”,学生享受“尊重”,无论是教学内容的落实还是教学目标的达成,都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一、尊重学生的对话起点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对话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既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对话起点,引领他们从起点出发,开始一场对话,也要敏于把每一个对话生成的节点作为下一个对话的起点,适时点拨、引导,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意义,拓展认知,丰富情感。如此,学生在带着对文本意义已有的理解和经验与教师对话时,才会发现矛盾并主动解决矛盾,感知距离并积极拉近差异,获得与教师、文本(作者、编者)知识视野和精神视野的最大融合。
例如,屠素凤老师在执教六年级上册选学课文《看戏》一课时,为促进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信息,师生间的对话就以“已知”为起点,学生明白的不需多谈,学生疑惑的则要深入引导。
师:老师发现你们最想了解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信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让我们与课文来一场对话吧。(生自由读课文)
师:把自己找到的信息用简单的几句话告诉大家,提醒一下,只要心里有内容,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说法。
生:梅兰芳奶奶演戏。(众生笑)
师:是不是奶奶,读下去就明白了。
生:晚上,人们在露天剧场看梅兰芳演戏。
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一个炎热的晚上,在首都露天的劳动剧场里,人们挤在一起看梅兰芳演的戏《穆桂英挂帅》。
……
师:真好,叙事类文章只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要素,就能很快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这四个要素,你觉得我们应该重点研究哪个?
生:人物。
师:课文主要人物的身份一为观众,二为演员,接下来我们就分别研究他们。画出描写观众的句子,用线条表示观众的情感。
六年级学生与文本对话,能根据文体的特点获取并整理文本的主要信息。以上教学片段中,屠素凤老师就以学生的语文经验为起点,在学生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后,要求学生以记叙文体的基本元素为要点组织语言,生成了一场学生与文本整体间的精彩对话。
二、尊重学生的对话盲点
在对话过程中,学生会因为认知语境储备不足和生活体验不充分,在与文本对话时生成对话的盲点,影响与文本的深入沟通和相互影响。因此,深入对话,必须以尊重学生的对话盲点为基础,实施消散“对话盲点”的有效策略,从而促进精彩对话的生成。如,“对话语文”工作室的一位教师执教六年级下册略读课文《灯光》,学生通过默读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当教师引领学生走近灯光下那美丽的北京,与文本进行对话时,一位学生举起了手,问:“‘我为什么不是白天去天安门,而是晚上去天安门呢?”乍一听,这个问题似乎有些无厘头。仔细分析,笔者以为这个提问是真实的,是基于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着的对话盲点而引起的。盲点一:是学生缺少文本解读的认知语境,把文本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混淆起来了;盲点二:是学生缺少关于“线索”“象征”等方面的语文知识。为了消解这个对话盲点,这位教师组织了一场精彩的对话:
师:同学们,请大家思考“我”白天可以去天安门吗?“我”在白天去过天安门吗?
生:“我”白天也可以去天安门的。
师:为什么作者只写了晚上去天安门时看到的和听到的呢?
生:在灯光的照耀下,晚上的天安门会比白天的显得更美丽。
生:课文题目是灯光,这里是为了点明课题。
生:课文的线索也是灯光,是由天安门的“灯光”引出故事中的“灯光”。
师:你们都很会思考,其实“灯光”还有更深沉的意思。请回忆,灯光照耀下的一切,给你什么感受?
生:亮堂堂的,一片光明。
生:觉得特别温馨和幸福。
生:心里会觉得暖暖的。
师:是的,“灯光”会说话,“灯光”表现的是光明、希望、温馨和幸福。“灯下的北京”不仅仅是美丽的,还是光明的和幸福的,是郝副连长憧憬的生活。所以这里“我”不写白天的天安门是有道理的。
三、尊重学生的对话支点
对话语文的根本是学习运用语言对话,不仅仅要学会倾听语言表现了什么内容,更要学会倾听语言是怎样表现这些内容的,所以在“对话语文”的课堂里,语言的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是促进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的永远的支点。《看戏》一课关于梅兰芳的唱腔一段写得极为精彩,作者通过联想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把无形的声音想象成一粒粒有形的“珠子”,可谓字字珠玑,让读者感受到梅兰芳演唱艺术的炉火纯青。理解和学会运用“联想和比喻的方法记录无形的声音”是对话的重点和难点。这个难题如何攻破?这份精彩如何促成?屠素凤老师在执教时,提供给学生一个阶梯、一个支点,让他们借一份力,信心十足地到达语言目的地。
这是一张“对话表”,要求学生在对话文本后完成:
精彩一:句子中( )、( )、( )这些词都是用来写女主角的声音的。
精彩二:其中( )这个词是写女主角的声音好听、悦耳。
精彩三:( )这对反义词是说女主角的声音富有变化。
精彩四:( )这对反义词写女主角的声音符合女英雄的人物特点。
精彩五:用了比喻的方法,把女主角的声音比喻为( )那一处最绝妙。
在这场以练代说的无声的师生对话中,学生找到了深度阅读的信心,从作者的遣词造句中找到了联想和想象的基石——无形的声音就这样被这些语句记录下来。学生自己也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方法记录现实中听到的声音。于是,当屠老师请学生欣赏一个预设的声音片段时,学生们都不再浮游于声音表面,而是实实在在地用心倾听,展开想象,然后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来,达成了在对话中学会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