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燃烧实验的改进
2013-04-29万华明向大荣
万华明 向大荣
【摘要】通过对钠燃烧实验的改进,使实验操作更加合理,更安全,更环保,实验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钠 燃烧 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81-01
1.问题的提出
笔者认为人教版化学课程必修一实验[3~2]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存在如下问题:⑴在敞口容器中实验,产生大量的白烟,污染环境;⑵在坩埚中加热实验,坩埚不透明,大多数学生无法清晰观察实验现象,且坩埚容易破裂;⑶实验过于剧烈,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容易被烟熏而无法享受实验过程。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如下改进。
2.实验改进
2.1装置改进
首先,我们在发生装置上做了较大改进:(1)将坩埚换成硬质试管,便于观察实验现象;(2)用一个带塑料袋的单孔橡皮塞收集烟,以防止污染;(3)使用一个带气阀的洗耳球及單孔橡皮塞,用以控制反应速率;(4)用一小片铝片置于试管中部,目的是控制实验温度。为了便于实验操作中装进钠粒,并在单孔橡皮塞上插了一段光洁无锈的铁丝。实验装置如上图所示。这样,使整个实验在密闭条件下进行。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用硬质试管进行实验比用坩埚现象明显而且安全。加热后,试管内观察到钠融化成的光亮小球在铝箔上滚动、表面产生白色固体、随后钠燃烧并产生黄色火焰、燃烧结束留下固体为淡黄色。改进之后,现象更明显,实验效果更佳,说服力更强。实验中,只要用试管底有破损的试管就行,能够起到废旧物品利用的作用。
2.2加热方式改进
钠燃烧实验的关键之一是控制反应温度。先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再用试管加热铝片,最后用铝片加热钠,钠受热相对均匀,可以很好的控制反应温度。钠的熔点为97.81℃,在150℃~200℃反应生成氧化钠,在氧气充足条件下在300~400℃反应生成过氧化钠,铝的熔点660℃,氧化铝熔点2050℃,加热时钠燃烧铝片不融化。反应结束后,可将铝片取出进一步观察过氧化钠的状态、颜色。
2.3空气用量改进
钠燃烧实验的关键之二是控制反应空气的量,在温度达到着火点之后,通过挤压带气阀的洗耳球,可以很好的控制空气的量,从而控制反应速率,钠燃烧的整个过程得到控制。挤压洗耳球鼓气,钠剧烈燃烧,停止鼓气,反应停止。实验现象明显、壮观、清晰。
3.实验用品
铁架台(带铁夹)、硬质试管、酒精灯、镊子、小刀、滤纸、双孔橡皮塞、玻璃导管、橡胶管、气袋、气阀、洗耳球、止水夹 钠、铝片、无锈铁丝(φ1mm)。
4.实验操作
4.1用一小块铝片衬在一支废硬质试管中部,用铁夹固定好废硬质试管,用带塑料袋的单孔橡皮塞塞紧废硬质试管一端,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废硬质试管,再固定在废硬质试管中部加热。
4.2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出金属钠,用小刀切去表面的氧化膜,让学生观察钠的颜色及其变化之后,截取黄豆粒大小的钠,用滤纸吸净表面的煤油,其余放回原试剂瓶。
4.3用镊子将金属钠固定在光洁无锈的铁丝上,塞好单孔橡皮塞,继续加热,观察现象,当观察到有少量火星时,迅速撤走酒精灯,慢慢挤压洗耳球,鼓入空气,控制空气的量,从而控制反应的剧烈程度。
4.4实验结束,关闭止水夹,取下单孔橡皮塞,将废气通入到水中处理,用镊子取出铝片,让试管自然冷却,并进一步观察过氧化钠的颜色。
5.实验效果及改进的意义
5.1用酒精灯加热试管,用试管加热铝,用铝加热钠,可以很好的控制反应温度;用洗耳球控制通入空气的量,可以很好的控制反应的剧烈程度,延长反应时间,使现象更明显、更直观。
5.2整个实验在密闭装置中完成,避免了钠反应产生的灰尘污染。
5.3使用硬质试管,克服了因坩埚的遮挡及反应太快而观察不清明显的实验现象的缺点。
5.4通过实验过程的展示,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方法。
5.5废旧试管的再利用。
参考文献:
[1]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第三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7-48
[2]李明艳,梁红梅,王锦化.《化学教育》, 2006,(11):57+66
[3]朱心奇.《化学教育》, 2008,(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