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知识核心 经历数学建模

2013-04-29万兆荣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3年8期
关键词:算珠珠子个位

万兆荣

数学建模是根据问题情景建立数学模型,并用它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的简称,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下面以“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构建数学模型。

一、数形结合,展露“1”

片段一:

师:你能猜出34+16的结果是多少吗?

生1:是50,我是这样想的:34加6得40,40再加10就得50。

生2:我也得50。我用30加10得到40,4加6得10,然后合起来也是50。

师:用什么方法能证明这个结果正确呢?

生1:摆小棒、拨计数器试试。

生2:列竖式再算一遍。

师:这些方法都不错,我们先用摆小棒来试试。如果用小棒表示34加16,怎样摆比较合适呢?和同桌商量好后再操作。

生:我先摆3捆4根,再摆1捆6根,4根加6根是10根,10根可以再捆成1捆。这样一共有5捆,也就是50。

师:摆放的位置有什么要求呢?

生:捆对捆,根对根,就像这样(如图1)。

师:你这样摆有什么好处?

生:看起来清楚、明白。

师:4根和6根合成1捆后,这一捆你们认为应该放在哪儿最合适?

生1:不清楚,随便放吧。

生2:就在后面吧。

生3:也可以摆在下面吧。

师:能说明理由吗?

生3:前面都是整捆的,这样对齐好看。

师:你说的意思是这样吗?(出示图2)

感悟:在一些观摩课中我们看到,很多教师执教这段内容时常常按教材要求:“先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计数器拨一拨,再想想用竖式怎样计算。”为学生准备多样的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由选择学具随意操作,然后全班汇报总结各种操作方法,学生很快就能得到34+16的竖式方法,问题解决看似即开放又多样。然而,基于低年级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他们一会儿摆小棒、一会儿拨算珠,再来写竖式,试图将所有方法都摆弄一次,这样的自由操作过程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缺乏深入的思考,知识的获得多数来自直接的信息传递。

数学家康托尔说:“数学的本质在于思考的充分自由。”没有数学思考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数学学习。上述案例中,教师要求学生只选用摆小棒一种学具,重点突出“如何摆小棒,如何移一捆的小棒”。“摆小棒”使学生从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即现实问题数学化),由现实问题经过简化抽象后建立数学模型。在数形结合中使学生具有数学“简化”的潜意识,这恰恰是数学建模的第一步。例如:“怎样用小棒摆34与16比较合适呢?”不仅给学生创造了积累活动经验的宝贵机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借助直观活动,“捆与捆对齐,根与根对齐”渗透数位对齐的思想方法,在无形中让学生经历了缜密的思考过程。再如:“4根和6根合成1捆后,这一捆你们认为应该放在哪儿最合适?”这一问题的探讨,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两位数加法中“满十进一”背后的道理。

二、位值体悟,领会“1”

片段二:

师:我们通过摆小棒很快得到了正确结果是50,借助计数器你怎么验证?

生1:我先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个位上拔4个珠子,这样就是34。如何加16,就在十位上拔1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

师:个位上的10个珠子就不动啦?就像屏幕上的图3,这时怎么读?

生1:这样数就不好读,4个十,10个一。

生2:不行,一定要把个位上10个珠子进向前一位。

师:不进位行吗?

生:不行,一定要“满十进一”。

师:怎么拨?

生:把个位上的10个珠子去掉,在十位上再拨1个。

师:10个珠子就换1个珠子呀?

生:因为它们的位置不同,1在十位上哦,是1个十。

感悟:计数器上的算珠能清楚显示数位,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算珠不单是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而拨算珠比摆小棒更容易过渡到竖式计算,学生在拨珠说数的过程中,由最初抽象的几何图形到现在的数学表达式,恰恰体验了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

首先,学生要在计数器上定好数位,然后拨上34,还要加16该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接着“这时怎么读?”这一问题的提出,将学生的思维由矛盾冲突又一次引向深入。随后计数器个位与十位上珠数的变化的过程,让学生在珠、数联结中体现“满十进一”的迫切需要。这样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10个一是1个十,10个十是1个百,还扩展到“哪一位上相加满十,都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从而形成了“满十进一”整数加法的数学模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容易看出,这种基于经验的对进位加法算式的理解,有效地帮助学生直观体会数位的意义,主动建构“位值制”,既是进一步探索笔算方法的逻辑前提,也是联结相关教学段落的核心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建模意识。

三、算法尝试,变脸“1”

片段三:

师:用竖式该怎样表示呢?

生1:我是这样想的,十位上3加1等于4,就是40,个位上的6加4等于10,这个10我把它放在心里,40加10就等于50。

生2:个位4加6得10,十位3加1得4,10和4合起来就是“410”。

师:你想的“410”其实是多少呢?

生:50呀。

师:应该用40加10才得到50哦?!这个1可以写在哪儿呢?

(学生改写竖式)

生1:我觉得1一定要和十位上的数对齐。

师:这个1与原来的数要有点区别,我们要让它像“孙悟空72变”那样变!变!变!你们觉得变大好还是变小好呢?

生1:我觉得大比较明显。

生2:太大就和数字一样,分不清。

生3:还是小的好,写起来方便。

师:放在哪儿合适呢?

生1:放在十位上。

生2:放在横线上面吧。

师:说的有道理,书上表示的方法(如图4)和你们想的一样吗?(学生阅读书本,验证自己的想法)

感悟:通过摆小棒与拨珠的实践活动,学生已经深刻理解“满十进一”的计算原理。然而,由于学生首次接触进位加法的竖式写法,进位的“1”写在哪儿?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在学生的头脑中还未形成深刻的概念。案例中将“1”的写法抛给学生,“是变大还是变小?”这一简单问话引发学生在观察、猜测、实验、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对竖式计算格式的需要和建构,感悟竖式计算所特有的数学思维方式,引发学生对进位加法计算道理的深刻理解。

数学建模的本质在于它更突出地表现了原始问题的分析、假设、抽象的数学加工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地建模和用模的过程。以上案例显示,学生在经历数学化过程中,将现实问题(摆小棒)抽象成数学问题(满十进一),再结合(算珠)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变大变小)修正数学模型并再建立数学模型。为此,教学中要基于学生特点,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善于结合教材内容抓住数学的本质,合理设计问题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引导学生逐渐体会构建数学模型的优势,构建简单的数学模型。

责任编辑:赵关荣

猜你喜欢

算珠珠子个位
慢慢的,我就懂了
与树一样大的珠子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摆珠子
纸珠子
学习100以内的数三要点
选 举
猜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