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文言文教学更精彩
2013-04-29谢云燕
谢云燕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精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B-0035-01
初中阶段所学文言文都是名家之作,是古代灿烂文化的精华,阅读这些优秀作品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引导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浩然正气和爱国主义情操。但当前的文言文课堂几乎是千篇一律的读、写、译、背,教师费尽口舌地讲析,学生老老实实地听,收效甚微,更不用说熏陶、欣赏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精神”,“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应注重方法与过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放手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感知文言文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文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那么,如何让枯燥难懂的文言文教学更精彩?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读写结合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最常规、最平实的方法,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读准字词,读通文章,读懂文意。教师应有意识地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分阶段、分层次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可以设计专门的朗读课,选择一些深入浅出又容易上口的作品来训练学生的读,比如八年级上册的《三峡》,八年级下册的《岳阳楼记》,九年级下册的《出师表》等。朗读训练可以按照“正字正音——自由朗读——个别朗读——教师指点——教师范读——再次自由朗读”的顺序来进行。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师的指点和参与。教师的指点要精准到位,要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告诉学生轻重缓急的节奏处理;教师的范读要声情并茂,把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自然表达出来;教师的参与要积极投入,用自己的热情去点燃学生对文言文的热情,读出文言文的味道来,达到吟诵背默、增强记忆之效。此外,还可通过组织背诵比赛、默写比赛等活动来加强学生的记诵。
写是针对文言文考试特点而设计的训练方式,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者要求学生每学完一篇文言文都要把该文的现代汉语意思抄写在本子上,这样便于学生用现代汉语去理解课文,就不觉得它们艰深难懂了。联系实际写作是更高层次的读写结合形式。许多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在文章构思和表达技巧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比如《五柳先生传》是一篇很好的自传文章,教师可以用其指导学生尝试用文言文形式写自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图文并茂
不可否认,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枯燥的文言文更直观、更形象、更精彩,因此,教师可充分运用音乐、画面、视图等现代教学辅助手段,以及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表演小品或课本剧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作品的内涵。如教学《咏雪》时,可以播放大雪纷飞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联想;教学《三峡》时,则把三峡各个季节景色的画面展示出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然后再看看课本是如何描写的。对于篇幅比较长、学生较难理解的文章,则可让学生在通读文章、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根据内容表演课本剧。比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时,可让学生表演邹忌和“妻”“妾”“客”的三问三答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模仿人物的神情和说话的语气。这样学生就得先去揣摩该用怎样的神情、语气来表演,自然就会深入地去理解文章内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发展其创新能力。
三、古为今用
文言文的内容和表达形式与现代文有很大的差别,其创作年代也较为久远,大多数学生难以理解其中传达的某些思想和感情,觉得有代沟、有隔膜。如果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能达到让学生“用古人的话展现自己”的效果,古今结合,古为今用,化知识为能力,学生就不会觉得“古文无用”,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自然就被激发出来。如笔者教学《〈论语〉十则》时,对其中至今仍沿用的有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语句,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一次感想,设计了一个“以孔子学生的身份和孔子对话”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用现代汉语结合课文内容与孔子进行对话,这样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更能理解孔子“仁”的思想核心。又如《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在教学时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对马生得书之艰、求师之难、生活之苦无法理解,因为现在很多城市和乡镇学校的条件较好,学生没有经历过这些艰苦,自然就无法体会。为此,笔者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偏远山区、条件艰苦的学校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学生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一位学生甚至流着泪表示:“我今天终于理解在我们这样的年代还有如此艰苦的学习条件,更不用说几百年前的古人了,我们现在的条件多么好啊,我们一定要珍惜,好好学习。”这不仅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的主旨,还让学生体会到优越的生活条件来之不易,学会珍惜当下的生活,起到了情感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总之,在网络语言大行其道的今天,文言文的课堂教学需要语文教师下苦功夫,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法,让文言文课堂更精彩,让文言文教学更有效,让古代文化瑰宝流传下去!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