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校园暴力行为特征及预防策略

2013-04-29李世锋

广西教育·B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校园暴力农村中学预防

李世锋

【关键词】农村中学 校园暴力 预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B-0010-01

时至今日,许多农村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纵观近年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农村中学的“硬环境”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软环境”建设却相对滞后。随之产生的诸如校园暴力等一系列问题,严重破坏了校园的稳定和谐,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和生源,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笔者结合我校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预防校园暴力行为,供大家借鉴。

一、农村中学校园暴力行为特征

1.目的和动机的盲动性和多元性。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急剧成长,他们试图让身边的所有人都接纳、尊重自己,但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又都不够成熟,自控能力也不够强,所以在具体的暴力行为当中往往具有盲目性,动机多元而单纯,别人一个鄙夷的眼神或者一个自己看不顺眼的行为动作,都可能引发一场暴力冲突。

2.团体倾向非常明显。中学阶段,学生刚刚从一个小的家庭走出来,迷茫与困惑、恐惧等心理随之产生,再加上人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群体性,所以学生们很容易由于某一共同点聚在一起,组成一个小团体,当团体中的某一成员或某些成员受到嘲弄或威胁的时候,他们往往就会群起而攻之,呈现出一定的团体性。这一点,无论是施暴者,还是受害者都有所体现。

3.女生暴力行为增多。女性一直是柔弱的代名词,但在最近见诸报端的校园暴力案件中,女生的暴力行为迅速增多,究其原因,一是大部分女生比较羸弱,暴力行为容易在女生身上“得逞”;二是女生比较内向,碰到以强凌弱的“女霸”且遭受其欺凌时,往往忍气吞声,不敢或不愿举报,从而助长了女生暴力行为的气焰;三是女生不善于交流,长期的内心冲突所积蓄的心理能量得不到必要的渲泄,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形成突发性爆发,从而酿成暴力事件。

二、农村中学校园暴力行为预防策略

1.家校通力合作。家长是教育活动的合作者,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是有效避免校园暴力的有效措施。无论是从生物遗传的角度,还是从环境影响论来说,我们从学生父母的身上,都能看到一些他们孩子的影子,都能看到学生实施暴力的某些动机和倾向,这有利于我们更加客观地给予学生准确的评价和判断。此外,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教师能够将视线触及学生的家庭生活与课余生活,从学生的兴趣爱好、日常行为判断他们施暴或者受害的内在原因及导火索,这样不但有利于事发之后进行妥善处理,也有利于先发制人,将某些暴力行为遏制于萌芽状态。

2.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教师可以把自己的QQ号码告诉学生,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迅捷、方便、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与动态;通过“校长热线”“网上调查”,倾听学生的呼声,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设立“谈心室”,准备一些常用的心理检测表,供学生自己测试或者诊疗;设立心理信箱,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组织教师定期在网上为学生解答;设置交互式“网络沙龙”,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并对参与的学生进行奖励;通过“网络讲座”,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科学理论、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悠久灿烂的文化,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从而增强鉴别力,抑制网上反动、色情、暴力等信息的侵蚀;建立“咨询站”,为学生提供有关政策、时事、人际关系、传统文化、政治理论等方面的咨询等。这一系列措施,不仅有益于师生之间和谐融洽关系的建立,更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个性缺陷与行为特征,为消灭校园暴力行为提供一定的案例借鉴。

3.学校要组织师生学习法律知识。教师要懂得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暴力犯罪学等知识,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美国犯罪学家赫西等认为,年龄与犯罪之间的相关性是永恒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任何人都会越来越少地犯罪。比利时犯罪学者凯特勒指出,年龄是影响犯罪的最大因素之一,且犯罪的类型也与年龄相关,力气的增长会导致暴力行为的发生,最后随着犯罪者犯罪生涯的推进,犯罪类型由暴力型向智力型发展。因此,中小学生的暴力行为是这个年龄段的常见现象,关键不在于出现暴力现象,而在于如何引导、遏制和预防。学校和教师了解这些知识,可以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总之,预防校园暴力行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社会、家庭、学校应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形成一个共同体,共同防止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

(责编 周翠如)

猜你喜欢

校园暴力农村中学预防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刍议农村中学写作教学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