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行业会计课程改革初探
2013-04-29冯婧
冯婧
【摘 要】以施工企业会计课程为例,从职业道德、学科背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践能力五个方面提出适合高职教育的行业会计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 行业会计 课程改革 施工企业会计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
0064-02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及施工企业也在飞速地发展,由此人才需求量也不断扩大,人才缺口也变大,其中,施工企业会计人才短缺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同时,近20年来,与施工企业会计相关的法规、制度、核算程序、核算方法、分析方法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因此,施工企业的行业会计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作为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应紧扣“职业”二字。就施工企业会计课程来说,它的定位在于,让学生掌握从事施工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本文试以施工企业会计课程为例,从职业道德、学科背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践能力五个方面提出适合高职教育的行业会计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教学:
一、提高职业敏感度,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培养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必须遵循的重要行为规范,但会计诚信缺失现象已成了全社会面临的课题。笔者认为,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不应拘泥于职业道德教育课,而应珍惜每一个专业教育课的机会,尽可能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同时,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只是一句口号,几句守则,也不是生搬硬套,而应从点点滴滴的事例中渗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如可以提醒学生如何注意可能存在的会计造假等情况,还可以举一些会计造假的反面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意识到如果没有诚信,违法了必定会受到严惩。经过长期的、全方位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和培养,学生自然就会加强自我约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二、构建建筑工程行业职业思维,注重拓展,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
因建筑工程行业的独特性,需要从事施工企业会计的人员既具有较强的会计能力,还要掌握基本的工程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讲解施工企业会计的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建筑工程行业其他相关基本知识的补充。如建筑工程概预算、招投标、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价款结算等相关内容。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讲解建筑行业发展前景、就业前景,鼓励学生今后到建筑行业就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同时要求学生关注行业新闻,在课堂中注重案例的讲解,以案例带知识点。例如,丁谓修复皇宫的故事,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表明管理得当,可以节约资源,提高效率。而目前我国工程质量问题引起了许多关注,如大桥垮塌事件。每一次课结束前,都布置课后自学的要求,学生课后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并在下次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讨论,教师进行总结。学生课后自学后,教师在课堂上无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填鸭式”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师生的互动,把知识自然而然地铭刻在学生的记忆里。
课后自学的开始应该是强制性的,之后形成课程的惯性,学生自然而然主动学习。高职学生自学能力相对薄弱,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课后利用各种渠道自学一部分无法在课堂上一一教授的知识,举一反三,可以逐步培养起主动探究知识的习惯,继而对学生将来其他知识的学习也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是注重拓展,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能力。
三、以学带教,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
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这样的模式有可能使得学生降低对课程的接受程度,无法获得自我探究知识的乐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着力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将教师由教材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主持人;将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探索者;将教材的地位由不变的真理,转变为可能存在不足的学习参考书。
(一)将教师由教材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主持人
将课堂看成一台晚会的话,教师应该是主持人,把握课堂的进程和方向,而主角是各个节日的表演者或嘉宾,即学生。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而进行的主动、积极的探索和沟通。
课程开始之前,可以先询问学生:第一,对施工企业有什么认识?第二,想通过行业会计课程学习到什么内容?第三,想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获得这些知识和内容?学生总结出对课程的期望并书写下来。对课程期望的发掘,会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将对接下来的学习起到很好的帮助和引导。在这过程中的原则是,不对课程内容进行死板的讲解,而扮演好一个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接着,可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逐步引入正题。但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把课程内容以行动的方式来组织和达成。同时,可利用图片、视频、PPT等多种形式进行适当的讲解与互动,改变空洞枯燥的讲述过程,注重学生的需要,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这样,教师就更像是主持人,而不是主角。在此过程中,教师自身也会引起更多的思考,从学生的想法中获得新鲜的养分。由此以学带教,教学相长,实现师生共同进步。
(二)将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探索者
高职院校的学生调皮、学习习惯不好,但他们也有许多优点,如不拘泥于条条框框,思想开放,乐于实践,勇于创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学习和创新。在课程改革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在课堂中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加强学生的参与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如,将学生分成一个个学习小组,打破以往仅仅关注“知识点”的观念,在上课开始前,提出几个本节课需共同解决的问题,即项目化、任务化课程内容,大家作为一个共同的小组来达到任务目标的过程。如在每一次课开始前几分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向学生展示一周以来搜集的行业动态、行业会计相关资料等,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设置评委,对上台同学的表现作出点评,对于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让大家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又如,可以设置模拟公司,利用仿真的环境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还可以举行知识竞赛,利用抢答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提供一些小礼物作为完成任务的奖励,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另外,在此专业选修课中,可设置加分制度,即平时表现突出的同学可以获得额外的加分,并可以累积加入期评成绩中。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变成了主动的探索者。
(三)将教材的地位由不变的真理,转变为可能存在不足的学习参考书
建筑行业是我国快速发展的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变化,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行业会计也在不断地发展。近年来,对于建筑行业会计的相关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许多会计核算还存在着争议。我们既要立足于教材,也不能全部依赖教材,教材中的内容仅作为课堂中的参考,应引导学生更多地倾听不同的声音。
例如,工程成本核算与工程价款结算的分段性。由于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周期比较长,因此,施工企业要按照“已完工程”(已完成预算定额规定的全部工程)分期计算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并与建设单位进行工程价款的结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施工企业总希望能早点得到资金。但是,关于如何准确确认工程进度,课本上提供的只是一种方法,实际上还有许多种方法。
在课程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如何查阅参考资料,利用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鼓励学生提出质疑,突破惯例。
四、注重讲解施工企业会计的特点和专用会计科目的使用
施工企业会计是建立在之前学习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尽管教材中许多章节的内容设置与之前学习过的知识重合,也不能完全按照教材的内容来进行讲授。行业会计的教学应着重讲解会计核算中的区别部分,可以对比之前学习过的制造业企业会计进行讲解。例如,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有以下特点:一是实行分级核算制度;二是各工程项目成本进行单独计算;三是工程价款分段结算。施工企业与一般企业在会计核算上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施工成本的核算以及对收入、成本确认方面的不同。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还要更加详细地掌握施工企业会计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专用的会计科目,如何进行会计的核算。这样,学生就能在施工企业会计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巩固了之前所学的基础知识,同时能学习到新的行业会计知识,具备在施工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
五、创造实践机会,加强校企合作
根据高职生的就业特点,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在理解会计基本理论的前提下,还要在学生的技能实训上下足工夫。会计模拟在高职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校内,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进行会计的模拟操作,同时,应积极推行校企联合教学。联合办学对学校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与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可带学生到建筑工地,指导他们观察工地情况,了解施工的整个流程如何进行,将课堂中无法直观感受到的东西呈现在他们面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今后能实现与施工企业的校企合作,学生将有更多机会去到施工企业内部参观,实习,锻炼。
总之,高职行业会计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紧扣时代脉搏,关注行业发展动向,为今后会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理论支持,对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宾梅,刘晓君.“施工企业会计”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2008(7)
[2]简东平.会计制度改革与会计教学改革[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1(7)
[3]齐延丽.建筑企业会计工作带来的思考[J].大众商务,2010(6)
[4]任华菊.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1)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