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学语文课堂的素质教育
2013-04-29吕素玲
吕素玲
语文是“万科之母”,是我们学好其他学科的一门基础课,同时它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都要用到的,可以说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必不可少。中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不仅能够学到基本的语文知识,了解中国的文化,同时还懂得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这对于培养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依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这不仅阻碍了我们语文教育的发展,扭曲了现代语文教学,同时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应试教育模式过分强调考试分数,注重升学率和教学面子工程等等,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走进了误区当中;同时,应试教育又把学生们分为三六九等,存在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区别,这对学生们的心理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学校和老师们用分数的高低去区分学生,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学生们的成长,也不利于他们成绩的提高。
中学语文教学要融入现代素质教育的思想,以语文教学实际去关注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提高语文成绩,培养学生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此,中学语文老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尝试,努力在语文教学中贯穿素质教育的思想。
首先,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
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问题,只有学生们全面健康发展了,我们的学校才能算是培养出了利国利民的建设人才。语文教学以其丰富的知识内容,足以从各个方面对学生们进行教育,完善学生们的整体素质。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简单的语文知识教学,要突破层层框架,找到一种合适的教学方式,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对中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授和人格塑造。
其次,结合学生们个性身心特点,突出教学规律。
中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各种事物都十分好奇,由于他们自身的不完善,这就需要我们所有语文老师的教育和引导。有的学生好动好说话,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对其破口大骂和施以拳脚,要以一种长者的身份对其进行耐心的教育,说明道理,使其明白事理,改变自身不足之处。中学阶段的学生有时会表现出厌学的情绪,这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经常会出现的情况,教师要对这种现象有充分的认识,坚持一般的教学规律,学会引导,不断把学生们拉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中来。
第三,语文知识的教授,要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
语文涵盖很多应用知识,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以提高学生们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在语文授课中,我们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探讨语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日常问候、打招呼、礼仪、写作等方面,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练习。素质教育强调教学关注学生,关注实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不断培养学生们实际应用能力。
第四,语文老师要在教学中融入一定的人文思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文思想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十分注意的问题。我们知道我国的知识体系中人文思想是十分丰富的,特别是在语文当中,很多人文思想都包含在其中。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时,就要发掘所教内容的人文思想,让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中华民族博大的文化内涵。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称之为人文教育,两者有很大的相通性,语文教师应该在给学生们灌输人文思想的同时,对学生们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们的健康全面发展。可以说,人文思想在语文中无处不在,大到一个作家一部作品,小到一个字一个词,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上千年传承下来的,对我们的现代教育很有意义。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我们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和紧要任务。素质教育必须遵循人的素质整体结构的规律,从人的整体素质结构出发,使素质教育与人的素质结构相适应,培养整体素质。现代素质教育不仅深入到素质的生理与心理层面,而且扩展到社会文化层面。素质是个体性、群体性和民族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既要重视个体的各种素质的教育,又要重视群体素质的完善,还要致力于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坚持素质教育的思想,对于培养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中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业务知识体系,塑造自己良好的品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