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习惯培养

2013-04-29刘启艳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3年8期
关键词:注重转变激发

刘启艳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三基知识”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同时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转变 激发 注重 习惯

初中体育是学生在学校进行体育学习的第二阶段,是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最佳时期。所谓体育习惯是指特定的情境刺激(场地,时间,器材,指导者等)和个体体育参与活动之间经练习和重复而形成的稳固联系。一旦此种联系巩固,在情境线索出现时就会自发地发现。“习惯成自然”就是这个道理。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当前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身心等各方面健康协调地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曾拜读过许多这方面的文章,加上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现就此谈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习惯培养的四点看法。

一、转变学生态度,培养体育意识

所谓转变学生态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转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各种不正确认识态度,使体育成为学生的一项自觉行动。当前中学教育存在只注重学生升学率,忽视体育锻炼现象。许多学生对体育缺乏正确认识,对体育学习积极性不高,且意志品质薄弱,缺乏毅力怕苦怕累,对坚持时间较长单调的项目难以坚持,例如:中学女生多数不喜欢长跑,如改成音乐伴奏下的跑跳步练习或改成跳8字绳接力跑,在生理负荷同等情况下,学生仍然情绪振奋不感疲劳,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自然提高了。虽然现在初中体育参加中考,但在学生思想上普遍存在重视文化学科轻视体育考试的现象。错误地认为体育到九年级才考,到时再练练也不晚的思想。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锻炼的学生,让他在短期内大强度地参加锻炼并考出理想的成绩决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转变学生思想观念,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白体育和文化学科有不同点也有共同点。在从事体育活动的同时,也要养成看、听、想、讲、记、练的习惯,这种习惯一经建立之后,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很省力。因此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端正学习态度,从而养成自觉参加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体育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指的是对某种活动产生的积极情趣,从而逐渐形成习惯,如对某种活动不感兴趣,就不能形成习惯。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如何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针对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激发好奇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较好地维持兴奋状态积极锻炼,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学未见乐处,必不我学”,说得也是这个道理,可见任何一门课程要想获得成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如学生对某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精神饱满积极热情地投入,刻苦学习,努力进取。例如:许多男生打起篮球来不觉得累,就是因为他们非常偏爱篮球这项运动,他们在打的过程中,也是他们爱好不断增强的过程,即他们在逐步形成锻炼习惯的过程。女生一般不爱打球而偏爱跳健美操,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女生适当的时间和空间来做她们感兴趣的活动,适时地给以点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体育习惯的养成,又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精神。

三、倡导科学锻炼,培养体育习惯

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一听到教师宣布做准备活动时就很反感,认为这是一件多此一举的事情,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先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做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是科学锻炼身体的重要内容之一。要让学生养成先做准备活动,后身体运动,再放松的身体锻炼习惯。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可以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还可以避免伤害事故发生。如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练习前可多做一些辅助性练习和诱导练习,如助跑摸高、上步起跳等。在练习初期,可用橡皮筋代替竹竿,同时高度不做过高要求,这样不仅消除了学生的恐惧心理,有效避免伤害事故发生,同时增强了学生成功地跨越新高度的自信心。当学生动作技术逐步提高后再适当提升橡皮筋高度,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完成跨越式跳高教学的任务。

四、注重教师影响,培养体育习惯

学生的直接感觉对象是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有着直接而强烈的影响,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关心、爱护体贴,同时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准确熟练、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可引起学生对动作的直接兴趣,使之产生跃跃欲试之感,从而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练习方法指导,依照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以表扬、激励,让每一位学生每一节课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同时要淡化分数的重要性,让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如在评价学生成绩时,对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可评为“特优”,对一些不合格的暂时不评定,鼓励他再努力一段时间重新评定,这样不仅方便教师操作,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对体育锻炼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起着关键的作用,体育课尤其受到学生的欢迎。古语说:“养其习于童蒙”,从小培养习惯常常会事半功倍。《汉书·贾谊传》中写道“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也是这个道理。由于身体活动是学生的天性,引导他们参加体育活动正符合他们的需要,因此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应充分抓住学生进行身体活动的欲望和时机,顺势加以引导,另外在教学水平、时间、场地、器材上予以充分保证,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会有直接的帮助,甚至为学生终身的体育锻炼与习惯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十中学)

猜你喜欢

注重转变激发
怎样上好小学语文课
发现新课改下音乐课的五个“注重”
把握好四个“注重”提高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
注重教育培训 保障职工安全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