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
2013-04-29刘一宜
刘一宜
摘要:利率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最常用的一种管理方法,被普遍用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以及风险管理中。近些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在银行总利润中占比过大,银行过度依靠利差收入的特征广受诟病,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的利率管理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本文基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分析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一、利率风险管理概述
1. 利率风险管理
利率是价格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利率可以看作是货币的使用价格。利率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为了控制利率风险,以及维持银行的净利息收入稳定增长而对资产负债采取的一种风险管理的方式。利率风险是金融市场化之后银行必然会面临的风险问题,其常常产生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利率调整的幅度差异中。在上个世纪90年代前,利率风险管理的重点主要是研究利率的变化对于银行利差收入的影响。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银行资产的形式趋于多样化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大量应用,利率风险管理的重点开始转向研究利率的变动对于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以及银行资本净值等影响。利率风险管理在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中广泛应用,是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内容,对提高银行经营收益,稳定银行市场价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利率市场化与利率风险管理
我国一直实施的是对银行的利率进行管制的货币政策,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占比过高,不利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呼声就已经开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我国商业银行过度依赖利差收入,创新能力以及服务能力不足的弊病开始显现出来,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这种经营模式会导致我国的商业银行市场竞争能力低下,风险防范以及风险控制能力不足。近些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快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2012年6月8日和7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两次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其浮动区间进行了调整。央行将金融机构人民币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累计下调0.5个百分点,将其上浮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1倍;将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累计下调0.56个百分点,将其下浮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央行扩大了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浮动范围,实际上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利率水平以及结构的变动也将越来越频繁,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也将越来越大,在这一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提高银行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能力,从而提高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二、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现状
1.银行经营管理层的利率风险管理意识落后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长期国有化性质以及受到利率管理政策的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比较落后,银行的经营管理层缺乏利率风险管理意识。我国的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很多银行管理者认为利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来制定和控制的,商业银行只能被动的接受既定的利率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对于经营和管理进行决策。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缺乏对利率风险管理的认识以及研究,缺乏主动研究宏观经济走势以及利率变动情况的动力,对利率风险管理的模型设定和计量管理等手段更是应用不足。另外,我国的银行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监管重点主要是针对不良贷款率,这导致我国的商业银行将风险管理的重心放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而对利率风险管理比较缺乏重视。
2.利差收入占比过大导致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手段落后
我国的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一直进行利率管制,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基本上是由中央银行来确定的,这导致商业银行形成了长期依赖存贷利差的现象,利差收入在银行的总收入中占比过大。过去5年,在中国银行业的主要利润中,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一直都是他们利润的主要来源。根据《中国经济周刊》联合万得资讯的统计显示,2010年,16家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达到1.4万亿元,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2978亿元,营业收入达到1.7万亿元;2009年,16家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达到1.1万亿元,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2252亿元,营业收入达到1.4万亿元;2008年,16家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达到1.2万亿元,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1796亿元,营业收入达到1.4万亿元;2007年,16家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达到9587亿元,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1396亿元,营业收入达到1.1万亿元。2007—2010年,16家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最低为70%,最高甚至达到101%;中间业务普遍在20%以下,大部分都在10%以下。而据全球银行与金融机构分析库bankscope的统计,欧美甚至东盟地区的商业银行,息差占比一般只有50%~60%左右,中间业务则都在20%以上。
利差收入过大的特点,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的手段比较落后,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管理的重点主要放在研究利率的变化对银行利差收入的影响,而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大量应用,利率风险管理的重点开始转向研究利率的变动对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以及银行资本净值等影响。而我国的商业银行由于经验不足以及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导致这方面的利率风险管理手段非常落后,难以应对新背景下的利率风险管理要求。
3.金融市场不发达导致利率风险量化能力薄弱
我国的金融市场起步比较晚,市场上的金融交易种类比较少,交易方式也比较单一,一些金融衍生产品,例如利率期货、利率期权、远期利率协议、利率互换协议等使用的非常少,这导致我国商业银行难以建立完善有效的利率风险对冲机制,无法有效的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中暴露出来的利率风险敞口进行资产负债管理以及套期保值管理等。无法有效的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对风险进行规避,使得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能力大打折扣,无法有效的应对新背景下的利率风险问题。另外,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受到计划经济时代体制的影响比较深,经营管理方式比较粗放,不重视定量分析以及基础数据搜集等工作,使得利率风险进行量化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持,利率风险量化的能力非常薄弱。我国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和模型的建设也非常落后,精细化管理以及风险计量方法应用很少,使得利率风险管理能力较差。
三、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提高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的对策
1.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意识,完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我国的利率水平长时间以来一直受到中央银行的管制,使得大多数银行将风险管理的重点放在信用风险管理以及流动性风险管理防范上面,利率风险管理的意识不足。商业银行的管理层需要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意识,完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首先,商业银行的领导应该对利率风险管理有着比较深远的了解,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成为未来利率改革的主要方向。因此,要抛除过去对利率被动的接受意识,提高主动利用利率来进行风险管理的意识。其次,商业银行应不断的引入利率风险管理专业人才,优化风险管理机构设置,完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视,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建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机构,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利率变动走势进行很好的预测和把握。银行各部门之间,例如风险管理部门,资产负债管理部门以及财务部门之间要加强交流和沟通,对各种数据和信息要及时的进行共享,为利率风险管理提供良好的保障。
四、加强金融市场建设,为利率风险管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完善的金融市场是商业银行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外部条件。我国要不断加强金融市场的建设,增加金融市场交易种类,完善交易方式,增加市场交易品种,并对交易流程和支付结算体系等配套政策进行完善,确保金融市场能够为利率风险管理提供服务。国家应该加强银行间交易市场、外汇市场、人民币离岸市场等金融市场的建设,为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还要大力推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发展例如利率期货、利率期权、远期利率协议、利率互换协议等交易产品,为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提供更多的选择,使商业银行能够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套期保值等风险规避,提高银行的利率风险防范能力。
五、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改善资产负债失衡状况
商业银行应不断地拓展业务渠道,增加银行表外业务、中间业务、服务业务等,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能力,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改善资产负债表失衡状况。首先,商业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应用一定的定价及预测模型,对利率对资产负债的影响进行准确的把握和预测,将被动接受利率转为主动进行利率风险管理,不断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其次,我国的银行监管机构要对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引导和监督,促使商业银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运用外部监管力量,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商业银行应该意识到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积极改革和创新利率风险管理,提高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提高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左玉宝.我国利率市场化与上市商业银行再融资研究[D]. 山东大学 2012
[2] 杜蓓.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12
[3] 谭慧敏.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 云南财经大学 2011
[4] 罗志方.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 山东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