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究
2013-04-29熊必成龙婷丁淑芳
熊必成 龙婷 丁淑芳
摘要:校企合作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用工需求与中等职业教育相脱节的矛盾。本文从分析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建设的现状及现实意义入手,探究了“在校企合作中找出路,在校企合作中求发展”的策略,旨在为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明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模式 探究
一、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建设的现状分析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责任不明确,政策有效性欠缺
1996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要求过低, 没有从法律上明确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责任与义务。 同时,对企业在参与合作教育中可能遇到的法律纠纷,如泄密行为、劳动报酬等,也没有明确的处理意见。 此外,我国目前关于校企联合办学的规定多是以决定、意见、办法等形式出现,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因而缺乏保证实施的强制性。 对企业参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行为,虽然有关法律和政策也有若干表述,但都过于原则化、笼统化,缺少相关的配套规定,缺乏实施细则和可操作性,基本上不能有效实施。
2.校企双方合作目的不一致
作为教育组织的学校,以育人为目标,追求社会效益;而作为社会经济组织的企业,则以赢利为目的,追求经济效益。同时,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参与校企合作的出发点是为了完成就业任务,脱离了合作教育的本质要求;而国内大多数企业也认为,培养社会适用人才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企业只是选择人才,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甚至部分企业在面对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时,把学生的培训视为额外负担。
3.校企合作管理不够规范
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为了解决学生顶岗实习问题而进行校企合作,并没有考虑内部条件和学生的发展需求,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实习岗位对专业技能培养的有效性,导致学生对顶岗实习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某些合作企业管理不规范,没有按照《劳动合同法》保障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使得一些学生和家长对此产生怀疑,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4.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越是向纵深发展,越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而目前中职校企合作层次普遍偏低,模式单一,深度不够,一些企业只安排学生参与较低技术含量的顶岗实习,欠缺技能培养和专业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中等职业学校运作机制和企业运作机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还没有真正融合,使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以及学生向职业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化受到一定的制约。
二、校企合作的现实意义
1.促进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化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技术人力支撑,就是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适应企业要求的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虽然中等职业学校的改革已进行了多年,但收效不大,主要问题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还是闭门造车,或者说是一种学院派式的改革,企业参与得较少,不能真正做到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结合。而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促进学校真正实现教学改革,以满足企业的实际要求。
2.有效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一般存在实践动手能力较弱的现象,尽管学校也一直强调要培养教师的“双师型”能力,但这种能力一般局限于实验室或实习场地,教师对生产过程知之甚少,尤其缺乏对生产的模式和进度的关联性、产品工艺、关键技术、现场突发事故的处理等多方面的能力。实行校企合作以后,学校可以向企业派出相关教师,使他们获得实践指导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实践能力训练。
3.提高学生工作的适应能力
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一直是一个难题,主要原因是学校的教学环境与企业的生产环境不一样,学生的实际工作适应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通过校企合作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在接近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实习,就能得到更具针对性的训练。
4.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校企合作可以为企业储备优秀的技术人才,也可以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素质,使培养的人才更适应企业、行业、社会的需要,缩短员工和企业的磨合期,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和劳动成本,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所以,校企合作对于学校和企业是一种双赢的策略。
三、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中等职业学校应该主动与企业联系,形成良好对接
学校应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取得联系,考察企业的实力和管理水平,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以及当前需要和长远需求。中等职业学校在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时,要充分征求企业的意见,实现与企业文化、理念的深度融合,使人才培养计划与企业需求达成良好对接。
2.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技能水平
校企合作的基础是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够达到企业要求的水平,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对新教师进行岗位技能培训,鼓励专业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双师”素质;同时,中等职业学校应通过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行业、企业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建立相对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
3.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
对于一些投资少、适宜校内实训的优势专业,中等职业学校要建立自己的校内实训基地,模拟工作现场,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些基地的运作管理可以借鉴企业化的运营模式,把学生的产品投放市场,学校付给学生一定的报酬,在为学生提供仿真性企业管理经验的同时,也能为学校创造一定的效益。另外,学生在校期间要实行班级的企业化管理,使学生在学校不但能够学好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形成职业道德,还能够适应企业的制度化管理,领悟企业精神的内涵,增强工作纪律观念。
4.引入企业资源,全方位参与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要广泛地和企业取得联系,签订详细、周密的校企合作协议,采用“定单培养”“联合办学”等模式把企业的资源引入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减轻学校的就业压力,而且还能减少学校的开支。在校企合作中,学校要根据教学需要和企业的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把学生安排到企业进行现场教学、现场管理、现场模拟、现场动手等。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真正地体验到工厂的环境,从而让学生熟悉自己未来的工作,也让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业务水平。
5.完善制度建设,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保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机制是推动校企合作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维系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为企业“量身打造”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企业解决技术、管理、经营方面的难题,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充分考虑企业的利益诉求,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高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等职业学校要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和管理机构,在校级层面指导和管理各专业与企业的合作,建立符合校企合作需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激励考核制度。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日益明确,校企合作意识不断增强,并在不断提升自身办学能力的基础上主动走向企业,服务企业,吸引企业参与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营造一种良好的校企合作氛围。
(作者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