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课程、专业及教师关系之辨析

2013-04-29黄凤芝

知识窗·教师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关系高职专业

黄凤芝

摘要:本文阐述了课程、专业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是课程建设与专业发展的主体,旨在为高职院校的品牌影响寻找突破口。

关键词:高职 课程 专业 教师 关系

目前,高职院校都在走“以特色求生存,以品牌求发展”的发展道路。有人提出:“专业是高职学校的品牌和灵魂”“一所学校只要能建立一两个特别不同凡响的专业,就能在未来有立足之地”。从这些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专业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比如在填报志愿时,学生和家长经常会问,“你们学校哪个专业最好?”“你们哪个专业好就业?”在某种程度上,专业的知名度决定了学校的知名度。同时,又有人提出,“课程是专业的细胞”“课程建设是专业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这里就涉及到课程与专业之间关系的问题,那么,课程与专业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它们与教师又有什么关系呢?笔者进行了一些探讨,有望得到同仁指正。

一、课程是专业的基础和立足点,专业是系列课程的综合体现

1.课程与专业的概念

要理清课程与专业之间的关系,先要理清两者的概念。专业是指根据社会分工需要分成的学科门类,各个专业都要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课程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的课程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构建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和;狭义上讲的课程是指一门具体的学科。无论从广义还是从狭义来看,课程规定着学校应该“教什么”、甚至决定“怎么教”,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2.课程是专业的基础和立足点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开设一个专业,要先弄清楚其是否适应市场的需求,是否有相应的师资和办学条件,培养目标以及发展前景如何。如果能回答出这些问题,专业的设置就是合理的,否则就容易出现盲从现象。另外,在设置专业前,高职院校要进行相应的市场调研,了解专业人才的知识构成、就业竞争所需的专业素养,以及在后续的培养或培训中,需要补充哪些知识。最后,再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应该开设哪些课程,包括基础课程、主干课程和一般课程的协调,实训、实习课时的分配等,都要把专业建设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来,因为优质的课程(包括实习和实训)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课程是专业的基础和立足点。

3.专业是系列课程的综合体现

专业的发展包括其设置的背景、演变的历史、教学过程的表现、就业典型案例和适应市场变化的程度等,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核心依旧是课程,实现整个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是系列课程,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就要通过系列课程,这里包括了主干课程、实训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的优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更新等。专业目标要随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课程内容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及时补充新的知识。总之,每门课程教学质量的累积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体现,并不是简单的场所建设、师资的填充、申报材料的累计。

二、教师是课程建设和专业发展的主体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课程、专业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当然,在这里,课程自然就是指课程建设,专业自然就是指专业建设,无论是课程建设,还是专业建设,关键在于它们的实施者——教师,教师是课程与专业的主体。如果说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有很多可以借鉴他人的地方,包括专业培养、目标的制订、实训场所的建设、计划实施过程、专业发展愿景、成果累计和课程中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等的规范,都有可借鉴他人的地方或直接采取“拿来主义”,但师资队伍建设可以借鉴的地方并不多,或者说借鉴的作用不大,因为师资的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对人的培养,因学校情况而异、因队伍结构而异、因人员素质而异。师资队伍建设的宗旨是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而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应该就在师资队伍建设上。

1.确立教师的首要位置

如果说没有生源,学校的生存成问题,那么如果没有优质的教师,学校的发展就是空谈。要将课程建设好,将专业建设好,都离不开教师。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教师的主体地位,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首要问题。在生源数量下滑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建设特色专业、品牌专业是立身之本,但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的支撑点是教师,因此,优质的教师是扩大学校影响、吸引学生的基本条件。

2.加强师德建设

如果教师每天人在课堂,心在校外,疲于应付课堂教学,上课只为课酬,那么,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就无从谈起。为此,我们要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要懂得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多的是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教师的思想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3.加强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如果说一所学校为节约经费,或将经费更多地投入硬件设施建设,而忽视对教师的培养以及对师德文化的构建,那就可能会陷入学生学无所长、就业竞争力缺失、优秀学生萎缩、品牌效应失效、专业发展艰难的恶性循环中。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凡百事业,收效越快,利益越小;收效越小,利益则越大。”对教师的培养,高职院校可以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分批培养、重点扶持、逐年培养、逐步跟进,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发展后继有人,长盛不衰。

4.鼓励创新和团队合作

蔡元培先生说过:“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这是指高校教师还有一项重要职责,即开展学术研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主要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分为技术型、技能型及职业型三种类型的人才。其实,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实现也需要科研,包括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存在的问题、技术的革新与改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都需要一支强劲的科研队伍。因此,高职院校要吸引各类学术有专攻的高层次人才,做到培养、引进、用好三方面的有机结合;积极营造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努力构建培养、引进和用好高层次人才的工作体系;建立学术创新团队,注重发挥团队的合作精神,发挥集体作用;注重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吸收他们加入学术团队,形成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学术梯队;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进行学术研究,鼓励创新,鼓励技术革新,加大对学术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作者单位: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

猜你喜欢

关系高职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