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013-04-29丁少军

考试·综合 2013年8期
关键词:学生能力初中数学多媒体

丁少军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学习内容更贴近生活,使得学生全身心感悟学习活化数学教学的过程。

关键词:初中数学;多媒体,学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156-01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数学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感染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身心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达到活学数学知识的效果。

1 多媒体技术的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在抽象的、呆板的、静止的、缺乏情趣的言语世界里进行的,这样很可能忽略数学领域中超越逻辑思维的东西,如直觉、美感和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是数学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教师应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蕴涵的有趣因素,利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技术,唤起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因此,在应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给学生以各种感官上的刺激,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初中数学《轴对称图形》一课中,我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的对称图形世界".我采用了ppt软件展示了生活中大量的轴对称图形,学生在欣赏完片段后,会被这个画面吸引,马上就有学生提出问题:图中给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老师稍作提示,学生就发现都是一些轴对称图形。启发学生了解这些图形的特点,从而说明轴对称是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学生有了感性认识.我选了一张蜻蜓的图片,并对它进行了形象的分解,引导学生得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这样就由感性认识转到了理性认识,学生经历了观察--分析--讨论--总结;逻辑思维也就得到了锻炼.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数学研究轴对称的有关性质.这样的设置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享受数学,并自然地形成数学是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这一本质特征的意识。

2 让学生在多媒体技术的吸引下勇于探索数学世界

新课标明确指出:"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数学创新往往建立在数学美感的引导下,在自由想象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的结果.借助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载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效地去搜索与数学问题有关的知识, 多方位、多角度地认识数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至发展学生的个性.

如勾股定理的研究中,我布置预习作业:在网络上查找有关勾股定理的知识,你能查找出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吗?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上查找先关知识,并做成ppt在课堂上演示,一节课共有12名同学积极展示出他们搜到的勾股定理的发展历史和多种证明方法。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改变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方式,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数学学习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数学的活动中,甚至是自做课件,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更好地促进认知。把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认知数学的工具与环境,应能改善学生的数学活动,给学生的参与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和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集体协作能力,并能增强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由原来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成为学习的主体。

3 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完美的"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通过建立数与形的某种联系,借助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使"数"由"形"来描绘,"形"由"数"来表达,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直观性和立体感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形象的图形之间的联系,把数和形结合起来,可以丰富学习活动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数感的培养。数学知识中活动的、具体的对象比静止的、抽象的对象更加贴近生活,更容易使学生感悟与接受.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障碍很多的原因是缺乏具体情境创设或形象思维而导致的,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的内容为直观生动的具体形象,真正实现"数形结合",再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更易于学生理解,从而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比如数学教学在《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讲授中,我应用几何画板通过适当选取自变量的值,使函数图像的形成变静为动的方法,借用多媒体软件,展示出从静止到运动、从孤立的点到连续的曲线,给予学生明显、直观、连续、完整、精确的函数图像形成过程,并揭示变量的对应关系。学生可从屏幕上看到自变量的连续变化,函数值也随之同步变化,以及对应点运动的轨迹,从而得到完整精确的函数图像,从而实现了"数形结合"的完美展示。

4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想象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中创设想象情境,就是加强了对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多媒体技术融声、光、情、景为一体,能借助文字、图像、动画、音乐等信息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以非线性结构来组织教学,把信息内容与组织形式呈现的多样性、复杂性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结构化认知形式,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了探求知的欲望,创造了学习氛围。

比如我在《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中制作动画,把正方体不同的开方式形象地演示出来,不仅给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更开发了他们的发散思形思维。

实践证明,单一的教学方式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领悟的不深,使学生的认知与教师的教学间产生了一条鸿沟。多媒体技术就能恰到好处的在这条鸿沟上架起一座桥梁,给枯燥无味的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开阔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操作软件,积极动手、思考探究,卓有成效地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万波.《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 叶建勇:《媒体教学与数学教学整合优势》.

[3] 刘海英;《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年08期.

[4]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学生能力初中数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路径探析
优化体育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论机加工实训的综合一体化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