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动因分析

2013-04-29沈海蓉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3年8期
关键词:过度投资对策

沈海蓉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上司公司过度投资的问题越发凸显出来。上市公司把大量资本集中在净现值为负的领域,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而且使得公司价值下降,危害到了投资者的利益。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动因分析,从而提出抑制过度投资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过度投资 过度投资行为动因 对策

引言

过度投资是指接受对公司价值而言并非最优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净现值小于零的项目,从而降低资金配置效率的一种低效率投资决策行为。在现代公司的理财管理中,投资决策作为公司最重要的决策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投资决策是推动公司发展和促进公司未来价值不断增长的基础因素。正是这一基础因素,公司财务决策从投资决策开始,以此作为始点,对公司以后的融资和股利决策都产生了重要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过度投资行为的各种动因,对其动因进行分析,以进行有效的治理。

一、过度投资行为的动因

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因为企业内外不同的因素起着不同的作用,所以其过度投资行为的动因就不同。主要有:

(一)企业内部的影响因素

1、大股东对企业的控制

大股东是指实际控制企业的股东,即对公司的决策享有控制权的股东。从大股东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大股东要使上市公司投资一个净现值为负的项目就很简单了,原因就在于大股东享有控制权。如果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督,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决策时,大股东首先会衡量自己获取的利益,而不是公司所承担的损失。在这种动因驱动下,低效率的投资决策就会被采纳。

因此,大股东在企业内的控制程度越大,选择私有收益大而总体收益相对较差的投资项目的激励越大。企业这种投资行为的结果是降低了企业的价值,从而也降低了市场对企业的评价。

2、管理者对企业的控制

除了大股东控制企业,管理者通常也会控制企业,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所有权分散的上市公司中。经理人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往往会面临很多压力,比如股东施加的压力、市场竞争对手施加的压力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经理人为了能够保全自己的职位不被接管,只能选择那些对巩固自身地位有利的决策,把公司资源投资到自己擅长的领域。这种投资决策往往会使公司错失良机,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因此,管理者过度投资的目的主要来源于其私人动机,经理人的这种做法不利于公司长期健康发展和资本增值。

(二)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

在我国,上市公司最大的债权人一般是国有银行。近些年来,我国国有银行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股份制改革,而且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国有银行不能够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因此,国有银行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只能是有心而无力。在这种环境下,由于松懈的外部治理机制,上市公司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很可能降低谨慎性,在没有做好充分的可行性论证的情况下就急于执行低效率投资,进而增加了公司的经营风险。所以说,与成熟市场的投资行为相比,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二、对策

(一)优化股权结构,抑制大股东的过度投资行为

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化是在大股东有优势表决权的持股比例下,通过外部控制权来制衡其控制权,减小控制权与收益权的分离度。因此,需要上市公司加强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外部控制作用,不断巩固外部的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此来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优化。

(二)监督与激励机制并重,抑制管理者的过度投资行为

为了控制管理当局的机会主义动机,一方面应加强监督、制衡;另一方面,必须要以有效的激励机制来配合。具体措施有:

1、为经理人员建立一个公平公开的竞争市场,增加经理人员由于私人动机带来的机会成本,使得经理人员自觉屏蔽这种动机,从而能负责任地努力工作。

2、采取科学合理的激励措施,除了给予充分的经营管理自主权,还要在分配方式上突出多样化的激励方案。比如,对一些有特殊贡献的管理者,要给与相应的额外报酬奖励;增加经理人员的持股比例等等。

3、积极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地完善监事会的运行机制,确保监事会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赋予审计和财务监察权来保持监事会的独立性,使其不会受到干预。此外,还要提高监事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办事效率,节约成本。

(三)完善企业市场外部环境,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

为完善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应不断改善资本投资市场,大力发展我国的债券市场,为企业治理建立一个成熟稳定的平台;对于政府投融资行为,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投资主体,规范政府行为;对于银行的投资行为,要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使其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除此之外,要大力完善和拓宽对私有经济的融资渠道,放下歧视,公平对待,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外部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郑玲.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识别[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4):8-144.

[2]干胜道.企业过度投资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会计之友,2008(5):44-45.

[3]赵红梅,蒲蓉.上市公司过渡投资成因及对策[J].财会通讯,2008(1):36-37.

[4]崔萍.中国上市公司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研究[J].暨南大学,2006年:101.

[5]潘敏,金岩.信息不对称、股权制度安排与上市企业过度投资[J].金融研究,2003,1,36-45

猜你喜欢

过度投资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上市公司非投资效率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法律环境、债权治理与过度投资
政府补助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研究
高管薪酬、企业避税与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