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0例冠心病患者的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研究

2013-04-29侯雨岩王志方吴晓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介入治疗临床效果冠心病

侯雨岩 王志方 吴晓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介入治疗方法在冠心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接受冠心病手术治疗的患者180例,其中90例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进行手术治疗,作为A组,90例患者采用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进行手术治疗,作为B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管复通率、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介入治疗法可有效的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复通率及临床疗效,且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安全可靠,对于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临床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11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212-02

冠心病(CHD)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从而造成患者血管官腔出现狭窄或阻塞[1],或由于功能性痉挛而导致的心肌缺氧或心肌坏死的一类心脏病。近些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冠心病的临床症状多表现心绞痛,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2],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冠心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基于此,笔者采用不同介入治疗方法进行了冠心病手术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接受冠心病手术治疗的患者180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63.8±8.8岁,这180例患者中,其中90例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进行手术治疗,作为A组,90例患者采用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进行手术治疗,作为B组。A组患者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32例,平均年龄64.1±8.9岁,平均病程1.1±0.6年;B组患者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35例,平均年龄63.4±8.5岁,平均病程1.2±0.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临床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于手术前均接受相同的术前准备,手术取平卧位,术前使用2%利多卡因进行常规局部麻醉。A组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进行介入治疗,其具体治疗方法如下:穿刺点选于患者的股动脉,注入肝素和局麻药,将指引导管放置于患者造影阻塞冠脉口,放置PTCA导丝过病变部位,再将球囊放置,扩张球囊,冲洗患者的阻塞部位,再次造影对患者的血流情况进行检测,评价患者病变部位的残留狭窄及血流通畅性;B组患者采用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进行手术治疗,其具体治疗方法如下:穿刺前,对每一位患者进行桡动脉Allen S试验,术侧选择于患者手恢复供血时间较短侧,同时外展平伸30°,选取患者掌横纹近侧0.5-1.0cm桡动脉搏动最强处作为穿刺点,穿刺及导管操作过程中,动作须轻柔,经鞘管注入2-4mg维拉帕米及0-2mg硝酸甘油,以防止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血管痉挛,注入局麻药配伍肝素,防止形成血栓。在影像技术指引下进行常规PCI操作:首先将指引导管放置于患者造影阻塞的冠脉口,放置PTCA导丝过病变部位,将球囊放置,扩张球囊,冲洗患者的阻塞部位。再次造影对患者的血流情况进行检测,评价患者病变部位的残留狭窄及血流通畅性。手术结束后,立即将桡动脉鞘拔除,并使用厚无菌纱布覆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3],保持腕关节不动3-4h后解除加压包扎。

1.2.2 临床观察指标 分别以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作为临床观察指标。临床疗效评价,显效:患者经治疗后,10d内未出现心绞痛,心电图的T波倒置变浅50%以上,ST段心电图回升至0.15mV以上,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经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上,且心绞痛发作时的疼痛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疼痛时间大大缩短,心电图ST段较治疗前也有所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每次发作过程中疼痛程度无明显改善,甚至出现恶化。

1.2.3 统计学方法 统计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结果,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进行Ridit分析,不良反应的比较结果进行χ2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基本检测标准。

2 结 果

2.1 临床治疗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比较分别是:观察组90例,显效48例,有效37例,无效5例,有效率94.44%;对照组90例,显效47例,有效40例,无效3例,有效率96.67%。t=-0.002,P=0.999,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 不良反应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现,A组患者共出现不良反应5例,其中1例患者为室颤,1例患者为迷走神经反射,3例患者为穿刺血肿,B组患者总共出现不良反应7例,其中2例患者为室颤,3例患者为迷走神经反射,2例患者为穿刺血肿,χ2=1.557,P=0.669,P>0.05,无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冠脉造影是临床上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目前临床上对于高度怀疑性、药物难治性的冠心病,早期介入治疗法(PCI)为其首选治疗方法[4]。PCI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并进行冠脉支架置入治疗,从而在短期内将痉挛或闭塞的冠脉血流进行重建,恢复再通,使心肌得到有效的再灌注,进而缩小心肌梗死的范围,改善患者的预后[5],从而对冠心病的治疗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次临床研究发现,A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为96.67%,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从而说明介入治疗法对与冠心病的治疗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研究还发现,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而进一步证实了介入治疗法在冠心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总之,介入治疗法可有效的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复通率及临床疗效,且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安全可靠,对于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姚建东.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181.

[2] 李艳芳.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10):865-867.

[3] 陈林,严华,黄军章,等.冠心病介入治疗1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7):187-188.

[4] 邓金龙.冠心病介入治疗120例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3):869-871.

[5] Simek S,Lubanda JC,Aschermann M,et a1.How does delaying treatment affect the long-term prognosis for pafien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with primary coronary angioplasty[J].Kardiol Pol,2004,61:91-100.

猜你喜欢

介入治疗临床效果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气道肿瘤所致气管狭窄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