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起步作文

2013-04-29沈建芬

学生之友(小学版)上半月 2013年8期
关键词:沈老师原野习作

沈建芬

三年级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起步阶段。它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的延续,也为高年级成篇的作文做着准备,对学生往后的习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3—4年级)阶段目标中对小学中年级习作起步提出了明确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笔者依据学生年段的实际情况、教材特点,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和学生一起开始起步作文:

一、以活动为载体,习作内容变一变

学生只有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学习积极性才会被调动。如果光让孩子自己找寻身边的事来写他会无从下手,不知道写什么。所以,我会和孩子一起找寻学校生活中可写的内容或者是一起创造一些真实的活动来写。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会以实物、谜语、讲故事、图画、情境等不同形式来呈现习作内容。实践下来,发现孩子有内容可写,能写得真实。一节午读课上,我叫了两个男同学到讲台边,我在两个男同学耳边耳语了一番,两人相视一笑,摆开比赛架势。讲台下的同学不明就里,一副期待的样子。随着两同学掰手腕比赛的开始,同学们一起进入了比赛的氛围。比赛结束,同学们经历的场景新鲜可感,马上动笔记录也就“有米可炊了”。以下是吴丹妮同学写的《三秒定胜负》。

三秒定胜负

星期五午读课,沈老师还是一如往常地来到教室。我们习以为常地翻开书,准备上课。谁知沈老师并没有打算教课文,而是故作神秘地叫了两名同学走到讲台旁边。干什么咧?太让人期待了。

哦,原来是要扳手腕呀!我为难地看着余紫阳和杜天,实在是不知该“挺”哪一个:如果是看实力定,看个子就知道是杜天赢,但余紫阳也算是我的好朋友,还是“挺”余紫阳吧!

随着沈老师的“一声令下”,一场“激战”开始了。只见余紫阳开始还面带微笑,但不一会儿,就明显力量不足,脑门儿青筋暴突,手上也无力了,没过多久,杜天就成功地扳倒了余紫阳……

说实话,杜天真是厉害呀,我打心眼里佩服他。

二、以效仿为扶手,习作难度降一降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给予孩子模仿的例子,使他们由读到写,由不会写到会写,减缓成篇的习作难度,会增加孩子习作的自信心。三年级的孩子初学作文,一开始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尽管苦思冥想结果可能还是难以下笔。因此,我经常借助课内的课文教学,让孩子赏析课文的语言,体会课文段、篇的结构。这样,孩子自己在习作时就有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扶手,减缓了难度。

1.语言的模仿

以《北大荒的秋天》一课为例,课文中有许多的比喻句、拟人句,这给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练习平台。“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模仿练习:“池塘里热闹无比。一只只小鸭( );一条条小鱼( )。”在强调拟人等修辞手法为文章增色的同时让学生练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句群结构的模仿

《北大荒的秋天》一课中写道:“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这一段落总分结构很清晰,为学生有条理地写提供了很好的范式。所以在教学时我就有意渗透相关的训练,让学生有围绕一个内容写成一个段落的意识和能力。在学生明确了此段落先总写原野的热闹非凡,再具体写原野上哪些东西使得原野这么热闹之后,我进行了两个片段练习:第一个有提示,学生先说再动笔:下课铃一响,教室里可热闹了!( )。第二个让学生自己思考类似可以这样组织表达的。孩子在交流时说出了不少生活中可举的事例。如:孙梦芸同学这样写:活动课上好玩极了。有的同学玩蹦跳接力,一个接着一个向前,一蹦一跳,一高一低;有的同学玩“谁是木头人”——有人摆出孙悟空采桃子的姿势,有人装出大猩猩的模样,可有意思了。再如陈雨航同学写的:菜场里的蔬菜真多啊!有红红的番茄,有脆脆的黄瓜,有看上去傻傻的冬瓜……

三、以讲评为突破,习作评价换一换

学生习作完成后进入老师批阅阶段。以往我花在习作本上批改的时间比较多,用红笔在学生的习作上或圈圈或画画,很多学生写上来的习作被我精心修整地在我看来像一篇文章。然而,这样花了心血的批改方式未能引发孩子的关注。很多时候他们更多的是看一下自己的作文成绩是得了优秀还是良好,其他注明的修改意见几乎是忽略的,最多把老师批改出的错别字订正一下而已。可以说完成习作后没有修改的意识,没有完善自己写好的内容的意识。针对这样的现象,在学习和借鉴一些名师的做法后发现以讲评为突破口,欣赏为主,挖掘亮点,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只要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就予以表扬,这样不仅让孩子学习到了别人习作中的优点,而且可以触动学生向别人的亮点学习,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写的,是怎样来表达的,我可不可以写得更好一点等等。运用激励,肯定优点的方式让孩子习作的自信心增加了。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万事开头难。”开好学生写作之路的“头”虽然不容易,但心里多想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作文的途径,让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生动真切的好文章也是可以和可行的。

猜你喜欢

沈老师原野习作
巧用衬托刻画人物形象
——以写老师为例,让学生写人时有话可说
闪电的原野
闪电的原野
我的竹笛老师
春天的原野
了不起的老师
习作展示
看不清的原野
把杯子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