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汉语语音教学大纲应用的思考与分析
2013-04-29殷佩蓓
殷佩蓓
摘要:文章试图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对汉语语音教学大纲在教材编写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以期对汉语语音教材的合理编排及汉语语音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汉语语音;教学大纲;应用
汉语语音教学大纲在汉语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为教材的编写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汉语语音教学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而它的这种作用也只有在教材编排和教学实践中真正地体现并发挥出来。以下将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对汉语语音教学大纲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一、汉语语音教学大纲在教材编写中的应用
汉语语音教学大纲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它几乎包含了语音体系各方面内容,在将汉语语音教学大纲应用于教材编写时,首先要考虑语音体系中语音内容的取舍问题。从宏观角度来看,教材对语音教学内容的选取编排是有限的,由于受篇幅及课时数等影响,一本教材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语音内容,不同教材即使是同一系列的各阶段教材,由于指导思想、编排原则及侧重点等的不同,对语音教学内容的选择也会呈现差异性和倾向性。从微观角度来看,各语音项目的编排也是有选择性的。如韵母方面,单元音韵母 ê 使用得并不多,这一韵母是不能单用的,它只能和 i、ü 组合成复韵母,因此,教材在对韵母进行编排时,可以考虑是否需要将单元音韵母 ê 纳入其中。声调方面,汉语语音教学大纲包括了单字调和连调等多项内容,而教材在编排过程中不可能将其全部纳入,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特点或阶段性特点等有所选择。同样,在汉语拼音及语句韵律等方面亦如此。
在解决取舍问题的基础上,还需考虑语音项目的侧重点问题。汉语语音教学大纲对语音项目的安排是有所侧重的,它将重点掌握的语音项目及易混淆、相对立的语音项目对举列出,以示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因此,在编排过程中可考虑将这部分内容作为侧重点进行编排。如声母方面,主要侧重于送气和不送气声母,即擦音和塞擦音声母,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及舌面音等;韵母方面,主要侧重在唇形圆展上形成对立的韵母和前后鼻音韵母等;声调方面,主要侧重于单字调及连调中的上声相连等内容;音节和汉语拼音方面,主要是音节的一些基本拼写规则;语句韵律方面,主要侧重语流中语调训练等内容。
此外,还涉及到语音内容的详略问题。语音内容编写的详略是建立在侧重点问题基础之上的。对于那些作为重点、难点的语音内容及语音项目,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应对其特征进行详细说明和描述。但由于受编排理论和指导思想等的影响,不同教材对相同语音内容或同一语音项目的说明也不尽相同,甚至存在详略差异。对于这一问题,在教材编写时,可在考虑详略问题的同时,综合编排思想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二、汉语语音教学大纲在汉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汉语语音教学大纲对语音内容的编排具有顺序性,相应地在将语音教学大纲应用于语音教学实践时,也要注意语音教学的层递性。这种层递性不仅体现在各阶段教学上,同时还体现在教学的具体内容上。汉语语音教学大纲依次列出了声母、韵母、声调、音节、汉语拼音和语句韵律六部分内容,从语音发展规律及语言习得过程来看,这六部分内容是逐层深入的。声、韵、调、音节及汉语拼音是语音体系的基础内容,这些内容应在初级阶段教学中教授和学习,语句韵律是在掌握了语音基础之后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中、高级阶段语音教学重点训练的内容。此外,在,同时,汉语语音教学大纲对各具体语音项目的编排也具有顺序性,这也决定了具体教学内容的层递性如对于韵母部分,可按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的顺序进行教授;对于声调部分,可按单字调和连调的顺序进行教授;对于音节部分,可按音节内组合和音节间组合这一由内到外的顺序对音节项目进行教授。
汉语语音教学大纲在包含语音体系各方面内容的同时,也呈现出了语音内容的侧重点,因此在开展汉语语音教学时,可以依据汉语语音教学大纲确定语音教学的核心及重难点。如声母塞音和塞擦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和舌面音,以及舌根音等语音项目可以作为语音教学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塞音和塞擦音,由于这一语音项目涉及到声母送气和不送气音的问题,送气和不送气音可以说是语音学习的一大难点,因此塞音和塞擦音这一语音项目既可以作为语音教学的重点,又可以作为语音教学的难点。 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可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及课堂反馈等情况进行调整。
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教学的参考和依据,那么可以说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材和教学大纲,但教学又不同于教材和大纲,它具有灵活性和自调整性。因此,在将汉语语音教学大纲应用于教学实践时,要注意灵活性,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同时又不能拘泥于大纲,而应根据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整。如学习单韵母i时,可以同时学习声母z、c、s和zh、ch、sh、r,因为汉语拼音字母i代表i[i]、-i[前]、-i[后]三个不同的元音,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易区分,z、c、s后的元音是 -i[前],zh、ch、sh、r后的元音是 -i[后],并且声母z、c、s和zh、ch、sh、r在发音部位上形成对立,容易混淆,前者是舌尖前音,后者是舌尖后音,将单韵母i与声母z、c、s和zh、ch、sh、r一起学习,既可以区分汉语拼音字母i代表的i[i]、-i[前]、-i[后]三个元音,又可以区分声母z、c、s和zh、ch、sh、r,同时还可以辨别单韵母i与声母z、c、s和zh、ch、sh、r的组合,这对提高汉语语音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上册)[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
[2]毛世桢,叶军.对外汉语教学语音测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8.
[3]张和生主编,白荃等编.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要素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1.
[4]王建勤.对外汉语教材现代化刍议[J].语言文字应用,2000,(2).
[5]叶军.《对外汉语教学语音大纲》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2003,(4).
[6]孙月.对外汉语语音教学难点[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