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次”提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使用
2013-04-29马春娟
马春娟
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科学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答问氛围,有利于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刺激学生的课堂参与,也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及时获得教与学的反馈信息。在日常教学中,我采用“三层次”提问法设计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基础性提问
教师在课前与学生进行的日常口语会话以及新课讲解时利用单元目标语言进行的基本对话都属于这一类。如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Where did you go last weekend?等。教师通过这样的提问一方面完成课堂热身运动成功导入新课;另一方面,在课堂上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用目标语言对话为学生提供了实践语言、熟练语言的机会,进而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基础性提问因为目标语言明确,涉及知识比较简单,因此它适用于所有学生。教师在新课学习中可以提问基础较好的学生通过学生之间的信息差交流引入并讲解新课,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基础一般的学生学会新知并树立自信。日常教学中,基础性提问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正因为如此,我们保证了基础知识的学习顺利进行,也保证了班级绝大多数同学能较好地跟上英语课堂教学的节奏。
二、追加式提问
这也是一种思考式提问。教师在与学生完成基本语言交流之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激发学生调动语言积累进行自我表达。如在学习新目标(Go for it!)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这一单元时,我设置了如下对话:
A: 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 I like dogs.
A: Why do you like them?
B: Because they are very cute.
A: Do you have a dog?
B: Yes.
A: Can you describe your dog to us?
B: Yes. It …
该对话的前半部分源于教材的基本句型,通过初步学习,学生可以很容易完成这种基础性提问。但语言的学习,贵在学以致用。我们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可以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对话的后半部分,话题转入学生的实际生活,这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做事情。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要求,既要求有一定的思考力形成完整的构思,又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语言功底进而形成比较准确流畅的表达。追加式提问的使用,一方面满足了较高层次学生课堂学习的需要,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另一方面,追加式教学致力于激发学生的英语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英语水平。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经常设置这种追加式的提问,那么学生的英语思维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必然会得到极大提高。
三、系统性提问
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英语学习大多是在提问和对话中完成学习的。这不仅仅局限于词汇、句型和对话的讲解,英语篇章阅读教学同样离不开教师精彩的问题设计。教师通过系统的问题设计巧妙的将整个阅读教学过程连接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不知不觉完成对课文的学习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美好境界。在讲授新目标(Go for it!)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这一单元的阅读部分Crossing the River to School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完成整堂课的教学设计:
Question 1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同学们通过谈论自己的实际生活完成热身运动。
Question 2 Is it easy for all the students in China to get to school?在得出同学们上学容易方便的结论后,话题一转,引入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根据生活经历谈论出许多种学生上学方式,由此自然导入新课标题。
Question 3 Why do the students in the village have to cross the river to school ?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组织语言进行回答。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到原文中寻找答案,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句子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
Question 4 What do the students think of the school ?在学生上学交通不方便的情况下,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学校?这个问题的引入是非常自然的。无论是学生个性思考后的独立组织语言,还是摘取原文的句子,都可以达成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
Question 5 Whats the villagers dream? 面对困境,人们自然会有梦想。这一问题的提出,不仅希望学生着眼教材找出答案,更希望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真正走入文章,表达自己真实的所思所想。
Question 6 Do you think their dream can come true? Why or why not?最后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是对原文的补充,更是学生情感升华和语言实践的大好机会。
本堂课,通过以上六个问题的设置保证了所有教学活动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引下一步一步展开学习,在对话中完成对语言的学习,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达成预设教学目标。
系统性提问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教师必须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充分备课。首先,教师的提问必须具有连贯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和回答,学生可以基本掌握文章内容。其次,问题的设置还要具有层次性。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保证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同时也保证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与落实。再次,要将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相结合。阅读教学并不是让学生认识了每一个词、句,能够读懂课文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它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类型、文章的结构、作者写文章的目的和意图、文章各段落的主要意思等,同时我们还要培养一些技能,包括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推测和判断的能力、猜测生词的能力、阅读赏析的能力等。因此教师必须设置一定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系统性提问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学生既要到原文中准确寻找局部信息,又要兼顾文章整体保持回答问题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准确。既要细致把握文章的实际内容,又要透过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既要实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又要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促成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层次课堂提问在不同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有所侧重,但他们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基础性提问中,如果学生对话题熟悉,又对目标语言掌握较好,那么教师很容易就可以进行追加式提问。如果某一堂课是紧密围绕一个话题展开的,教师当然可以通过设置系统性提问逐步展开,逐层深入。而在系统性提问过程中,对于一个个大问题的理解则依赖于一系列的基础性提问和追加式提问得以实现。实践证明,只有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采用合适的提问方式,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问题的层次性,还应考虑到课堂提问的艺术和技巧。教师应该遵循科学性、启发性、创造性、有效性等原则,在不同情形下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提不同类型的问题并将不同层次的问题提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避免无效或低效提问。
总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需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精心提出符合学生个性特点、吸引大部分学生参与、激发学生思维并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问题,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热烈有序,学生能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