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的“补法”
2013-04-29徐立群
徐立群
用中医方法进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十分常见,那怎样补才合理呢?
补法治虚证 中医认为,在人体内部存在着气、血、阴、阳等基本物质。这些物质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供应充足则人体脏腑功能就旺盛。如果脏腑自身功能强盛,可以相互协调工作,就能保障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顺利进行。
倘若由于起居劳累、纵欲过度、久病耗损、失血等原因,造成了上述的基本物质过度损耗,脏腑功能就会衰退,导致虚证的发生。
补前需辨证 由于气、血、阴、阳等物质对人体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所以根据人体所亏耗的物质不同,也存在着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分类。不同的物质分别储藏在不同的脏腑之中,所以不同的物质亏损也会造成相应脏器的功能衰退。
例如气主要储藏在脾,如果气亏损就会导致脾的功能低下,出现饮食不化、大便稀溏等症状;元阴和元阳主要储藏在肾。如果亏损就会导致肾的功能低下,出现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不孕不育、发育不良等症状。
因此,针对这种由于基本物质亏损造成的脏腑功能衰退,要先根据症状来判断是哪一类物质的亏损,再相应补足。
虚则补其母 在补法中,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虚则补其母”。当某一脏腑出现亏虚时,并不直接补益该脏腑,而是通过补益其“母脏”的方法来使其功能得到恢复。
什么是母脏呢?按照五行学说,五脏中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再根据五行相生的关系,脏腑之间有肝生心(木生火)、心生脾(火生土)、脾生肺(土生金)、肺生肾(金生水)、肾生肝(水生木)这样的相互关系,中医把这种相生关系又称为“母子”关系。
由此可见,中医在治病时并不局限于具体的发病部位,而是着眼于整个人体。用补法时,不仅注重亏损的是何种物质,还要看影响的是什么脏腑,由此全面、正确地认识疾病,从而给予相应治疗。
(摘自《南国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