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悟”:写出美丽的字

2013-04-29姜美蓉

学生之友(小学版)上半月 2013年8期
关键词:范字间架运笔

姜美蓉

低年级的写字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大多数刚刚入学的孩子而言,写字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那么,如何以最肯定、最优美的线条,在这片空白之上勾勒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呢?下面,笔者想就自己的切身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观察方法“导”中求——得之于心,应之于笔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影响学生写字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是观察力。学生对于汉字的笔画顺序、间架结构,都需要专注地观察和自我建构。俗话说“得心应手”,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先要得之于心才能用之于手。对低段的孩子来说,笔者认为可以从细微处,从形象处着手,激发学生观察的欲望,从而在悄无声息中将观察方法引导、渗透到学生心底。

1.活化字形顺势导

叶圣陶先生曾说:“一要写得正确;二要写得清楚;还要讲究格式、讲究美观。”引导学生书写正确,小学语文教师责无旁贷。但是,低年级学生没有仔细观察的习惯,导致容易写错字。如,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很容易把“拔”的右边写成“发”。再次教学时我就在班上提出了这个问题,让学生发挥想象记一记:“拔”右边为什么不能多出一竖?有学生说,这一竖就像是拔草一样拔掉了,要去掉的,学生便记住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形象直观的,所以可从字形的直观形象入手引导学生发挥应有的想象力。

通过活泼有趣的想象,便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同时还要注意比较和区别,使他们对所写之字的笔画姿态、结构特点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这样活化字形,让学生对字的结构心领神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汉字蕴涵的美育、德育。

2.抓住主次循序渐进写好字,每个笔画都很重要

只有掌握好了笔画部件的位置、大小、宽窄、收缩、穿插等才能写好字。但每个字面面俱到地指导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收效不大。在写字教学指导中,教师要抓住字的主笔或主部件,提纲挈领,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横向比较,掌握字的特点。长此以往,能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如,教学书写“胜”、“明”、“肯”三个字时,笔者这样引导学生:“你发现这三个字上有哪部分相同?”学生会说三个字都有“月”。笔者又顺势引导:“三个月都一样吗?比比谁是火眼金睛?”通过引导、观察,学生会发现三个“月”的变化以及各自的书写特点。

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观察的着眼点,使他们在观察时能有的放矢,触类旁通,习字时心中有数。久而久之,学生在下笔之前就能养成观察、比较的习惯,这为提高写字质量迈开了重要的一步。当然,写字是一个动态过程,其间的每一环节,每一步骤都需要学生静观默察字的每一笔是否到位,细细体味字的每一笔的意蕴。观察越仔细,范字在脑中的印象就越深,“眼”中字就会变成“心”中字。随着眼力的提高,观察习惯的养成,学生写出的字就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规范、端正,既而美观。

二、写字手感“悟”中得——妙趣横生,游刃有余

字写得好不好,关键看运笔结束之后,汉字形体是否具有美感。学生能读,感其音美;学生能悟,感其意美;学生能写,感其形美。形美成于运笔,引导学生掌握汉字书写的运笔之法,是写就一手好字之基础。语文学习有语感,写字也有手感。写字的手感表现在学生手的控笔能力,对字形美的领悟感受能力。

1.了然于心悟真谛

写字时应让学生用“心”去“悟”,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发现和体会,感受汉字的间架结构、造型之美,在关键时候教师适当点拨,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学生心中“悟”到一定水准,掌握了书写规律,就能辨别鉴赏。这时候出示“猴”字,心中自然会“悟”到左窄右宽的字要注意右边的舒展,左边的谦让。同时,也会细致地认识到右边不能与“侯”混淆。心有所“悟”,笔触所致当然水到渠成。

2.化简为复助领会

教师可以通过“临描结合”,指导学生先学会六种基本笔画及其在不同位置上的变化形状,注意笔画的长短、轻重、粗细、斜正、曲直,起笔和收笔的方圆、藏露,运笔的快慢,夯实学生的“笔画”功。比如,“撇”的书写看起来简单,但学生却不容易写到位,是笔画中的一个书写难点,指导时可使用课件演示图演示运笔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笔画形状,并边范写边讲解:起笔轻轻顿一顿,向左下行笔,渐行渐轻,最后将笔轻轻提起来,像小柳叶那样尖尖的!教师边演示边讲述,可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观察老师正确的运笔之后,再进行临摹,能使得学生手随心动,取得成效。

3.比较辨析多揣摩

低年级学生习字,由于年龄、见识所限,不会对照、辨别自己所习之字与范字存在的异同。此时,就更需要教师的悉心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写后观察自己或他人的字,将所习之字与范字对照、辨别、反复揣摩,能帮助学生发现运笔上、结构上的问题。

教师再作适当点评、激励,易于学生“悟”到书写要旨。根据自己所“悟”及时修改,提高写字规范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如,“影”字的写字教学中,学生练习时容易把右边三撇越写越歪。为了引导学生“悟”到写字除了笔画,还应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我将他们这些字在黑板上“公开亮相”。在自我比较以及与他人的比较中,学生会更快“悟”到“病因”,教师顺势指出“治病良方”,三撇的起笔基本在一条竖线上,起笔位置不变,只是长短有一点变化,这样学生看得很清楚,易于接受。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孩子们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比较之后的书写,效果令人满意。

学生在学习写字的过程中学会了发现问题,探索书写规律,产生迁移,并尝试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不断提高辨别能力和审美能力,书写能力也随之逐步提高。

猜你喜欢

范字间架运笔
在落雪时晨读
在落雪时晨读
The New Result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alligraphy: A Review of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写意青蛙
字钉运笔
学习书法如何运笔
字如其人,笔正心正
金牌字帖
临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