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2013-04-29郑云铝

学生之友(小学版)上半月 2013年8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古诗课文

郑云铝

在现如今的教学中,往往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这样的教学常常会出现许多弊端,如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不为学生创设活动时空条件等。这些显然与《课标》所提倡理念、精神相违背。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呢?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因为多媒体课件色彩亮丽,它把活动的形象,逼真的音响和变化的情景,多方面地展示给学生,同时用快捷而迅速的方式增加课堂信息的传输量,加大教学密度,学生在享受视觉的冲击和听觉的愉悦的同时,他们的各种感官也受到了美的刺激,这有助于他们智慧的活跃,有助于提高学生积极关注力,激发思维,调动其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励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利用多媒体能立体化地构建课堂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对文本的学习,如在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设计了一个江河、杨柳、海鸥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上用Flash制作了几个可以自由活动的船,让它们漂浮在河面上,与此同时,舒缓的音乐相伴始终,动情的导入语相应而出,此情此景,课之示详,浓浓的情已铺垫而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投身到对诗文深入的品味与思考中,课堂中始终洋溢着美丽、深情的主调,学生对李白当时的心境理解得那样深刻,主题抓得如此准确。这比教师生搬硬套地讲解课文要省力、形象得多,学生不仅能将这种情感形象化,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眼到心到,感知深切的效果。

二、幽默风趣,让课堂气氛轻松愉悦

幽默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剂良方,一个富有魅力深受学生喜爱的语文老师,总是可以恰当地运用风趣的比喻、富有哲理的笑话、诙谐的语言、脍炙人口的诗词等,能让学生哄堂大笑,消除疲劳和紧张感,愉悦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习情趣。如有一次,我在教学古诗《春晓》,这是一首古今传诵、妇孺皆知的抒情小诗。许多学生在幼儿园时已经懂得背诵这首古诗,这首诗对有的同学不是很有吸引力。时值春季,有个别同学倦意浓浓,沉沉欲睡。这时,我就来了幽默:“同学们,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有的同学精神容易疲劳,上课精神不集中,老师现在就把《春晓》这首古诗改一改,好不好?”“好!”学生顿时来了兴趣,异口同声地回答,他们都瞪着大大的眼睛,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改的古诗《春晓》。于是,我就抑扬顿挫地念道:“春眠不觉晓,还是睡觉好。现在打瞌睡,长大会懊恼。”学生听了之后哄堂大笑,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想打瞌睡的同学不好意思地笑了,瞌睡虫一下子逃得无影无踪了。教师的轻松幽默,顿时驱散了大家的朦胧睡意,也营造了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可见,幽默风趣诙谐的语言,能使枯燥的语文教学盎然生机,学生也能在领略语言美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激起学习的兴趣。

三、鼓励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老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在课堂上,老师要设置活动情境,并鼓励学生参与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在活动中表现自我,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我在教学《雨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便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我认为学生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还比较抽象,于是又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体会。在动作表演中,我发现一些学生表演动作不到位,动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丰富,又通过评议来引导学生重新体会。一节课,学生始终在自然顺畅的导引之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契入口,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顺利的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

四、人文关怀,倡导学习方式多样化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有的习惯听觉学习,有的习惯视觉学习,有的喜欢独立学习,有的喜欢小组讨论学习,有的喜欢模仿文中人物语调神态,甚至摇头晃脑式的学习,边转笔边学习等等。我们身为学生的引导者,只要是适合学生的,对学生有利的学习方法,我们就必须加以支持,要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感受,并且在学习课文时,我们不能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身上,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应当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表对课文的见解,任他们的思绪自由飞翔。如在《玩出了名堂》教学中,老师问学生:“列文虎克一生中共制作了247台显微镜,其中最为精致的一台能把物体放大300倍。在列文虎克的基础上,后来人们还发明了许多先进的显微镜,请看(幻灯展示显微镜),此时此刻,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什么吗?是啊!列文虎克在玩中不断地为人类贡献着,借助他自己发明的显微镜,他还发现了什么?”学生就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而站在列文虎克的角度中道出“发现”,老师并没有在此问题上限制学生的思维或者把自己的思维强加于学生身上。

总而言之,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创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活”起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轻松的学习心境,教学效果自然随之增加。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古诗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拟古诗”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背课文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