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教育摭拾
2013-04-29胡国杰
胡国杰
中国教育史说,安徽素称教育发达的省份,乃人文荟萃之地。汉以前,安徽的教育落后于中原地区,但六朝时,中国政治经济重心第一次南移,为安徽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公元12世纪,宋室南迁,中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再次南移以后,安徽教育逐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与制度。明清两代,繁荣的江南经济使徽商徽文化冠盖全国。及至近代,西学东渐,安徽得风气之先,成为新式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并日趋发达。新中国成立后,安徽教育更是迅速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在坚实的政治经济基础下,历史上的安徽,学派林立,教学思想源远流长。
一
“徽派教育”发端于徽州、皖江和涡淮三大文化圈。徽州是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宋元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除府学、县学之外,这里书院林立,讲会盛行,塾学、义学遍布城乡各地,形成了“十家之村,不废诵读”和“户诵家弦”的繁荣景象。如古代主要教育场所书院,据有人统计,自宋至清,徽州六县共建书院、精舍、书屋、书堂等共260多所,康熙时,则达562所。私塾更是林立。“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师。”“十户之村,无废诵读”,就是当时徽州文化昌盛的写照。
第一,与徽州崇儒重教的文化传统有关。从汉代起直至元代,外地名族从各地特别是北方各省不断迁入徽州定居。这些迁徽的大族,不是出于显宦门第,就是出于儒学世家,他们继承了崇儒尚教的优良传统,特别重视文化教育,走读书仕进、科甲起家之路。由于世家大族的影响,随之也带来了徽州整个地区文化教育的繁荣兴盛。南宋以后,随着程朱理学被奉为官方哲学,朱熹的思想在徽州的影响不断加深,这种崇儒重教的传统也在不断加强。
第二,徽商为徽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厚实的经济基础。经济是教育尤其是形式化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贾而好儒”的徽商,对家乡子弟的教育和培养可谓情有独钟,他们凭借其财力的优势,多方位、多层次地资助和发展教育事业。张海鹏先生说:“在徽州,是教育造就了一支‘儒商,而这支‘儒商在‘家业隆起之后,又以他们的巨额利润反过来资助教育、发展教育……可以说,没有徽商便没有发达的徽州教育,更没有那斑斓璀璨的徽州文化。”
第三,宗族为徽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徽州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宗族制度最为强固的地区之一。这些具有深厚传统文化渊源的徽州宗族深知,宗族要发展壮大、强盛不衰,光靠经济的力量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确立宗族在政治上和学术上的地位。而要确立这种地位,保持科名不绝,只有通过发展儒学教育才能实现。所以,徽州的强宗巨族都有强烈的教育追求,许多宗族都创设教育机构。徽州的各级各类传统教育机构,大多是由宗族主持创办、组织管理的。
第四,一大批名儒硕士热衷于教育事业,从而为徽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质量上的保证。徽州有一大批名儒硕士,如宋元时期的程大昌、胡炳文、陈定宇、倪士毅,明清时期的汪佑、吴曰慎、戴震、凌廷堪等等,他们除著书立说外,不是讲学书院,就是潜心训蒙事业,许多人甚至在书院或教育的岗位上“终其一生”。这批名儒硕士,还在教材和讲义的编写、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积累起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从而保证了徽州教育的较高质量。
徽派教育的另一思想文化基础是诞生于皖北(涡阳、淮河流域)的老庄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道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心理以及国民性格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皖北为我国古代南北两大文化带交叉边缘地带,在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底蕴丰厚、特质卓异的区域文化圈,成为中国古代南北文化交叉融合的代表性区域之一,皖北文化极具淮河水韵特质、与徽州文化的山地特征南北对应与交融,“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相得益彰,在此思想基础上孕育的徽派教育源远流长。
二
谈“徽派教育”必先提具有悠久历史又具徽派特点的安徽名校。在安徽创办最早又最有徽派特色的当属宋朝创立的歙县紫阳书院,朱熹讲学的紫阳书院为安徽当时最大书院,在南宋时更是名列全国四大书院之一,在历史上享有“东南邹鲁”之美称。
在全国享誉盛名的徽派名校合肥一中是由李鸿章之子李经方1902年创办,是合肥地区最早、历史最久远的一所新式学校。学校百年来风雨沧桑、几经更名、几易校址,到新中国成立后方定名为安徽省合肥一中。1955年定为省重点中学,1995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成员。
学校以“全面施教、广育英才”为办学宗旨,以“怀天下抱负、做未来主人”为校训。多年来,合肥一中为国家、社会培养学子万千,有中科院院士7人,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联想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杨元庆等一批杰出的校友。
另一所徽派名校桐城中学的创始人是桐城派后期大师级人物吴汝纶(1840~1903),吴汝纶受清廷之命考察日本教育回国之后,先在北京协助创办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任总教习,后于1902年又在家乡创办了桐城中学。吴汝纶认为只有教育强国,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他亲手为桐城中学题写“勉成国器”的校匾,以及楹联“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勉励学生们努力学习,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桐城中学新中国前后在全国名气都很大,出了大量人才,黄镇、朱光潜等都曾在此读过书。
桐城是“桐城派”发祥地,桐城崇文重教,民间有“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俗语。是说家里再穷,也要想尽办法让子女读书。家里再富,也要勤俭。桐城人十分看重读书,清代就有近300名进士,出身贫寒的官员也大有人在。清乾隆年间,刘统勋弹劾张廷玉的奏章上就有“(桐城)张、姚二姓,几占(大清)半部缙绅录”的话。改革开放之前的贫穷年代,仍有不少人家节衣缩食供孩子上大学。
绩溪人胡适1915年在家乡创办了萃升高等小学。胡适一生以教书育人为职业,主张以“教育为立国之本”,尤其对家乡教育事业倾注了极大的热忱。胡适在家乡绩溪1915年先是创办了萃升高等小学,后又邀集旅外同乡成立了毓英小学校董会,创办毓英小学,亲自兼任该校校长,学校事务委托族叔胡近仁主持。
安徽历史上创办学校最多的人是程滨遗(1876~1953,怀宁人)先生。据不完全统计,程滨遗先生独资或参股,创办学校达20余所。《怀宁县志》上称程滨遗是“今安庆地区留学外国第一人”。他1899年赴日本留学,比陈独秀早两年。清末至民国,安徽教育特别落后,1922年全国教育普查,安徽小学、中学、大学总人数74321人,排名全国倒数第四,除了新疆、绥远、贵州(另有几个省统计不全),就是安徽。而安徽周边省如浙江、江苏、山东、湖北、河南都是几十万人,江西也有十几万人。从桐城学者姚永朴向学部(清末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上书的文字中得知:“人民识字者可得二十分之一。”程滨遗1902年从日本明治大学毕业回国后,看到安徽教育落后之现状,忧心忡忡,立即投身教育事业。程滨遗先在南陵开办了一所育青小学,接着创建炳灵、同安、文斗等校;又在宣城创办求实小学、端安小学。针对师资缺乏而制约教育发展这一严峻问题,程滨遗在南陵开设了师范讲习所,专门培养教师。
1911年程滨遗在安庆张公祠创办私立法政学堂。1912年春,程滨遗单独筹款创办私立江淮大学。这是安徽近代第一所有院系建制的分科大学。首届就招收1000余名学生。程滨遗1927年任安徽省立第一高级中学校长,1935年,他再度当任怀宁中学校长,着手筹建新校,将新校址选定于县学宫(今安庆四中)。1936年,怀中新校舍竣工后,又建成一座图书馆,程滨遗率先捐赠二十四史一部。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立的“平民教育会”先后创办了三十多所学校,直接创办的学校是一所专为安徽老乡办的名叫“安徽公学”。1923年陶先生在南京开展平民教育运动时,和安徽同乡会一起创办了私立南京安徽公学,陶行知被公推为校长。专门招收安徽失学学生,选聘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金陵大学毕业皖籍高材生为教师,试行“三·三”新学制。这是安徽的一所旅宁学校,后并入名气更大也是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在安徽公学的开学典礼上公布办学方针的四个原则:一是勤俭节约,用钱必当。二是共学共进,民主建校。三是后生可畏,师道可进。四是共造校风,共守校规。这四项办学原则今天仍可推崇为徽派学校的办学经典。
毛泽东在全国视察的唯一一所中学是安庆市一中。安庆一中于1912年创办,1914年与务实中学合为安徽省立第一中学,首任校长葛温仲是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的女婿,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姑父,也是陈独秀青年时代的好友和亲戚。“五四”运动以来安徽省的一系列爱国学生运动,如震惊全国的“六二”学潮、反曹锟贿选,均发轫于此。学校名流荟萃,知名教育家王星拱(后任武汉大学校长等职)、杨亮功(后任台湾大学校长等职)、程演生(后任安徽大学校长等职)、李光炯(曾创办安徽旅湘公学)、孙闻园、程勉等先后任校长,李则纲、孙养臞、徐天闵、邓达澄、沈兰渠、杨明高等名师曾执教于此。陶行知、胡适、高语罕等曾为师生讲学。在遍及海内外的校友中,一大批成为各界名流。
全国名校芜湖一中前身系创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中江书院(1765年)。1903年,中西文明交汇,中江书院改制更名为皖江中学堂,开始进入办新学的历史过程,最后演变为芜湖市第一中学。在两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中,许多知名教育家、思想家、革命家、学者,无不在芜湖一中的历史上乃至中国的近现代史上留下光辉业绩,如1905年学堂的监督(校长)严复,曾在学堂执教的陈独秀;著名教育家、省立五中校长刘希平,革命家恽代英、沈泽民,文学家蒋光慈,北大著名教授、红学家吴组缃等。
著名的农村高中安徽浮山中学于1924年由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房秩五先生创办。学校坐落在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枞阳县浮山,校前白荡湖,湖水澄碧;校后浮山,山奇洞幽。著名的将军、外交家、书画家黄镇同志曾在这里担任美术教员。浮山中学虽地处农村但从这里走出去的将军、专家学者、院士遍及海内外。特别是恢复高考制度30多年来,共向高校输送了2万多学子,探索了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农村办学之路。
现代小学中较具“徽派教育”特点的小学较多,如合肥南门小学、安庆高琦小学、芜湖育红小学、铜陵市人民小学等。
三
教学流派一般都是围绕领军人物形成的,和谐人脉的核心也是这些领军人物。我们十分崇敬地看到,许多功勋卓著的安徽名师,他们有的年过七十,还活跃在讲台上,有的还在做班主任,有的还在思考下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有的还在手把手地带徒传后。正是他们无私奉献的人格光辉,照亮了追随者前行的路。他们最让人感动的是对自己创立的教学法、教学艺术、教学风格正在继续探索,他们的努力,一方面是在继续丰富“徽派教学”,另一方面他们在催发“新生代”、“新新生代”。
如徽派名师代表人物蔡澄清,退休前长期担任芜湖市一中副校长,是安徽省劳动模范、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和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创立了“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构建了“语文能力训练发展三部曲”理论,学术专著和教学参考用书颇丰,其高徒陈军、肖家云、邓彤、孔立新、汤国来等先后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徽派名师。
安徽教育,虽可圈可点,但也有值得深思之处,相比较上海的海派教育,江苏的苏派教学,我们在宣传名校名校长,打造名师方面还明显没有人家放得开,如江苏、北京、上海经常举办“xx办学思想研讨会”、“xx教学方法交流会”,专门总结名校长、名师的管理经验、教学经验,并提炼升华,给予命名,如江苏李吉林的“情境教育”、闸北八中刘京海的“成功教育”、上海倪谷音的“愉快教育”、江苏邱学华的“尝试教育法”、北京“吴正宪教育思想研讨会”。他们对一个个教育专家、教育名师宣传起来不遗余力,近几年活跃在全国教坛的江苏籍名师名校长如洪宗礼、张宗华、高万祥、柳袁照、唐江澎、孙双金、薛法根、徐斌等人,都是通过自身努力和宣传打造成全国知名教师的。安徽有些人在宣传活着的人时怕他将来出事,在宣传身边认识的人时又总能找到或熟知他们的缺点,显得小家子气。我们要形成“徽派教育”特征,就必须解放思想,规划宣传名校、树立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情怀的名校长,大力培养、评选和宣传一大批名师、功勋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要有计划地总结和宣传名校名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经验,敢于和舍得让名师名校长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