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2013-04-29
《校长》:面对高考命题,您感受到相关学科的变化了吗?请用几个关键词来描述这个变化。
刘艳岩:近年来的命题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常以时代热点作为命题情境的创设,问题解决中注意对问题的纵深展现,体现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邓文斌:内蒙古自2012年首次参加全国新课标高考卷,已是第二年了。通过这几年的高考试题(新课标卷)分析和学生答题情况统计,不难发现对学生的能力考察变得更“活”,源于考点而高于“考点”,知识更生活化和具体化。
邱磊:以地理为例,至少的变化有:生活化 、综合化、扁平化、去形态化。
《校长》:您认为影响高考命题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刘艳岩:各种不同社会热点的变化,地理学科不同发展方向与当前高中地理知识的结合,原有命题的形式难度等。
《校长》:您采用什么方法来应对本学科高考命题变化?效果如何?常规采用的大量考前重复练习、模拟考等方式效果如何?您的实践中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刘艳岩:在平时教学中首先强化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理解掌握,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再者是注重学生的审题训练,学会怎样快速在题目中抓住命题者的思想,提炼关键信息,打开思维链。
考前训练确实有效果,在实践中要注意:一是训练题目的科学选择,在组卷时要参照高考题和训练过的题目,尽量难度适中题型有一定创新,杜绝偏题怪题;二是要做好对训练题目的反思讲评,这个步骤更重要。
邱磊:面对高考变化,我常常从网络中收集最新的时事、热事,并改编成与学科相关的高考模拟题;也喜欢探究身边的地理,依托校本教材,组织本土化的地理学习,从生活中的点滴活学地理。应该说,这么做还是有效果,使知识真正从课本中走下来,让能力真正赋予它应有的意义。
《校长》:您对本学科的高考命题有什么建议?
刘艳岩:继续坚持新材料(文字、图表数据等)的选择,某些主干知识的考察题型可以适当地改变,可以适当体现地域性与地理学科知识的结合。
邓文斌 : 就地理学科而言,希望命题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也希望多参照下一线教学中使用的多套版本教材。
邱磊:将实用与非实用相结合,真正将“探究”落实下来,打破所谓的“标准答案”。
《校长》:面对高考变化,本学科教师当如何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知识结构?您有什么经验?
刘艳岩:从高考来说题目必然有创新性,这创新往往集中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思想上,所以平时教学中尽量看一些本学科的专业期刊,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再者是把握好考纲和考试说明,依此来修订教学的知识结构。
邱磊:教学方法上,从单边式过渡到双边式,从灌输式走向对话式、启发式,是当下必须要做的。但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本身都不可能完美。比如,大家都对单边式、灌输式嗤之以鼻,而对“探究”、“合作”、“对话”等字眼趋之若鹜,以为这就是先进教学方式的代表。我倒不这么看,他们其实各有利弊。比如,学生对一项知识毫无所知,试问怎么对话?只是过去灌输得太多、太甚,才重提对话式。
《校长》:您押过题吗?您押题的依据是什么?准确率如何?学生信不信?媒体报道“押中题却倒霉”的现象,您怎么看的?
邱磊:很少,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成功的高风险投资属于一种“黑天鹅事件”。
对于“押中题却倒霉”的现象,我校的老师常有类似的感叹。实际上,当学生见到眼熟题时,往往更容易犯错,比如题目的细微变动、个人对以往错误的路径依赖等,都在自鸣得意之下很难被察觉,结果反而不如做新题。
《校长》:今天我们的高考命题常常越过教材范畴,导致不少教材与高考脱节,出现“超纲、怪题”现象,您怎么看?教学实践中如何补充教材不足?
邓文斌 :我不认为这是超纲、怪题。关键是我们从哪个角度去分析这些题。就地理的高考试题来讲,有些试题看似超越平时教材范畴,细细分析,却都能从已知的条件中找到答题思路。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如果注意这方面的训练和培养便不会出现此现象。
邱磊:这个现象,也是被考生给“逼”出来的。试想高考这几十年走过来,学生的水平、数量,或在提升,或在高位,而在教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高考又必须发挥出选拔人才的功能,所以只有两条出路:一提升难度、二扩大考试范围。并且,高考年年都必须以新题呈现,长久累积下来,也给命题者以沉重的压力。从这个角度说,所谓的“超纲、怪题”,就有了一定的生存土壤。
《校长》:对您的学科,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对高考有影响吗?影响在哪些方面?
刘艳岩:有一定影响,高一阶段新授课,课时量少但内容和难度较大,再加上刚入高中一些同学的调整等,部分学生感觉困难,高三复习时需加强必修一教学。
邱磊: 必然有。一是时间,当下课程安排是紧密围绕高考科目进行的,任何一点时间的重新分配,都会影响学科的利益。二是精力,学生应付高考科目尚且“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三是态度,素质教育的“美好明天”和应试教育的困苦挣扎,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学习所存在的唯一意义在于将来的逃离和反叛。
《校长》:您认为高中日常教学中是否应该有一些与考试无关的内容?比例多少合适?
刘艳岩:应该,不让学生成为“高分低能”,必须要相关的软能力的培养,适当参照一些类似选修的社会、科学类等教学。地理学科可有“宇宙中的物质”、“环境中的风险与灾难”等,但是受时间的限制,大约只能在周末进行。
邱磊 :应该,这是“无用之用”的问题。关于比例,如能实行,非毕业班两天一课,毕业班三天一课;或者换算成非毕业班一天大致25分钟,毕业班一天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