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小班化数学分层教学探索
2013-04-29刘靖黄志福
刘靖 黄志福
摘要: 本文根据一些学校的“小班化教学”现状,并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问题,提出了“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各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使得教学质量大幅提高。
关键词: 农村小学 小班化教学 数学分层教学
引言
任何一个学生都是在发展与变化的,对学生的分层,我们始终持一种动态的观点。长期以来,由于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检测等都很少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多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得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致使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再加上一些学校存在“小班化教学”现象,如何能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一、根据学生情况划分层次
要实施分层教学,首先教师必须通过查阅学生档案、测验、平时观察、家访等各种途径,充分认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综合考虑每位学生原有的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掌握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各层次学生人数的比例一般以1:2:1为好,也就是把全班学生中的1/4学习、思想较好的编为A组,1/2一般(中等)的学生编为B组,目前1/4较差的学生编为C组,重新编排座位(座位编排如图:BB‖CA‖CA‖BB)。考虑到C组学生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差,编排座位时首先让C组同学坐在中间,与A组同桌,这样有利于A组生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带动C组学生,使C组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启发和帮助。在各层成员名单上,采取詹振权老师主张的“模糊学”的方法,不指名道姓地点出哪些学生是后进生,哪些学生是优等生,避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影响师生感情。
二、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来优化教学环节
1.备课。教师应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在把握教学共同目标的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学有学余力的A组学生要求他们“跳一跳,摘果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恰当安排教学时间,巧妙地设计教学程序,选择灵活多样,综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设计时,旧知识导入课题时的深浅程度,重难点知识讲解时坡度减缓程度,要以C组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但也要有利于激发A组学生的求知欲。
在设计问题及练习时,问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层次相一致。设计较易问题让C组学生能回答能计算,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设计较难题,让A组同学回答、计算,增强他们的自豪感。
2.课堂教学。这里的重点是分层施教和分层练习。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充分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
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量做到全体学生都有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
给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练习。根据学生练习速度参差不齐的现象,为最先做完且全部正确的学生布置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让其练习,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单靠集体指导还不够,教学中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一般来说,优生基础知识扎实,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时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A.让他多做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题目;B.让他们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课,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中等生能够掌握基本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缺乏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对他们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后进生缺乏自信心,知识缺漏多,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对他们要重点辅导。应善于抓住教学中动手操作、听、说、读、写、想等一切机会,有重点地进行辅导。同时,对后进生做到四优先:优先发言、优先板演、优先辅导、优先批改。
3.作业与评价。作业要求也分层次,对后进生一般布置最基础部分的作业,可以要求一题一解,就题论题。对作业题中出现的一些选做题和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可让中等生做。对优生可以安排一些较难的作业,要求一题多解,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这样就可以全面落实大纲的要求。
4.检测。同期达标是分层教学的终端结果。虽然看起来不同层面的学生掌握的程度不同,但都朝着不同的目标共同前进。在对学生检测时,也采用不同的题目和不同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不同层次学生的得分。具体方法为:布置A、B、C三种层次的习题分别给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做,分别是优等生做A组,中等生做B组,后进生做C组。成绩计算方法为:后进生做C组题(C组题为100分),得多少分就是多少分;中等生做B组题(C组题 + 20分加试题),得分计算为:C组题得分×80% + 加试题得分;优等生做A组题(C组题 + B组的加试题<20分> + A组加试题20分),得分计算为:C组题得分×70% + B组加试题得分×50% + A组加试题得分。这样一来,学生所做的习题有难易之分,但分数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极大地保护了后进声的自尊心,激发了优等生的上进心。
三、适时动态调整学生层次
适时动态调整学生层次是分层教学法的基本过程,也是分层教学的核心问题。如果固定学生的层次,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不求上进的现象。因此,要及时调整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升级或降级的可能,具体做法是:如果A组中的某些学生成绩下降,还不如B组中的某些学生,就把A组中成绩下降的学生调到B组,而将B組中成绩进步的学生调到A组;同样,C组学生经过努力成绩进步了,可以调到B组,B组学生成绩退步的也可以调到C组。这样,通过评价,使成绩进步的学生上到高一层次,成绩退步的学生降到低一层次,从而在班级中形成竞争的氛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升的机会。
结语
在本校推行层次教学的班级中,由于在课堂教学中按照上述的操作意见实施分层教学,其教育教学效果有了明显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调动了各层学生特别是低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二是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各层学生都有了显著 进步。由此可见,实施分组、分层式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吸取知识的独立性,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的培养,使得优等生有奔头,中等生有学头,后进生有望头。总之,小班化层次教学的实践研究对于我们来说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造和完善,就一定能见到成效。
参考文献:
[1]于月萍,李潮海.辽宁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R].辽宁教育研究,2008(12).
[2]郑毓信.新一代小学数学教师的成长[J].小学青年教师,2003(6).
[3]陈爱欣.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M].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6,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