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存现句“有”字句和“是”字句中的“有”与“是”的比较

2013-04-29陈聪

考试周刊 2013年89期
关键词:意象图式

陈聪

摘 要: 在“有”字存在句和“是”字存在句中,“有”和“是”在表显性存在时均在句法形式上有着各自所对应的同构关系,从而导致了二者在语义属性上同中有异,这是留学生在学习这两类句型时易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分析二者在意象图式上的特点,验证、补充了它们的差异,进一步阐述了二者在表示存在时的用法。

关键词: 存在句 “有” “是” 语义属性 意象图式

1.引言

在表达显性存在时,“是”字句和“有”字句是现代汉语的两种基本句型,二者的基本结构是:“NPLOC+有/是+NP”。

(1)箱子里有什么? 箱子里是什么?

山那边有什么? 山那边是什么?

(2)湖面有一艘船。 *湖面是一艘船。

袖口有个洞。 *袖口是个洞。

(3)*眼前有一望无际的稻田。

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稻田。

*西安有十三朝帝王定都的地方。

西安是十三朝帝王定都的地方。

在(1)中的“有”与“是”,均可构成合法的句子。在(2)中,“有”所构成的句子均合法,而“是”所构成的句子,在单说时一般不合法,除非联系前文,在对前文中已经出现的旧信息再次确认或者纠正时,才合法。在(3)中,“是”所构成的句子合法,而“有”所构成的句子,单说时一般不合法。

2.“有”和“是”语义属性的比较

2.1“有”的语义特征分析

通过对CCL语料库中的古代汉语语料检索,我们可以发与“NP+‘有+NP”这一结构吻合的主要有如下两类例句:

(4)山有苞棣。(诗·秦风·晨风)

西有常山,南有河津。(史记·苏秦列传)

(5)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论语·尧曰)

夏王有罪,矫诬上天,以布命于下。(书·仲虺之诰)

(4)中“有”的前段部分NP具有[-生命]属性,其主要功能是显示后段宾语的存在。(5)中“有”的前段部分具有[+生命]属性,主要是表示领属、拥有宾语。在这种句法上的同构模式之下,“有”在表示“存在”的同时,便具有了表示“领有、拥有”的义项。简言之,存在句中的“有”同时具有[+存在,+拥有]这一属性,只是因为会受其前段NP[+生命/-生命]属性的影响,而只凸显这两个语义属性中的某一个,但是另外一个语义属性因为句法上的同构关系而并不会被完全排斥。这两种语义属性由于句法上的同构关系得以共持发展至现代汉语中。

(6)我家有个小院。

(6)中的“有”已经很难辨析出是单纯表示“拥有”,还是单纯表示“存在”。若把前段名词“家”理解为表示家庭成员的集合而带上[+生命]属性,那么可以表示“领有”,若把“家”理解为方位场所而带上[-生命]属性,那么又可以表示“存在”。

2.2“是”的语义特征分析

“是”在上古汉语中最早出现时常位于主语和谓语之间,进而由句法导致语义演变,从最初的指示代词演化为判断动词而表示判断,最典型的例证就是“是”常与“也”这一有判断句式标志的助词连用:

(7)“是鲁孔丘与?”曰:“是也。”(论语·微子)

大节是也,小节是也,上君也。

基于此,“是”演化出独立表示“判断、确认”的语义特征。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力士是东郭门外官奴。(西京杂记)

与此同时,“NP+‘是+NP”结构中的前段NP若是NPLOC或与之相当的NP,在句法同构的模式之下,“是”也会发生语义演化,使得NPLOC后的“是”带有表示“存在”的语义属性。

(9)满目是泪。(敦煌变文)

进门便是一道小桥。(老残游记)

(9)中“是”的前段NP均可看做是NPLOC,此时,在句法同构的模式之下,语义属性由表示“判断、确认”的基本属性演化出了[+存在]属性,即同时兼有[+存在,+判断]双重属性。

综上所述,“有”与“是”在用于存在句时,因为二者均在句法上各有同构关系,而导致语义上的演化。保留到在现代汉语中时,二者的语义属性自然表现为同中有异:

有[+存在+拥有-判断]

是[+存在-拥有+判断]

因此,当我们询问“哪儿有中国银行”,我们回答“学校有中国银行”时,自然合法,单说也同样合法。当我们需要对上述信息进行判断确认、纠正时说“学校是工商银行”,此时此句才合法,单说则不合法。简言之,在存现句中,“有”侧重[+拥有],“是”侧重[+判断]。

3.含“有”和“是”的存在句与英语中存在句的动词比较

在英语中,表示显性存在时常用的是“There be”句型,如“There are three books on the desk.”,该句型中的“be”大致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用于存在句时的“有”。英语在表示“判断、确认”时通常借助的是系动词“be”和助动词“do”,如“Is it Bill?—“Yes,it is.”,或者“Do you remember his birthday?”—“Yes,I do.”。英语在表示“拥有、领属”时,常用动词“have”,如“I have a dream.”,可见,英语在表达上述三个语义属性时,通常采用不同的动词形式。

在汉语中,因为“有”在表示“显性存在”和“拥有领属”时存在句法上的同构关系,所以将两种语义属性共持发展。“是”因为在表示“判断确认”和“显性存在”时因句法上的同构关系而将两种语义属性共持发展,从而使得“有”和“是”在表示显性存在时获得语义上的交集,共同承担起表示显性存在的功能,但各自同时又有不同的侧重。这就是英美留学生在使用含“有”和“是”的存在句时不够准确的主要原因。

4.含“有”和“是”的存在句在意象图式上的比较

我们对(2)进行分析:“有”的前段NP作为其后段焦点NP存在的背景而言,它的二维空间是大于焦点宾语NP的二维空间的,是一种点与面的部分与整体式存在关系,这也与有[+存在,+拥有]的语义属性相呼应。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凡是背景的二维空间大于焦点的二维空间时,用“有”表存在则合法,反之,一般不合法。据此,我们可以推导出以下合法的例句:

(10)湖面有几艘渔船。

荷叶上有一只蜻蜓。

我们对(3)进行分析:“是”的前段NP作为其后段焦点NP存在的背景时,它的二维空间大致等于焦点宾语NP的二维空间,是一种面与面的对等式存在关系。这也与是[+存在,+判断]的语义属性相呼应。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凡是背景的二维空间大致等于焦点的二维空间时,用“是”表存在则合法,反之,不合法。据此,我们可以推导出以下合法例句:

(11)眼前是一片漆黑。

桥下是好几丈深的大坑。

使用“有”表存在时,我们在“有”之前加上“全”、“满”,或者使用其他能显示后段NP焦点所占二维空间大致与前段NP背景所占二维空间相等的操作,便可以将其改写为合法的“是”字存在句:

(12)湖面有几艘渔船。→湖面是密密麻麻的渔船。

地上有水。→地上全是水。

如果前段NP背景与后段焦点NP之间的二维空间不明,那么用“有”和“是”均可,这就是(1)里的疑问句中无论是使用“有”还是“是”皆合法的原因。

5.结语

在“有”字存在句和“是”字存在句中,“有”和“是”在表显性存在时均在句法上有着与其对应的句法形式上的同构关系,从而导致了二者在语义属性上的同中有异,“有”侧重[+拥有],“是”侧重[+判断],但都可表示[+存在]二者在意象图式上的差异,也印证了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理清二者在表存在时的这种差异,对对外汉语教学会起到具体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贝罗贝,李明.语义演变理论与语义演变和句法演变研究[C]《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沈阳、冯胜利主编),商务印书馆,2008.

[2]王力.汉语史稿[M].中华书局,2004.

[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4]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增订本)[M].商务印书馆,2011.

[5]储泽祥,等.汉语存在句的历史性考察[J].古汉语研究,1997(4).

猜你喜欢

意象图式
《一种云》的认知诗学解读
意象图式在一词多义的认知机制中的作用
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论空间隐喻的认知思维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词块教学
汉语足部运动词的空间隐喻研究
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实证研究
移动动词的语义连锁分析
功能性成分与现代汉语方位词“上”和“下”语义研究
依据意象图式的日语复合动词语义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