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镇化对“三农”的意义
2013-04-29张艳锋
张艳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同时,“三农”问题却日益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对于目前的中国,经济若要健康发展,扩大内需是永远的话题。而扩大内需,“三农”问题则是重中之重。本文认为,科学的城镇化过程,正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城镇化;“三农”;产业联系与合作
“三农”问题一直制约国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己不能单独依靠农业本身的发展。农民收入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消费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更关系到国民经济是否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共中央为了推进农村发展,连续以政府一号文件的形式来解决农民收入问题。这些政策措施显然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已经得到真正的实惠。这些措施使农民的支出减少从而增加其收入,鲜有使其现金流入持续增加的措施。而现金流入的边际量则是决定消费水平的关键变量。
本文以经济理论为基础,结合暑期的调研,论述城镇化的意义,城镇化不仅解决农民暂时的收入问题,更能从长远解决未来现金流的持续增加,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真正解决我国内需不足的问题。
一、城镇化带动农民自身发展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行,农民积极性大大提高,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生产技术快速提升。农民收入快速增加,消费力增强。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城乡消费水平对比从1979年的2.9(农村为1),逐渐下降,1983至1985年三年为2.2,为历史最低。之后,数据逐渐拉大,最高达到3.8。同时农村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一方面由于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人口的增加。这些劳动力慢慢流向沿海,为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由于这部分人户口在农村,故称“农民工”。
随着时间的变迁,农村剩余劳动力往城市流动的特征出现显著变化,这里笔者不做详细论述。在这个流动过程中,农村人口一部分以“农民工”的身份进入城市,另一部分则通过“农转非”进入城市。随着制度的变革,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不同的群体并不存在公平的环境,而这种不公平的天平也在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这种戏剧性变化与我国的户籍制度有关。
从职业角度来划分,农民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体。在中国,只要户籍在农村,即使已经脱离农业生产,仍被视为农民。
据笔者在暑期的观察,这种按户籍对身份的划分,严重制约农民的发展。
从已作为我国劳动力主力军的“80后”观察得出,这种制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就业或创业。笔者有一位初中同学,高中毕业后就在深圳福永一家日资企业工作,目前工作已有十年。现在有两个女儿,在湖南老家县城买了一套房子,车子也买了,全额付款。她现在很想回去,但回去找不到工作,她这么多年学习的技能回家根本就用不上。想自己开家店,但各方打听,在家开店的除了与房产相关的能赚钱外,其他基本不赚钱。与在现有企业里轻松上班,毫无风险拿工资的状况比起来,实在找不到回家的理由。在这之前,有很多能力之人创业比较成功,想回去发展,但回到家乡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其中原因非常复杂,有市场环境的原因,有政府制度的原因。所以这些人又一个个回到深圳主战场,或者在离比较近的株洲发展。另外笔者家乡的大学生,他们同样也有回家乡的愿望,只是苦于回去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大学里所学毫无用场,这么多年在外工作的积累将无任何价值,不得不继续留在城市工作。但五至十年的工作时间,仍然不够豪无家底的他们在大城市安家落户,孩子生下后,只能仍然留在老家由父母带。
2.子女教育。生意如果做的非常成功,已经容入城市当地文化生活的,自然是在城市留下来,变成城镇居民,子女也能在城市里享受良好的教育资源。但城市里对于外来工的种种限制,导致这些“80后”在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子女上学的问题。这些限制,使得他们在留下或者是走之间摇摆不定。留下,可以有稳定工作,稳定的收入,但是孩子上学费用高,而且不能进入理想的学校,且孩子无人照顾。若是为了节省上学与照顾孩子的成本,那就回家让孩子回老家上学,那就得放弃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些问题很现实的摆在这些“80后”眼前,如何有效的解决,有利于城市的稳定,也有利于农村的长远发展。
城镇化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使得农民享有最基本的权利,实现农民自身的发展,农民自身发展了,才能带动农村与农业的发展。
二、城镇化促进农村发展
城镇化,指的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过程。这种聚集,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使得财富迅速增加。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1.27%,为90%,日本为91.3%。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按三次产业划分就业人口,我国2011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34.8%,美国2009年为1.9%,日本2009为3.9%。
1.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农村生产率低。由于劳动力本身价格的低廉,资本没有替代劳动力的动力,在我国农村劳动人口占比仍然过高的情况下,技术水平也不可能迅速提高。这同样还意味着大量的农民必须耕种相对贫瘠的土地,使得农民住的非常分散。大量的农民仍住在交通非常不便的大山里。在这样的条件下,要让所有的农民享受基础设施带来的便利显得成本过大,根本不足以产生所谓的乘数效应,反而产生大量的资源浪费。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聚集带来的大量财富效应,会自动吸引这些本来住在偏远山村里的农民向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迁移。政府只需要在人群聚集度达到一定范围的地区提供基础设施。保证投资有效,确保更多的农民享受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2.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工商业发展
笔者以前每次回家,身上都带足够的现金,准备给父母亲戚朋友买些礼物,还有为自己也备一些零用。可是每次回去之后就发现,身上的现金根本就没动。只能在最后走的时候给家里留下,让他们之后按照自己的需求去消费。而他们也很少会用到这笔钱,就把它存到邮政银行。
目前各项公共政策的完善落实,使得农民基本上摆脱物质贫困,就我所在的家乡来看,已经是这样。在笔者写研究生毕业论文时,曾经专门就收入与消费问题做过调查。其中福建罗源的牛坑村村民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农民已经有条件也有意愿消费,但由于以村为单位的人口太少,私人无动力提供消费品,甚至连农民平日里餐桌上的食物也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但解决物质贫困远远不够,农民在解决完物质贫困之后,会拥有更高的追求,他们有权利追求更丰富的生活。在吃饱之后,还需要吃好,在穿温之后,需要穿好,在有住的之后,需要更完善的住房设施,还需要更方便的出行。衣食住行都满足之后,他们将有对自身发展的需求,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对个性发展的需求等等。
但只发展大城市的结果,使得更多的人流向城市,特别是年轻人,留在农村的将是老弱病残,农村文化、经济都将走向没落,人们将失去对精神与个性的追求。城镇化发展将给农民带来物质贫困解决完之后更高层次的需求。这正是目前农民所期盼的。
农村城镇化,解决农民过度分散问题,有利于农村工商业发展,满足农民日益增加的需求的同时,促进工商业在农村的发展。
三、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关于需求问题,有萨伊定律(Says law)认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但自大危机以后,人们普遍相信,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对此,凯恩斯在他的《通论》里做了详细的论述。
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若要使得需求与供给平衡,投资必须进行补充。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指的是随着收入的增加,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比例越来越小。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在制度上逐步扫清城乡二元结构的障碍。但历史与预期通过两个主要渠道互动并发生作用:互补性和规模经济,使得本来更有效率的另一个系统无法建立起来。前面提到的,很多在城市创业成功的个体,他们回到家乡后纷纷以失败告终的原因,正在于此。因为单个企业无法依靠自己在当地存活下去。那么若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得有产业间的联系与合作。
农村经济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那么政府可以制定一项政策,这项政策旨在促进当前小城镇经济中的许多部门同时进行协作性投资的政策。这项政策有两个特征,首先,它需要同时在经济中不同部门进行巨大的(往往也是公共的)投资;第二,必须在经济中不同部门的投资数量分配上有合理的配置。政府必须知道投资的正确组合,否则可能会产生不协调的情况。要实现这两点很困难,但这恰恰是目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在做的事情。除了政府推动,如果通用效提供激励,我们部分可以依靠市场来解决,这就是产业间的联系与合作。
赫思曼指出,政府可以有选择地促进经济中某些关键部门的发展,而一旦这些关键部门所创造的产业联系出现之后,市场就会做出反应,其他的投资就会同时跟进,当地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关键部门。目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首先发展的都是房地产行业,城镇化拉升了房价,也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其他部门是否会跟进,还需要拭目以待。同时笔者也在这里提出担忧,如果房价上涨之后,其他部门没有跟进投资,那么只会加重当地居民的生活成本,并不会给其带来福利。
通过产业间的联系与合作,带动城镇化发展,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与微弱的农业收入相比,将会释放更多的农民投入到城镇化建设当中。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自动激发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因为农民本身已经存在强烈的革新愿望,而资本无动力。城镇化建设将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规模化农业种植成为可能,资本自动代替劳动力,技术创新将会加速发展。
四、小结
城镇化发展可以解决“三农”问题,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城镇化发展必须加快进程,给年轻“农民”提供更多的选择,特别是给出生于农村,但现在是城镇居民的年轻人合理而公平的待遇。国家给他们发展的空间,他们必给国家更大的发展潜力。
当然,城镇化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城镇化发展需要政府扫清制度障碍,包括户籍制度的改革,保护农民利益的农地制度安排。城镇化更需要政府市场化的推动,通过选择发展关键部门或是引导产业间的联系与合作,让更多的资金愿意向小城镇流动,从而吸引更多的农民成为城镇居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农民收入、农民发展与公共产业供给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
[2]王智勇.教育的城乡不平等及其后果[J].上海:上海经济研究,2012,10.
[3][日]栗原昇著.聂苓苓译.图解经济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6.
[4][美]德布拉吉·瑞著.陶然等译.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
[5]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