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物理课堂中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04-29邵叶
邵叶
摘 要:近年来,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成为课堂教学常用的模式之一,物理课堂教学也用这一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利用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讨论,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三方面问题需要解决:分组不科学;分工不到位;时机不恰当。
关键词:小组合作;分组;合作常规
近几年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经常见到,有的学校已将这种形式变为课堂教学的特色,物理课堂教学也用这一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在此初步谈谈对这种教学模式运用中发现的问题及一些对策。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分组不科学
观察周边学校及本人、本校的一些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前后、左右座位靠边的比较近的组成合作小组。这种分组方式虽然开展活动比较方便,但不利于让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特长的学生进行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因此容易造成学生合作不深入,各小组之间差异太大。
2.分工不到位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后让学生讨论,教室里会出现各种场面。有的小组两三个人抢着发言,各说各的;有的小组整堂课只有一个人发言,其他人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还有的小组借机闲聊、说笑。这样很容易造成那些性格外向、表现欲强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处于优势地位,获得较多的表现机会和参与度,而其他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及学困生则在合作学习中处于劣势,很难得到发表意见的机会,更多的时候是一名旁观者,从而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
3.时机不恰当
在一些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看到别的学科采用这种模式课堂比较热闹,课堂氛围好,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有的老师在教学内容过于容易的地方安排小组讨论,有的老师在适合学生自主探究的地方安排小组合作讨论,还有的老师在适合全班教学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有的老师在一节课中安排了过多的小组讨论,流于形式,导致一堂课的时间来不及,效果不理想。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设置合理的合作小组
老师在分组时,应该注意小组结构的合理性,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一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二是小组人数合理,一般以6人左右为宜。人数太多,学生间的交流时间不够,学生个人才能不能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行,不能集思广益,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三是各小组男女比例应大致相同,组内男女生比例也应大致相同。四是小组成员不能固定,小组成员至少每学期或半学期调整一次,以便让学生有更宽广的交往空间。
2.建立有序的合作常规
一个学习小组就像一个小班集体,如果在这个小集体中没有分工,没有一定的常规顺序,那也不能真正起到合作学习的作用。所以我觉得要做好以下两方面。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汇报员、记录员。小组长应选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强的同学担任,以便能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有序讨论。记录员的应负责将小组合作学习中重要内容记录下来。而汇报员则负责将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这些同学的分工也可以调换或更换。
(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合作规则的习惯。
3.选择适当的合作内容
(1)学生不容易得出正确结论的内容。如果要解决的问题答案非常容易,非常明显,那就没讨论的必要。而学生意见不统一或个人不容易得出正确结论时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帮助,集思广益,达到在讨论中解决问题的效果。
(2)方法不确定,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内容。对于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一般有多种思维方式,但凭个人的智慧很难把各种问题都考虑到,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进行合作交流,可以改善学习效果。例如,设计电路时,老师提出问题,怎样使三个小灯亮起来,你有什么办法?学生小组讨论,试画图,得出有几种方法。
(3)个人操作难以独立完成的内容。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需要实验探究的问题较多,大部分实验往往不能一人完成,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实验是非常好的。例如,测中学生做引体向上的功率,就需要小组几个同学分工合作,一位同学做引体向上,一位同学记数,一位同学计时,还需要一位同学记录,完成这些以后,同组一起讨论计算得出结论。
4.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1)创设民主、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同时,老师也应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2)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老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周城中学)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