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实际学情,统筹分层教学
2013-04-29刘春明
刘春明
摘 要:学生在客观上存在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差异,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再“一刀切”,那样只能造成两极分化,为了规避课堂“马太效应”,我们就要根据学生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实施分层教学。结合一线教学经验,对怎样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实践分层教学进行讨论和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分层教学;分层设问;认知规律
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承认学生在客观上存在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差异,这样他们在面对统一的教学任务时,肯定会出现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的分层状态,这就是课堂“马太效应”,这是后进生存在的根本原因。分层教学就是参照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分成几个组内水平相近的学习小组,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指导,以期让学生在科学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更好的提升和发展。客观地说,每位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和学校教育背景,而且又存在个体上的认知与学习能力的差异,如果我们一味地固步自封,承袭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那肯定无法适应新课改对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且(下转第16页)(上接第15页)不顾学生处于不同起跑线的客观情况,肯定会形成有的学生跟不上趟,有的学生踟蹰不前的局面。鉴于此,笔者从一线教学经验出发,针对当前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改观和完善,以期从学生各自的基础出发,稳步提升。
一、根据实际学情,设置目标分层
客观地说,人和人之间肯定存在不可忽视的个体差异,学习过程中也会存在有的人善于记忆,有的人善于理解,有的人善于思考。然而语文课堂教学面对的是统一的教学内容,假如我们再沿袭传统的“一刀切”的抽象理论灌输教学模式,将同一个学习目标硬扣在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头上,势必会造成课程资源浪费,这是后进生存在的根本原因。要让不同认知能力的人,在课堂时间内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实际学情,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能力设定有针对性的符合其认知和发展的目标分层,这样才能体现以人为本,才能有效引导各个认知层次的学生都能拾级而上,迁移知识生成能力,达成教学目标。
比如,针对中考考查和初中语文教材中都比较重视的古典诗词,有的学生就比较有兴趣,不但能理解、背诵,甚至还能说出诗词的历史背景和表达情感;而有的学生没有兴趣,觉得枯燥无味。为了让同学们都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笔者讲《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时,就如此进行教学目标分层:一般能力的学生培养诗词兴趣,课堂上要掌握诗词大意和相关基础知识,完成默写及背诵;能力培养层面的学生,在完成基础能力的同时,还要能够比较辛弃疾诗词和其他同时代或同风格的诗词;创造能力培养层面的学生在这一基础上,还要在诗词用典上进行剖析和理解,可以试着学习作者的创作手法来习作。实践证明,这样教学后,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获得了相应的知识积累,有效规避了课堂“马太效应”,让大家都能按部就班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当然,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比较敏感,自尊心容易受伤,所以我们要强调分层教学不是阶层划分搞歧视,而是具体根据个人在某个问题上的认知实情来集中统筹指导和教学,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不是靠成绩划分的阶层,这样配合相应的教学方法和认知目标,就能牵引学生积极探索与进步。
二、根据学生认知,统筹同质小组
分层教学势必会根据对所学知识的认知能力规划出“组内同质”的学习小组,小组应该以4~5个人为宜,小组内大家有共同的学习目标。组内设置组长一名协调和分配学习任务,统计和反应组内遇到的问题和想到的闪光点。这样分层教学结合小组学习,避免了单兵作战的偏狭,大家通过交流分享和合作指导,更能在有限课堂时间内从更多的角度来认知和感受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
譬如,许多学生文言文基础差,没有兴趣,课堂上“一刀切”地讲解这部分人肯定开小差;如果自主探索的话,往往局限于某一个角度的理解和认知,不能全面把握,于是我们就可以参照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状况,进行分流统筹,基本上按照大家对文言文虚词、实词、特殊句式以及历史常识基础等方面的掌握能力来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能力统筹划分,搭配“同层同质”小组。实际操作中,组长参照每个人的优势分别布置总结虚词、实词、特殊句式等方面知识归纳和总结的任务,然后再相互分享、相互讨论。这样设计搭配组合,才能节约探索空间,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教学目的。
三、分层设置问题,牵引学生提升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的问题既要切合教材内容,又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特别是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更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时机。提问和回答,是实现师生互动的不二法门。分层教学的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具有科学合理的原则。实质就是掌握一个度的问题,怎样把握好这个度,是一个优秀老师的水平。为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交流,搭建一个桥梁,达到课堂教学科学化、合理化,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比如,我们在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时,为了让学生层层深入理解课文,我们就可以设置如下层次问题进行引导:1.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济南的冬天?2.通读全文,想想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3.学习了本文后,如果你写《家乡的冬天》准备抓住什么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给出不同难度的问题,从基础层次的学生开始,依次来完善这三个问题。同学们在这样的问题启发下,纷纷发表见解,迸发出探索创新的思维火花。
四、丰富教学形式,自主分层学习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喜欢新异,追求丰富多变。任何一种固化的教学模式都能引起反感,使他们产生审美疲劳。学生的差异老师要正视,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只是自身智慧的差异,每一个人都有别人所不及的优点和优势。教师要具有一双慧眼,能够洞察学生潜在的优点和智慧,使他们有展示的机会,为他们创设一个表现智慧的平台。这就是分层教学法的好处,也可以说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一个展示机会。
比如,为了引导学生丰富知识积累,拓展视野,我们就可以适时开展一些形式特殊的学习活动。如,诗词朗诵会、名著知识大擂台、语文知识竞赛等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参加任何一种活动。这样在活动中每个人都能发挥出特长,体现自身的价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参加某一项活动其实就是一种自主自发的分层学习。有的学生可能从观看知识竞赛中感到自己知识的空白,激活探索语文知识的兴趣;文言不好的同学特意参加“古文古意”,通过学习大家对《前赤壁赋》《狼》等教材文言文鞭辟入里的分析,激活自己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总之,自主分层是自己根据不足来参加教学活动,这样学习效果才确切、明显。
初中语文的分层教学,是照顾学生个体差异的有效措施和途径,是规避课堂马太效应导致两极格局的不二法门。通过分层教学,使学生扬长避短,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不同的层面获得不同的成就感受,提高各自的学习能力,是分层教学的实质和优势。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肩负着为上一级学校培养人才的重任,研究使每一名学生成才的方法,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不容我们不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晓菊.浅议生本理念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A):初中,2011(02).
[2]李智贤.构建以生为本高效语文课堂的几点要素[J].学苑教育,2012(08).
[3]臧和谷.如何谋求不同质学生都能达成课堂目标[J].教育教学论坛,2012(05).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市周市中学)
?誗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