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说文解字》的文化价值
2013-04-29冯艳萍
冯艳萍
摘要:《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字学专著、形音义兼释的字典,它首创部首分类的编排体制,第一次把六书理论同汉字分析有机地结合。陆宗达先生说过:“从全世界的范围考察,《说文解字》也是出现最早的、系统合于科学精神的、具有独创的民族风格的字典。” 《说文解字》在中国语言学史和世界语言学史上的特殊地位使得很多学者对它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说文解字;玉部;文化价值
古今中外,语言文字皆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说文解字》总括五百四十部、九千多字,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极大的文化研究价值。本文以《说文解字》的“玉部”为例,深入剖析其部内文化价值,探讨说文的文化意义。
一、《说文·玉部》简介
《说文解字》玉部共收小篆126个,重文17个,始玉终靈。这些以玉为成字部件的字,系统庞杂,功能各异,以六书体例进行分类,除“玉”外,其余皆为形声字。
而按其文化内涵的层次性,可大致分为:
玉的种类:璙、瓘、璥、琠、瑍、璵等;
玉的声、光、色:瑛、琰、瑳;玲、瑲、玎;瑑、珇等;
玉的形状:璧、瑗、环、圭、璋等;
玉的用途:琥、珑、瑞、瑁、珥等;
类玉之石:珊、瑚、琇、玖、珋等;
从以上分类,能看出当时人们已经对于玉有了较为形象且深动地认识,也可知,在当时,《说文解字》确实已经成为了一部收字非常详尽的工具书。它不仅关注于文化实体现象,更深入研究了众多文化现象背后的潜在意义。首先,作为玉部的构字基本部件——玉,它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总领玉部内所有字的文化内涵,《说文》中写到“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尃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象三玉之連。其貫也。” 玉是一种美好的文化象征。通观玉部,玉的礼用、祭祀、丧葬、装饰、军用价值可见一斑。
二、《说文·玉部》文化剖析
(一)礼用文化
玉本是最光泽最美好的石头,最初由西北新疆传入黄河流域。因它珍贵难得,我国古代的统治阶级多将它作为国家重器和极尊贵的装饰品。礼用文化即指当时玉器用于标识统治阶级上层集团的权势、等级以及用于君臣交往等政治礼仪活动时显示的文化。
《说文解字》中很多字体现了封建社会玉器的这一文化价值。
《说文》瑗,大孔璧。人君上除陛以相引。从玉爰声。《尔雅》曰:“好倍肉谓之瑗,肉倍好谓之璧。”瑗,人君上除陛以相引,即人君上台阶,侍者用玉璧来牵引人君。天子,顾名思义,“天之骄子”,无论饮食起居、办公执事都以特殊待遇彰显自己的至高地位。当时天子升座需要搀扶,但臣子要接触到天子的手,则属大不敬。为避免两手相碰,就用一瑗相连。这样的仪式,也是君臣之礼背景下严格的尊卑等级观念的反映。
(二)祭祀文化
上古时期,人们非常迷信,以为天地神灵乃至祖先鬼神具有无穷的力量,能帮助人战胜各种艰难困苦,消除各种磨难,满足人一切的需要。人们视玉为最纯洁的物品,因而把玉当作祭祀最好的礼物。《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礼天地,即祭祀天地鬼神。
《说文》玚,以祠宗庙者。可知,“玚”用于祭祀先祖列宗。
《说文》靈,靈巫。以玉事神。从玉霝声。靈,或从巫。而《谥法》中有“极知鬼事曰靈,好祭鬼神曰靈”,“靈”是古时祭祀鬼神的巫礼,巫在祭祀鬼神时一定用玉,所以便有了“靈”衍生的巫礼文化。
(三)丧葬文化
古人除祭神用玉外,在为死者举行的丧葬仪式中也使用玉,还有在死人口中放玉,也即让死人口含玉的习俗。当时人们有祈求长生不老的愿望,并希望死后可以继续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故制造“九窍塞”,用它们来堵住人的所有有孔的部位,认为这样可以防止精气外溢,灵魂就可以附着在身体上,获得永生。
(四)装饰文化
《礼记·曲礼下》“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孔颖达的解释为:“自士以上皆有玉佩”。佩玉不限于统治阶级上层人物,下层的士也要佩玉。《说文》珩,佩上玉也。所以节行止也。从玉,行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乃玉佩最上之玉也”。珩是一组玉佩中横在最上面的玉器,是用来节制佩玉者的行步的。佩上面由好几种玉组成,人走动时,佩玉互相撞击,发出铿锵悦耳的声音。这声音对人起提示的作用,所以许慎说“珩”的功用是“所以节行止”。
(五)军用文化
《说文解字·玉部》中提到的表示与军事有关的字只有“琥”字。《说文》琥,发兵瑞玉,为虎文。从玉从虎,虎亦声。《春秋传》曰:“赐子家双琥”。琥是用作发兵凭证的玉器,刻有虎的花纹。琥不仅用于祭祀西方,也是一种发兵凭证的玉器,刻有老虎的花纹,但此琥非发兵的虎符,而是一种玉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周礼》‘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不以琥也。汉与郡国守相为铜虎符。铜虎符从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国合符,符合乃听受之,盖以代牙璋也。”
三、《说文解字》文化推演
综上可知,玉部字的礼用、祭祀、丧葬、装饰、军用价值有关当时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由于古代玉器是古人生活中的重要玩物,乃至今天,人们仍将质量上乘的玉制品作为珍宝。了解玉的源起以及发展,探寻玉器的源流的社会背景、工艺技术、受众层次等都是大众关注的话题。而这些保留在《说文解字》中的玉部字正为我们发现玉文化的魅力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参考文献】
[1]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王筠.说文句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徐中舒,汉语大字典[M].武汉:崇文书局,1995
[4]王宁,谢栋元,刘方.《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2001
[5]姚士奇.中国玉文化[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6]杨淑丽.《说文解字》“玉”部字反映出的中国古代玉文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06)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