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趣 理趣 谐趣

2013-04-29杜银舫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趣味艺术

杜银舫

摘要:教学艺术往往体现出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它既是一种人文关怀,也是一种和谐的语言艺术。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往往能娴熟地运用趣味之技巧,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语文;趣味;艺术

刘国正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既要有严谨的科学性,又要有感人的艺术性。”那么,中学语文教学感人的艺术性源自哪里?“情趣、理趣、谐趣”可以事半功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完成学习任务,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

一、情趣

情趣即情调趣味。挖掘情趣美可以从经营灵活生动、幽默风趣的开场白开始。开场白是激发学生兴趣的第一语言信号。如果说一节课是一幕波澜壮阔的话剧,那么,教师饱含情趣的开场白,就是这幕话剧引人入胜的序幕。精彩动人的开场白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因此,富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懂得精心营造课堂的开场白,力求打响“头一炮”。著名的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就十分注重课堂的导入。他的开场白往往亲切而自然,幽默而庄重,其切入点灵动飘逸,让听众耳目一新,极富感召力。

在教学中经常发现,一篇意境很美的散文,学生读之却索然寡味。原因之一就是学生未能充分感受、体味到文中的情趣,不能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身心融入那特有的感情氛围之中,当然也就不能领略到文章之美。但是,如果在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情趣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以郁达夫《故都的秋》为例,这是一篇著名的情调散文,把北国独具韵致的秋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笔者在讲授时,首先激发学生的想象,唤起学生对秋的感受,然后认真体会课文的意境。如写秋雨后的这一节: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而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北京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笔者先请学生在印象深处寻觅类似的场面,通过暗示提醒,不少学生都在脑海中再现了秋天这习以为常的场景,然后请学生用方言表演出来,细细品味,再与课文结合起来。学生很快就感觉到这幅秋景田是多么的亲切,生动,具有难以言传的韵致,教学效果十分理想。这样的引导,就让学生进入了一个富有情趣的花园,让他们在轻松的漫游观赏中深为其美所打动,从而也使知识深深镌刻在学生的心中。

二、理趣

理趣即表现哲理的审美情趣,它是艺术作品包涵了道与理的精妙意味。我们知道学生是非常喜欢名言警句的,一些学生的小本本上常记满了类似的东西。所以教者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就会有所体悟,被课文中的理趣所吸引,人书分裂的“敌对状态”便荡然无存了。

以《时钟》一课为例,如果学生能发现其中的理趣,那么就可能找到理解、分析和欣赏这篇课文的契机。于是,笔者在课前选摘了其中的一些警句抄在黑板上。如:

忧愁是有诱惑力的,它是一种危险的优先权;有了它,笔者们往往就不再去寻觅别的更高、更符合人的称号的权利了。当一个人同妨碍他生活的事物进行斗争时,生活便会比什么都更加充实,更有意义。

这些哲理性很强的警句很值得玩味的。笔者请几个学生对其中的几句做了一些分析发挥,挖掘其理性的内涵。然后提问:“你们是否知道这些警句出自何处?”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要求他们认真阅读,划出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加以理解体会,并进而分析全文。

当然,文章的理趣,既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也是思想感情表达的艺术效果。作者的思想感情决定了理趣的性质、品味、风格。把握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就能从文章的整体上,从较高的层面上,观照和品析理趣。阅读中如果忽略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感情,便不能准确地判定和品味文章的理趣。譬如,阅读季羡林的《毁誉》,应从把握透辟独到的见解:“古代豁达之人倡导把毁誉置之度外”。笔者则主张把“毁誉置之度内”入手,进而品味文中与众不同的毁、誉之理。

三、谐趣

谐趣即诙谐的趣味。利用知识本身的谐趣进行教学是消除课文与学生对立的第三种做法。众所周知,有趣好笑的事总是容易记住的,毋须任何意识上的强迫命令。而知识本身就常常充满了谐趣,它能让人惊讶、意外,进而又让人会心、莞尔一笑。基于此,笔者进行了谐趣教学。

试以造字法的教学为例。由于象形字、指事字本身具有图画性格,因而显得极其天真有趣。当笔者将大象画在黑板上时,学生都被吸引住了。当大象图案化,再抽象化到“象”字时,学生似有所悟,而一经点明则都恍然大笑。又如,词义的变化十分复杂,但这种变化又十分有趣。时间像魔术师,会将一个词的意思变得面目全非,出人意料,让人惊异,让人发笑。如果教学中注意不到这种有趣的现象,教、学双方都会枯燥无味。如要记住“莫”通“暮”,教师不能简单地交待一下说“这里‘莫通‘暮”,而应从“日落草中”说起,再到现在为什么会写成“暮”,这样掌握起来就有趣多了。

谐趣是一种悟性,也是一种才情,它常常表现为一缕含情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段优雅的体态,一次睿智的宽容,一个别出心裁的设问等等,夸张与调侃是其显著的外在特征。这些技巧能诱导学生探究,产生丰富的联想,让学生轻松释难答疑。据说鲁迅一次在北大向学生讲《红楼梦》时,突然向学生发问:“你们爱不爱林黛玉?”一下子讲台下像炸开了锅,提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学生所始料不及的。先生如果这样发问:“笔者们应该如何评价林黛玉这个艺术形象?”这就毫无幽默可言。后来,学生又反问他:“周先生,你爱不爱?”鲁迅坦然回答:“我嫌她哭哭啼啼。”这一回答诙谐无比,一个“嫌”字深刻地剖析出林黛玉由于寄人篱下而形成的多愁善感、抑郁猜疑的个性。

【作者单位:湖南省澧县澧澹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趣味艺术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纸的艺术
午睡的趣味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