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引发的思考
2013-04-29沈伟荣
沈伟荣
在九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心声》,文中小主人公李京京让人读过之后眼前总晃动着他那可爱的身影,挥之不去。并且让人对语文教学到底该如何,应该注重什么,避免什么产生深深的思考。
文章讲的是一个小男孩李京京很想很想在语文公开课上朗读一段《万卡》的故事(仅仅是一段),可老师却以他“嗓音沙哑”为由拒绝了他,分别指定了别的同学朗读。京京只好自己一个人到树林里读,释放自己对《万卡》的无限热爱,对爷爷的无限思念。后来,在公开课上,因一个被指定朗读的同学怯场,京京大胆地举手争取到了这个朗读机会,他无限深情的朗读打动了所有的人。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读完却让人心情异常沉重。文章平静的叙述却把人带入乌云笼罩的氛围,这乌云来自京京的老师——一个自以为“好强、自信”的女老师。为了语文公开课有好效果,她给每个学生发了讲义,还指定每一段课文由哪个学生朗读。读到这,我很吃惊。她这样做,公开课便完全变成了一次演戏。学生对所讲的内容已失去了新鲜感,所有的答案也一清二楚,还谈什么探究,谈什么思考,谈什么自主学习?学生已变成她手中的傀儡,在公开课上被她操纵着演戏,为她的名誉而战。一切都被她设计好了,所以她坚决不容许像李京京这样有自己想法的学生打乱她的计划。这位程老师的做法,引起了我对公开课的一些思索。难道我们的公开课教学就非得是这样把什么都操练好的一场戏吗?如果这样,我们又何以教给学生真诚?难道我们为了赢取公开课的好评就希望所有的学生都成为听话的傀儡吗?如果这样,我们又怎能培养出有自己想法的人?
现在的社会,像程老师这样的老师没有减少,只有增加。其实这篇文章也只提到了公开课这个教学的冰山一角,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些老师也一样不在乎学生的个体感受,不注重发掘学生的自主思维,只是学生都培育成了听话的小绵羊,课堂上还是延续着老师讲,学生记的老传统。而我认为自主思维的意识比传授的知识本身更为重要。没有自主思维,哪来的创新?没有创新,我们民族的希望又在哪里?我们的教育应该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求异思维,而不应该像《心声》中的这位程老师,竟然只因为京京嗓音沙哑就不让他有朗读的机会。
《心声》中的李京京正是一个这样的好学生。小说《万卡》引起了他对爷爷的强烈思念以及那些和爷爷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的回忆,他觉得万卡感受和自己那样的相似。他认为《万卡》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这部作品引起了京京深深的共鸣。一个学生能有这样的感受,说明他用心去读了,并且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读了,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多么让人欣慰的一件事啊!可是那位程老师竟无视这一切,眼中只有公开课的“效果”。现在,像京京这样会认真的、真正用心灵去品读一篇文章的学生还有几何呢?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是否应该先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我们让学生自己读了吗?我们让学生说自己的想法了吗?我们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了吗?
《心声》中程老师的行为固然让我们气愤,但更多的是引起了我们的反思: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所以,《心声》对所有教育者具有窥一斑见全豹的警示作用。它带给我们的还不仅如此。如果说程老师带给我们的是一份阴霾般的压抑,那么小主人公李京京带给我们的则是如阳光般的欣慰。他给我们展现了作为一个好学生应该具备的种种优秀品质,他用他的事迹告诉学生什么叫坚持。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一个美好的公平的平台,给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机会,绝不是老师一个人表演的舞台。
(作者单位 江西省龙南新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