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品行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整
2013-04-29娄海燕
娄海燕
【摘 要】品行是人综合素质的构成要素之一,更是当代社会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准。中职教育要加强中职生对品行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整,结合社会建设对新型人才的需求,紧密联系“品行”层面,创设完善的中职生就业发展引导策略。
【关键词】中职教育;中职生;品行;就业引导
当前,随着世界竞争格局的成型,中国在新世纪将会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企业间的竞争也进一步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企业期待的是在具备过硬技术与技能的同时,更加具有高素质、高品格的人才,学生品行,即学生的职业素养已经逐渐成为了企业吸收人才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而作为企业重要的人才输送基地——中职学校应如何在学生就业发展策略上注重引导他们加强对品行的自我认识与调整,以培养学生从业素质为重点,有力推进中职生就业指导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就业能力是当前最值得关注的课题。
一、以技能培养为基础,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
“一技之长”,目前仍旧是中职生走上从业道路的关键所在,专业技能始终是企业选择人才的第一目标。然而针对中职生来说,很多学生都存在高就业期望值与低职业素质之间的矛盾,从思想上缺少夯实技能、寻求发展的主动意识。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就业思想的教育指导,提高他们的就业意识、转变他们的就业思想、确定正确的就业目标,坚实基础,端正品行。
一方面,要在新生入學初始就对他们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进行摸底测试,帮助一些学生进行专业的重新选择,让学生们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更具方向感。要创造更多条件让学生们对自己的专业加深认识,了解就业与专业技能之间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好专业,打好基础的积极性,只有帮助学生端正了专业思想,才能让他们更加注重自身品行的调整与发展。另一方面还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专业实践机会,强化他们的就业意识,让他们从实践中认识到知识、技能、素养是择优从业的必备要素。可以让往届成功求职的毕业生与学生们展开座谈,通过榜样力量来激发学生完善自我、渴望成功的欲望;也可以让学生到企业参与工作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通过对复杂工作环境的真实了解,对自己品行有一个客观的对比,从而主动进行自我修正与自我调整。
二、以从优就业为导向,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引导
中职学生的年龄以及阅历,决定了他们在从业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会受到社会、家庭以及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从而产生就业心理障碍。有的学生发展方向不明确,眼高手低,四处碰壁;有的学生对目前企业激烈的竞争现状认识不到位,缺少应有的敬业精神,容易被企业淘汰;还有的学生对自我缺乏正确评价,专业准备与心理准备欠缺,导致频繁更换工作,最终碌碌无为等等。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学生因心理承受能力差会产生消极情绪或者是不满心理,这些不良因素都会直接影响中职生的从优就业。因此,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障碍的阴影,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去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设想与规划,对自己的品行进行认识与调整。
一是要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从业观和岗位观,帮助他们从错误的就业、择业误区中走出来,树立起正确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各种形式提高他们的抗挫能力,让他们做好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二是要让学生们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了解,帮助他们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鼓励他们打破专业局限,开拓广泛就业视野,坚定“从小做起”的就业思想;三是加强学生求职技巧训练,培养他们的公关技能,学会个性展示和自我推销;四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社会需求来对自身知识结构和就业意向进行不断调整与修正,增强学生从优择业的主动性。
三、培养学生从业素质,注重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在对学生进行就业引导教育的实际过程中,可以看到中职生的就业理想与现实之间仍旧存在一定距离,他们在面临职业与岗位选择时,行为与观念并不正确,而社会这个大环境对他们产生的不良影响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有所突显。因此,培养学生从业素质,注意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帮助他们成功走上职场生涯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让学生对职业综合能力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对目前各个行业,各个岗位对求职者各种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从而对照自身能力与素质进行补充与完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从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在与他人合作的同时学会理解与宽容,提高交际能力;二是学校要积极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文化环境,营造新风气传递正能量,让学校环境育人的强大功效得心充分彰显,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创设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何桂芳, 李洪兵. 增强自信学会认识自我悦纳自己——《认识自我》的解读[J].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2, (21)P: 65
[2]黄聘. 道德自我的确证新起点:基于“个人品德”的内涵及意义分析[J]. 理论月刊, 2012, (7): 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