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陆关于“尊德性与道问学”关系之争
2013-04-29吴凯雷
吴凯雷
[摘要]“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是朱熹与陆九渊在教育思想方面的主要争辩之一。此争辨主要集中在道德知识怎样转变为道德品质,这本身即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问题。对今天怎样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朱熹;陆九渊;尊德性;道问学;争辨
朱熹(1130-1200)、陆九渊(1139-1192)同为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之间在学术思想上,观点不一,如冰炭之不相容,而私下感情却很好,互相尊敬,互相敬慕,反映了一代大师的心态与风貌。当时他们在学术思想、教育思想方面有几次大的辩论,史称“朱陆之争”,主要争论在“易简与支离”“尊德性与道问学”“太极与无极”“禅学与儒学”等方面。在这里,笔者只是在教育方法论中,在“尊德性与道问学”关系方面,对朱陆之间的争论作一个粗浅的分析。
朱熹、陆九渊均把“尊德性”“道问学” 当作了教育方法论的宗旨。有关尊德性与道问学关系问题的争论,是朱陆之争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一、朱熹:“道问学”重于“尊德性”
朱熹认为,尊德性与道问学同样重要,但相比而言,道问学重于尊德性。朱熹把教育目的中的人格标准规定为通过教育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有德之人和圣贤君子,学习与教育的过程是一种道德的培养的过程,经过教育与学习实现对伦理道德、社会秩序的认识提高,并化为自觉性。经过对道德知识的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逐步提高人们的道德意识,树立人们的道德意志,增加人们的道德情感,增加人们的道德信念。通过这种道德知识的不断教育与学习,来积累道德知识。这种持之以恒的道德知识积累历程,量变会成为质变,会将道德知识化为规范的行为,化为高尚的品质,养成高尚的人格。所以,朱熹认为教育与学习是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前提和知识储备,教育与学习的过程是为学生的未来生活所做的一种准备活动。这样,在朱熹那里,教育与学习只是一种准备过程,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为道德养成作准备,为树立良好道德作准备。教育、学习本身并不是教育、学习的目的,教育、学习过程不是随时随刻地、直接地与教育、学习目的相联系,只是间接地、潜在地、相连未来地与教育、学习目的发生联系,也就是将教育、学习过程与教育、学习的现实的最终目的暂时分离,并通过教育、学习过程本身将教育、学习目的与教育效果连接起来,并落实其上。
二、陆九渊:在德性指导下道问学
陆九渊的观点则与朱熹不同。陆九渊反对把教育与学习当作一种手段,一种工具,一种为未来生活谋利的工具,一种为人生作准备的手段。他坚决认为,读书学习就是做人,教育、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过程。手段与目的是不能分开的,工具与目的也是不能分开的。工具、手段与目的必须合而为一。尊德性与道问学也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但是,应该在德性的指导下去道问学,进行道问学的过程中勿忘尊德性,因此,学习、教育过程不仅是实现学习、教育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同时学习、教育目的也存在于学习、教育的过程中。陆九渊从其“一是即皆是”的思想主旨出发,从整体的把握上、事物双方统一上,坚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贯切学习、教育目的,并将学习、教育结果与学习、教育过程合一,将一切学习、教育活动统一到教育目的上来,一切学习、教育活动应该自始至终与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学习、教育目的结合起来,“一非即皆非”,不能出现丝毫差异。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陆九渊自始至终把人之“本心”同学习、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的过程、方法、效果、目的、原则等等结合与联系,认为学习、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是整体的、统一的、不可分的。陆九渊认为从人们未来需求以及社会要求来看,学习、教育目的就是积德积能。人们自身有增强能力、增加道德修养、树立良好品质的主观要求,这样,学习、教育目的就与人们内在要求一致,道德的要求成了自己内心的需求。
另外,陆九渊认为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天人同一” 的思想。因为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而作为天地之间的人道,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也就是外在形态就是学习、教育目的,而内在修练,也就是内在形态就是人的“本心”,这即是“天人同一”在教育方面的要求与表现。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坚持“天人同一”的思想,教学过程与教育过程相一致,也就说教育过程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也是教育过程。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包括教育教学内容、手段、方法、途径,以及教育目的本身,都是通过对“本心”的认识、体会,在“本心”中去实现、完成。教育教学内容,是“本心”的内容,教育目的是“本心”的内在要求,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和途径亦是与“本心”相适应的,这样,在整个教育过程里,不管从出发点到落脚点,还是从结构到功能,从内容到方法,以及从课堂上、书本上学习的道德知识就与“本心”的内在修养、品质就可以实现“同一”。
这样一来,道德知识便是道德认识,道德认识便是道德信念,其外化于人,即是道德行为,即是“心”之本能的自然的外部流露和发用。通过这种学习、教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德才兼备的。这种人道德高尚,品格优良,对社会有责任感,并有能力为社会、人类、自然作出一定贡献。这种教育效果同教育目的合一,才是最成功的教育。
三、朱陆:道德知识如何转化为道徳品质
应该说,朱陆二人都各自抓住了教育活动中的一些本质的规律性东西。朱熹看到了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人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必须以道德认识作为基础,没有道德认识,人的其他道德品质都无从谈起,没有对道德现象和道德行范的深刻认识,就不会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没有道德认识作为基础,整个教育活动就难以为继。这一点,已为现代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所证实。而道德认识的形成,又必须假之于人对道德现象的观察和道德知识的摄取。所以,朱熹更着重于道问学。
不过,有了道德知识,不一定就拥有了道德,拥有了优良的品格,所以,道德知识只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自然转化。当人们获得、拥有一定的道德知识后,并不一定相应的就获得了道德认识,形成了道德品质,二者不可能是同步。其实,一个人有可能把掌握和获得的道德知识升华成道德认识、道德品质,或强化已经形成的相同或相似的道德品质,不过也有可能只是把道德知识当作了口头承诺、说教、装饰,或仅仅是一种知识,更可怕的是有人会把道德知识当作一种欺世惑众的工具、盗取功名的敲门砖、愚弄百姓的手段。如果是这种情况,所摄取和掌握的道德知识依然是一种外化的道德知识,并没有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认识和其他道德品质,而依然独立于道德品质之外。就其本人来说,顶多也不过是多了一些投机取巧、机权善辩、饰伪藏奸的“本领”而已。这样,这种对道德知识的摄取和掌握,就不但没有什么益处,而且是一种罪过、一种祸害。对于这个问题,朱熹的理论、论述是不能解决的。
陆九渊很清醒地看到、认识到了朱熹的上述理论缺陷。陆九渊认为道德知识与道德品质形成所存在的非同步现象,认识到了外在的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品质的多向性和层次性。作为一种道德知识,它有可能仅仅被作为一种纯知识和纯理论而纳入到人的知识结构之中,并不必然导致人的道德品质的变化,也就是说,人所摄取和掌握的道德知识与其道德品质的形成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如何才能保证人所摄取和掌握的道德知识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地、必然地、全部地转化为人的道德品质呢?陆九渊举起了传统儒家性善论的大旗作为理论武器。既然人之初,性本善,既然人拥有伦理的天性,“德性”自然存在人体,那么,我们只要在道德的指导下去教育教学,就能够确保顺利地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品质。故此,陆九渊坚持认为“以尊德性御道问学”,向外逐物被反观本心取替。陆九渊的对道德知识转化问题的分析可能包含有合理的因素,但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又是无效的,因为其论证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即有固有德性、固有善性的理论假设是虚假的。
这里我们要着重提出的是,朱熹、陆九渊关于尊德性与道问学的争论,本身就是德育教育教学的重要的理论问题,就是如何将道德知识有效地、顺利地转化成道德品质的问题。道德知识转化为成道德品质的问题是至今都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盘踞中国古代一千三百年之久的科举制度之所以施行时间如此之久,就在于它部分地解决了在人才选拔中如何对人的知识和才能进行选择和甄别的问题,确立了一个衡量知识水平的相对客观的普遍标准。但是,它却没有能力解决考德问题,不能确立一个明晰的、精确的和易于操作的考德标准,从而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人才。而这又是科举制度诞生不久就开始遭到有些人的抨击和批评,并且这种批评一直持续到科举制度灭亡的主要原因。
在现代的人才选拔工作中,依然没有很好地解决考德问题,不能够确定一个量化的标准,不能够通过对其所掌握的道德知识的状况的考察来检测出道德水平的真实状况。我国建国后实行的高考制度从本质上讲,也没有很好地解决考德问题,因而,痛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是,痛斥归痛斥,“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依然存在。所以,只要考德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就有存在的社会土壤,就有存在的合理性。这是我们由朱陆的“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而引发的几句感言。
责任编辑 如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