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问题”
2013-04-29杨建新
杨建新
【案例】
新学期开始了,高三学子们的学业负担加重了。我班的同学也陷入了迷茫之中,班里弥漫着一种莫名的心浮气躁的气息。作为班主任,我很着急,苍白空洞的说教不能打动人心,该怎么办呢?
周日晚上,一如既往,开完班主任例会后,我在班里巡视晚自习。这时,级长告诉我,上周五中午饭堂发生的一起打架事件与我班有关。原来,那天同学们在排队打饭时,隔壁班的小贤当众打了高二年级的男生小德,小德的手机和眼镜都摔坏了。当时,我班的小波在场,也上前踹了两脚,被小德认出。我的心揪了起来,但很快冷静下来,得先把事情调查清楚。
原来,小波“帮忙”仅仅是一种所谓的“义气”行为。我单独找到小波,单刀直入地问他,他一个劲地摇头,没有承认。在我眼里,小波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我让他自己回家把这件事告诉父母,他点头答应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问题解决的关键往往还在于父母的态度,如果父母配合,“问题”就可能成为宝贵的教育契机。
让小波自己面对家长,这不仅能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和信任,也让他在家长面前有所愧疚,也才能表现出勇于解决问题的责任感。作为班主任,我与小波的父母沟通时,先肯定孩子是好的,继而提出要理性看待孩子在成长中犯的错误,同时让父母意识到对孩子高三这一关键时期的问题要谨慎处理,尽可能避免对孩子造成消极影响。小波的父母很明理,对我表示信任与支持。当小波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尊重与信任时,他最终开口承认了“踹脚”行为。
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在于三方家长的协调。对于此次事件的赔偿,小贤理应负全部责任,赔偿八成的医药费和全额的手机、眼镜修理费,小波需赔偿两成的医药费。没想到,小贤的母亲却要求小波支付赔偿总额四成的费用,而且态度蛮横。而小贤也不顾小波的“友情”,冷漠地提出小波赔偿总额三成费用的要求。
气氛僵住了,我在单独和小波妈妈交谈的同时,趁机教育小波:人生路上,谁能真正帮助你?你和小贤是好朋友,但从这件事后,我想你对“朋友”“义气”会有深刻的认识。最后,小波妈妈为了让孩子能安心学习,答应付三成赔偿金。
事情落幕了,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契机,于是把“问题”深入到班会中。在征得小波同意后,我向全班同学讲述了这起打架事件,让同学们就此事谈感受。同学们纷纷议论:小波帮助朋友本意是好的,但却选择了错误的做法。这种错误做法,让他受到了教训。我趁机引导:“小波妈妈为了小波无私地付出,小波妈妈是伟大的。我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感受到,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关爱,我们又该如何报答?”“好好学习,高考考出好成绩!”同学们明确了在高三这一特殊时期的学习目标,我松了口气。
经过认真备考,我班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让我最意外的是,本来学习不佳的小波,经过打架事件后,整个人都变了,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最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小波妈妈对我表达谢意时说:“当初那几百块钱掏得真值啊!”
【反思】
在班级管理中,不少班主任都很害怕学生出现问题。其实,问题往往也是契机,应该正视并善于利用,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方法比循循善诱、喋喋不休的说教更有效,更能影响学生的情感观、价值观、人生观。上述案例就说明了“问题”(下转第22页)(上接第40页)并非就是坏事,一旦处理得好就能“化危为安”。
一、善于沟通,争取家长支持
与家长的交谈要讲究艺术。实现有效沟通,首先要直率坦诚。如上述案例中,我在与小波家长的交谈中,只谈问题不告状,不过分夸大学生的缺点和过错,不说“这事肯定是他做的,他平时表现都不怎么样”之类的言语。过激的言行只能导致这样的结果:一是激化家长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事后孩子多半要受到家长惩罚,最终必然是师生结怨;二是让家长觉得老师无能,进而完全不信任学校或老师。在与家长的交流中还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要让家长感受到老师是在帮助孩子,只有得到家长认同,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二、抓住时机,开展自我教育
众所周知,学生的成长最终依赖其自我教育能力。只有实现自我教育,才能助推学生的学识、情感、道德的自我完善。案例中,小波受到了一次深刻的自我教育,真正体验到什么是责任,知道要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也知道怎样交朋友以及怎样处理朋友关系。在事件开始,小波并未承认错误,他的这种逃避行为说明了一个普遍现象:承认错误往往会受到惩罚,久而久之就容易养成说谎恶习。对此,老师应该让孩子认识到做错事后,老师和家长给予孩子的是帮助而不是批评惩罚,从而让学生理解老师之爱、父母之爱。小波妈妈的深明大义让小波深切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正是这种深沉的母爱化为了小波奋发图强的动力,使他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善于抓住每个“问题”,把小情变大事,把别人的事变成自己的事,充分挖掘出“问题”本身的教育价值,让每个学生从中都能受到教育,这无疑是班主任的分内之事。
(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 广东广州 511400)
责任编辑 颜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