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的“三句箴言”
2013-04-29陈玉中
陈玉中
【摘 要】“语文课究竟怎么上”是困扰很多教师的问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文教师如果能真正理解并践行这三句话,将会对语文教学大有启发。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 箴言
笔者在与语文教师,尤其是新入行的语文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时常听到他们发出“语文课究竟怎么上”“现在语文课越来越不会上了”的感慨。
近些年,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园地可谓“名家辈出,新法纷呈”,着实让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笔者无意对这些观点、教法进行评说,只是想告诉教师同仁,语文教学应当“咬定”引领学生“读书积累”“遵思识真”“品文赏言”等环节不放松。为加深理解,便于操作,不妨请教师同仁牢记以下三句语文教学的箴言。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句话出自裴松之为《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所作的注。裴注《魏略》曰:“初,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可见,这句话本来就是董遇的“语文教学”经验之谈,我们何不借来一用呢?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只要识得一定量汉字的人,就具备了自主阅读的基本能力,通过反复的阅读就能理解或把握文章的大意,这是语文与其他课程最本质的区别。所以,“读书”是语文课最基本的形式和主要的载体。
然而,“读书”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却普遍地被忽视了。
首先,教师在备课时自己不能很好地读书。据调查,目前90%以上的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都会直接“参考”《教学参考用书》或网络课件等资料,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下功夫认真研读文本。没有阅读文本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就不可能从文本中读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要求并指导学生很好地读书,而是热衷于枯燥直白的问答分析或热闹浮躁的合作探究。如此一来,学生不是学习的主人,而是教师手中的木偶;不是课堂的主体,而成为了教师作秀的道具。
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坚持文章“非读不能知”的原则。
一方面,教师自身要树立研读文本的意识,养成研读文本的习惯。正如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所说:“要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特点,教师一定要胸中有书,教材要烂熟于心,也就是说教材要熟悉到如出我心,如出我口。”于老师的这段话可谓切中肯綮、语重心长,不仅道出了教师研读文本对上好语文课的重要性,而且指出了教师研读文本的标准——“如出我心,如出我口”。
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读书”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语文素养只有在语文实践中才能得以形成和发展。据抽样调查,目前学生中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不到70%,觉得语文学习应当靠自己反复阅读课文的不到50%。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听教师讲解分析并及时做好记录,必要时能回答教师的提问。他们已经完全习惯了“被动学习”的方式,不明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所以,教师要引导他们从对以往低效学习经历的反思中,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认识到“读书”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教师还要将“读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载体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体现在课堂教学的诸环节之中,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识记生字,纠正读音,知晓词义,了解与课文相关的常识;让学生在反复地阅读课文中,把握自然段的大意,划分文章的层次并概括层意,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让学生在细心品读课文中,理解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借鉴写作方法。长此以往,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便会得以形成。
二、“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这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二十韵》中的教学感言,意思是说,作者写作总是按照一定的思路进行的,我们阅读时只有遵循作者的写作思路,入情入境地细读,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准确地理解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和观点,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显然,这里所说的思路,就是作者思考的线索、思维的轨迹。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整体,都有一条或几条线索贯穿始终。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遵循思路、抓住主线,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习效率。因为这种“遵思路”的阅读方法体现了语文学习整体化的原则,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适应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
而当下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指导学生将课文读熟。他们在学生还没有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的脉络层次的情况下,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就将预设的肢解课文式的问题一股脑儿抛给学生,让学生如同小鸡觅食般地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当然,他们有时也会在其间点缀些“讨论、合作”,最后以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完满”的解决而告终。对此,一些教师还自诩“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殊不知,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是在按教师发出的指令去完成一个个规定的任务,完全是被牵着鼻子走。更令人遗憾的是,学生虽然从课文中找到了答案,但其实并没有真正地读懂文本,所获得的只是肤浅而零散的印象。
“遵思路”的阅读方法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实践证明,“理清思路”是真正读懂文本的前提和关键。能否迅速准确地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是衡量一个人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要“遵思路”,就得先明确“思路”,而“思路”在文章中的体现往往是隐性的,又因为作者风格的不同或文章体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要理清思路就必须反复深入地阅读文本,在阅读的过程中努力发现并捕捉那些体现作者写作思路的重要词语、句子或段落,然后从文章整体的角度揣摩它们的相互联系,进行比较分析、归纳综合及逻辑推理。
只要教师能重视并长期坚持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遵思路”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定能有效地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这句话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孔子说:“古书上说,言语用来完成意愿,文采用来完成言语。不说话,谁知道他的意愿?说话没有文采,不能到达远方。”
我们语文教材中的选文,90%以上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的经典名篇,文质兼美。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将阅读的重心指向每一篇课文的“文采”,在要求学生熟读课文、积累语知、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更要着力引导他们反复研读文本,努力发现文章的特色之所在,并在对那些能充分体现文章特色的文字或段落的含英咀华中,获得自己的体验。
然而,这一点却成了当前语文教学中最大的遗憾。据了解,有近九成的教师在教学中将重心指向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而忽略了对文本所独具的“文采”的研读赏析。他们盲目地将歌曲、影视、绘画等引入课堂,片面地追求课堂形式的热闹,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音乐欣赏课、小品演示课,甚至“四不像”的课。譬如,教《皇帝的新装》止于对统治者虚荣腐败的揭露;教《明天不封阳台》止于对环保意识的培养;教《台阶》止于对农民勤劳质朴品质的张扬……
对此,叶圣陶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过精辟的评述,他说:“笃信固有道德的,爱把圣贤之书教学生诵读;关切我国现状的,爱把抗战文章作为补充教材,都是重视内容也就是重视教育意义的例子。这是应当的,无可非议的。不过重视内容,假如超过了相当的限度,以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只在灌输固有道德、激发抗战意识等等,而竟忘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那就很有可议之处了。”“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可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思想内容的把握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更要坚定不移地将语文教学的重心指向“独当其任的任”,引导学生品味文章遣词造句的奥妙,揣摩作者谋篇布局的章法,让他们在阅读实践中不仅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更要弄明白“作者是如何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还能怎样写”等问题。这样才能将阅读与写作有机融合,才算是尽到了语文教学的责任。
语文教师如果真正理解并能践行以上三句话,对语文教学将会大有启发。
【参考文献】
[1]于漪.课堂教学三个维度的落实与交融[J].中学语文教学,2004(1).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现为江苏省射阳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