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山地民族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成因

2013-04-29李天星

天津农业科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社会云南少数民族

摘 要: 云南山区少数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是云南区域性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前沿性课题。为探求云南山地民族社区可持续发展之路,采用生态学和民族学等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对云南省永仁县直苴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在付出了巨大的社会成本、经济成本和生态成本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不可持续的。本研究为云南山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服务。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云南;少数民族;社区;直苴村

中图分类号: F127.8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9.017

Situation and Cause of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ountainous Communities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Yunnan Province

LI Tian-xing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Chuxiong, Yunnan 675000, China)

Abstra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mountainous communities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was the forefro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study of region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Yunnan province. Situation and cause of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ecology,ethnology with reference to Zhiju villag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oa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mountainous communities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Yun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munity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built on the base of large cos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and ecology was unsustainable, which provided scientific basis and basic data for the building of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community,and explored the related theory giving service to the building of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n perfect harmony.

Key words: economy; society; development; Yunnan provinc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community; Zhiju village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心内容 [1-5]。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可持续发展,把发展放在首位,通过发展达成可持续性,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最重要的[6]。云南山区少数民族社区可持续发展,是云南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区域性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前沿性课题。本研究为云南山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区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同时进行相关的理论探索,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1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区为楚雄州永仁县中和乡的直苴村。永仁县地处滇中北部(101°14′~101°49′E、25°51′~26°30′N),总面积2 189 km2,其中山区占97%,东南距省城昆明262 km,南距州府鹿城镇208 km [7]。2001年末,全县总人口10.2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5.64%,永仁县是楚雄州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大的山区小县[8]。

直苴村位于永仁县城西南部,距县城75 km,距乡政府所在地17 km,全村辖国土面积88.84 km2,海拔1 800 ~2 861 m,坡度25°以上的部分占区域总面积的65.81%。区域内≥10 ℃的年积温仅为2 859.7 ℃,年平均温度12.4 ℃,属温凉性气候类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直苴村通过一条乡村公路和外界相通,但雨季不能保证道路畅通。该村是以彝族聚居的高寒特困山区村,分23个社(村民小组),彝族占总人口的97%。2001年全村人口2 825人,约3/4的人没接受过学校教育。2001年人均占有粮食210 kg,人均所得438元。

2 研究方法

采用生态学和民族学等多学科研究的方法,以人类生态学研究为主要手段。为尽可能避开其他因素的干扰,考虑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刀耕火种农业的逐渐消失以及2002年该村开始了生态移民等,人口规模和人均资源等变化较大,所以选取1991年到2001年这个时段进行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人 口

3.1.1 人口数量 1991—2001年,区域人口从2 848人减少到2 825人,主要是实行计划生育的结果。人们的健康状况良好,人均预期寿命达65.81岁。

3.1.2 劳动力资源 在云南山区少数民族社区,由于山高坡陡,劳动力成为影响社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区1991年不足劳动年龄参加劳动的人数和超过劳动年龄参加劳动的人数分别为59人和109人,扣除劳动年龄内上学的学生70人和劳动年龄内丧失劳动能力的57人后,实有劳动力人数比劳动年龄内人数多出41人(表1),占总人口数量的1.44%,保证了社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调查表明,从事农林牧业的1 709人中1 200人从事农业,508人从事牧业,1人从事林业,13人从事零售及餐饮业,26人从事其他行业。这说明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非常低,大部分劳动力集中在第一产业,还需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调查发现,全村23个社没有出现因为劳动力不足而影响生产的现象[9]。社区劳动力的性别构成合理,全村男、女劳动力数量之比为1.04∶1。各社劳动力的性别构成基本相似,都处于健康的状态,对社区生产和生活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2001年和1991年相比,全村无论是实有劳动力还是劳动年龄内人数都在增加。参加劳动的非劳动年龄内人数增加到了299人,占总人口数量的10.58%。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从1991年的97.77%下降到了92.79%。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和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的比例从1991年的0.023上升到了0.078,正朝着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发展。劳动力产业分布格局的变化是区域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调查发现[9],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全村23个社都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只是程度不同。但23个社的劳动力性别构成都处于比较差的状态,全村男、女劳动力数量之比达1.92∶1,这对于社区生产和生活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这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末期才逐渐形成的,有其深层次的社会经济根源,是城市与山区农村社区之间社会发展的巨大势差所导致的。劳动力的性别构成维持相对平衡和稳定对于社区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 生产条件

1991年直苴村人均耕地面积0.071 hm2,其中水田0.023 hm2,旱地0.048 hm2(表2)。全村137.53 hm2旱地中,水浇地17.67 hm2,轮歇地52.8 hm2。调查表明,人均水田、水浇地和轮歇地以及人均旱地面积在各社间的分布都不均衡,这是直苴村23个社发展现状出现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9]。2001年和1991年相比,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到0.069 hm2,其中水田0.024 hm2,旱地0.045 hm2,离直苴村委会较远的4个社依然没有水田。十年来,直苴村还没有水库,水田中没有雷响田和轮歇地,人均水浇地面积增加到0.015 hm2,这说明社区的生产条件在不断改善。但十年来,全村耕地总面积在减少,各社间人均耕地面积仍然不均衡,粮食生产要实现长期的稳定发展还很困难。

3.3 生产状况

3.3.1 种植业生产状况 如表3所示,研究区1991年夏收粮食以小麦和杂粮为主,平均单产产量分别为3.33,4 kg·hm-2。秋收粮食以水稻、玉米和马铃薯为主,平均单产产量分别为18.93,6.36,

4 kg·hm-2。经济作物套种了向日葵,还有0.87 hm-2土烟,土烟总产量850 kg。其他农作物就只有一点蔬菜。可见,农作物的种类主要集中在粮食作物上,经济作物几乎没有,而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产产量非常低。这使人多耕地少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困难重重。

2001年,夏收粮食以大麦和蚕豆为主,平均单产产量分别为4.87,4.75 kg·hm-2。秋收粮食仍以水稻、玉米和马铃薯为主,平均单产产量分别为21.89,15.56,10.14 kg·hm-2。没有种植经济作物,农作物品种单一的格局十年来并未改变。但由于作物品种的改变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农作物的单产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区域内的粮食生产出现了持续发展的态势。但23个社之间差异的格局并未改变,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依然存在。

3.3.2 畜牧业生产状况 直苴村1991年畜牧业以饲养黑山羊、黄牛和生猪为主(表4)。黑山羊和生猪是人们肉食的主要来源;牛作为耕牛,是农家肥的来源之一;骡和驴是运输工具,用来驮运烧柴、肥料和木料等。调查表明,出栏的家畜,447头生猪中426头是自己食用,其余出售;10头牛中5头是自己食用,其余出售;251头羊全部是自己食用。存栏的猪、牛、羊、骡、驴的比例为3.78∶3.52∶18.23∶1.00∶1.28,人均占有生猪、牛、羊、骡、驴等分别为0.29,0.27,1.4,0.077,0.098头。人均年出栏生猪、牛、羊等分别为0.157,0.004,0.088头。1991年全村出售和自食用的家禽579只,人均0.2只。人们的肉食供应量并不充足。考虑到社区人均耕地面积少,而买骡(当时的价格:一头骡子一般要1 500~3 000元)和养骡的成本都比较大(一头成年骡子一年几乎要消耗一个成年人一年的口粮),增加了种植业的负担,粮食在人畜之间进行再次分配后,人均占有粮食更少了。如果把粮食投入到猪和羊的养殖中,或饲养家禽,更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研究表明,23个社之间的差异在畜牧业生产上依然存在。由于社区畜牧业生产水平非常低,结构不合理,大大增加了畜牧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畜牧业生产的效益,不利于社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001年和1991年相比,畜牧业品种构成及其功能没有改变。除了驴之外,生猪、牛、羊和骡的存、出栏数都比1991年剧增,增幅最大的是骡,存栏数增加到663头,是1991年的3.03倍,而驴的存栏数从1991年的280头减少到115头。家禽的数量也在剧增,出栏数达到5 397只,人均1.91只;存栏数达到了7 580只,人均2.68只。这说明十年来全村畜牧业生产有了快速的发展,但十年来,23个社之间的差异依然存在,种植业和畜牧业之间的发展以及畜牧业内部各组分之间的发展依然不协调。驴的数量减少了,但骡的数量还在剧增,调查发现,人们花费很多钱买骡的原因主要是用骡驮运木料到山外去卖,相信骡吃掉的口粮骡能挣回来,村子里的骡多了,山上的云南松少了。人们还在以巨大的社会成本、经济成本和生态成本为代价来换取目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忽略了对自身的管理和约束,无暇顾及自然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9]。

3.4 收入状况

全村1991年经济总收入中(表5),种植业收入占47.15%;林业收入占6.73%;烧柴收入占林业收入的42.01%。可见,卖烧柴是当时人们很普遍的一种增加收入的方式。畜牧业收入占26.83%;其他收入占19.29%。经济纯收入为总收入的71.12%,全村人均纯收入129元;农民所得总额为总收入的65.31%,全村人均所得119元。粮食分配总量622 457 kg,其中,当年生产粮食539 940 kg,占粮食分配总量的86.74%,人均189 kg;农民所得粮食433 223 kg,全村人均占有粮食151 kg。人们的收入水平非常低,无法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因此全村人吃国家返销粮达81 815 kg,人均28.73 kg。

2001年,在全村经济总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42.62%;林业收入占11.00%;畜牧业收入占40.32%;其他收入占6.06%。与1991年相比,林业收入和畜牧业收入的比例在不断增加。经济纯收入为总收入的63.84%,全村人均纯收入460.55元;农民所得总额为总收入的60.79%,全村人均所得438元。粮食分配总量836 300 kg,全为当年生产的粮食,人均296 kg;农民所得粮食593 779 kg,全村人均占有粮食210 kg。人们的收入水平比1991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温饱问题还未从根本上解决,各个社之间收入上的差异还依然存在。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直苴村及各社十年来生产状况的研究,发现社区生产方式仍然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以传统的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农作物品种和家畜品种构成单一,缺乏高产优质品种。调查发现,虽然通过薄膜育秧、地膜包谷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引种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等新品种,使粮食单产产量大幅度提高[9]。但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和长期刀耕火种农业生产方式下养成的粗放地经营和管理农业生产的习惯,使人们忽略了种植业和畜牧业内部结构的科学性、协调性以及种植业和畜牧业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导致了区域内劳动力资源在行业间的分布格局不合理、区域内产业分布格局不科学、区域内生产成本巨大、人们的收入水平极低,导致了该村各社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最终导致了区域的不可持续发展[9-10]。总之,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在付出了巨大的社会成本、经济成本和生态成本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不可持续的。

调查发现,研究区是众多云南山地民族社区的代表,对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成因的分析具有普遍意义,研究为云南山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区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致谢:感谢楚雄州永仁县县委、政府、中和乡乡党委、政府、直苴村委会对整个调研工作的支持及提供有关的资料和数据。对云南大学叶辉教授、杨树华教授给予的指导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李欣广.可持续区域经济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 林卿,高继红,于琳,等.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 (日)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 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 杨文进. 经济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6] 李金华.中国可持续发展核算体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 云南省永仁县志编纂委员会. 永仁县志[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5:38-39.

[8] 永仁县地方志办公室. 永仁年鉴[M]. 楚雄: 楚雄日报社, 2002:47.

[9] 李天星.云南山区少数民族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研究[D].云南:云南大学, 2010.

[10] 李天星.云南山地民族刀耕火种生态学定位与山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624-15629.

猜你喜欢

社会云南少数民族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与管理的实证研究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