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

2013-04-29谷鸣飞

学周刊·下旬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感感情

谷鸣飞

语文教学中的“语感”,主要指读者在阅读时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阅读教学中的语感训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能力。那么,应怎样进行语感训练的指导,使学生学会感悟呢?下面我就如何训练学生的语感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

一、指导朗读,真切感受

我主张“读悟”,但绝不赞同“读悟”和“理解”分离。语文教学绝不能丢弃对字词句等的基本训练,语文的训练归根到底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训练语感,必须了解字词的意义,指导学生体会好词佳句在文中的作用,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生动性及感情色彩。没有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不可能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对语言文字没有一定的感悟,就形成不了对语言的积累,那么,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也就成了纸上谈兵,一句空话。

就培养学生语感来说,只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远远不够的,有时还需要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中,指导其有感情地朗读,使其在脑海中浮现出课文描述的内容,进而感知课文的思想内涵。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时,我从网上搜了一段视频,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在公园里散步,遭遇车祸,为了救孩子,母亲被车撞倒送进医院,母亲拉着孩子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从手术室出来时,母亲已经再没有办法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公园散步了……再配上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从而体会到母爱的伟大,自然地达到了语感训练的目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吟咏朗读,品位语感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培养语感,当然离不开诵读,读文不通则表达不顺。目前,学生在朗读中“唱文念字”等现象十分严重,而用不同的语调、节奏吟诵的学生甚少,更谈不上在通顺流利的朗读中思考、品味,进而产生情感共鸣了。学生在情感上不能与作者共鸣,强烈的语感又怎么可能产生呢?如学习《草原》一文,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在反复有感情地诵读中品词品句,特别是开头描写“草原美景”的部分,要指导学生缓缓而起,要读得轻松愉快。就这样让学生反复入境入情地品读,让学生边读边议、边议边读,教师相机抓点导悟,使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点,在内心爱作者所爱,感受语言文字所描述的草原优美的意境,让学生在读议中引发对语感的自悟。

三、启发想象,领会意境

联想和想象是小学生完成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对语感的形成起到更上一层楼的作用。所以,教师在阅读中要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让学生由此及彼,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提升学生对文本更深一层的理解。

在教学中,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意境中,学生的感受必定真切自然。如我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先引导学生着眼于整幅插图,进行仔细观察,让学生对当时的环境有大致地了解,然后重点观察人物动作和面部表情,最后引导学生想象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内心活动。这样就创设出了比原文更生动的情景,学生走进了人物内心世界,体验到了英雄的情怀,受到了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可见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想象的做法有助于对词句的理解,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四、联系生活,体味感情

语感与生活经验是密切相关的,教师应抓住这个特点,调动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在学习《小抄写员》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有时,你被别人误解时,你会怎么样?当你被一个人多次误解时,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特别是你被自己最敬爱的亲人多次误解时,心情又是怎样的?想象一下,叙利奥多次被父亲误解而最终对他不闻不问,内心该是多么的痛苦呀!”接着,我让学生抓住叙利奥的心理活动和坚持抄写的行为,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形象的理解,使他们感同身受,深化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五、反复朗读,体会感情

在读中感悟是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喜欢运用的方式之一,我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我喜欢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读,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在《再见了,亲人》一课中:“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推敲“顶着”“冒着”“穿过”等词的准确运用,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揣摩“我们”的心理,揣摩作者如此描写的用意何在,使学生既体会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感激,又体会到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深厚的感情。如此,能让学生领会到文章,字里行间的情,更真切地感受朝鲜人民的人格魅力,这样做何愁不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感知的能力?

六、引导比较,揣摩蕴含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很容易揣摩出语言文字运用得是否精当,从而获得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例如,在教学古诗《泊舟瓜洲》时,我就让学生体会“绿”这个字与哪些字意思相近,并引导学生用这些字与“绿”字相比较,体会一下哪个字用得好?好在哪儿?学生通过比较、揣摩,认识到了一个“绿”字给读者生动展现了一幅春风吹过,江南到处生机盎然的美妙春景,领悟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进一步领会到了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总之,良好的语感能力不能单靠学生自己形成,也不能单靠教师的讲解自然获得,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恰如其分地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地感悟出语言的规律和意蕴,进而形成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能力。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语感感情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