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韵·境的完美结合

2013-04-29熊伟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3年9期
关键词:艺术特色诗词

熊伟英

【内容摘要】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有政治家的气度,军事家的睿智,思想家的深邃,艺术家的才情。特别是他的诗词,得到了众多大家的高度评价。诗词大家柳亚子称赞其诗“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厅瑰丽词”;徐迟曾说:“诗从毛主席,文崇马克思”;陈毅元帅也认定毛泽东为“诗词大国之盟主”①。可见,毛泽东的诗词在当代诗词领域有着很高的地位,本文则试图从诗词的艺术特色方面,浅析毛泽东诗词中气·韵·境的完美结合,即包含豪放之气势、率真之韵味、深远之意境、语言之魅力完美结合的特点。

【关键词】诗词 艺术特色 豪放 率真 深远

引言

“伟大的艺术家一向是人类进步的先躯者”。毛泽东的戎马生涯和革命实践给了他真正的创作源泉,捧读伟人留下的诗词,时刻可以感受到他“与大地谈心,与高山交流”的豪放洒脱,更能体会到其蕴藏的气魄美、韵味美、境界美的统一。他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的艺术风格,让多少后人赞叹不已;富于激情和恢宏气势的诗作,强烈地感染着读者;视“河地当床,石头当枕,蓝天为帐,月光为灯”的形象思维,则把人带入一个空灵深远的艺术境界中;还有那一气呵成,不加雕饰的语言文字,像清水芙蓉般清新自然。

一、豪放之气势

从毛泽东诗词的整体风格看,可以概括为“偏于豪放,不废婉约”。豪,即豪迈奔放;婉,即婉转柔媚。豪放与婉约各有其美,不可不辨。豪放是指豪放雄大的精神气魄,即古时所说的“气”像毛泽东这样一个胸怀坦荡、眼界开阔、不受名僵利锁羁绊的诗人,在他挥毫聘思之际,才会纵横逸宕、无拘无束。例如:《沁园春·长沙》中有“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菩萨蛮·黄鹤楼》中有“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忆秦娥·娄山关》中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七律·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中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水调歌头·游泳》中有“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些诗句都以豪放气势著称于世,这是毛泽东诗词的巨大魅力之一。

二、率真之韵味

毛泽东有着天生的诗人气质,他的一生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其诗词中率真的韵味呼之欲出。无论是喜是悲是忧是怒,是庆贺胜利还是抒发豪情,他都要写诗,早年的诗被称为是“在马背上哼成的”②。不论在临窗伏案之时,戎马倥偬之间,还是在日理万机之余,从不间断对诗词的吟哦,以表达他高远的理想、坚定的意志、翻卷的心潮、激荡的思绪和绵绵的深情。他的诗词直抒胸臆,表达着心灵深处的奥秘,具有生动的情感和恢宏的气势,处处显现一个诗人的率真本性,体现其诗词的气韵美。

生动情感和恢宏气势是毛泽东个性的充分体现。他从小就有强烈的叛逆精神,以及向往自由的天然个性,可谓天纵自然,挥洒自如。对一切束缚个性和掩饰本性的外在规矩表示极大的轻视和排斥。在现实生活中,毛泽东追求一种真我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境界。他胸纳万川、雄视古今、豪气鼓荡。认为人要有坚强的意志,为锻炼自己,常在夏天狂风暴雨的夜晚,一个人爬岳麓山,体会古人“纳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的境界。他横渡北风劲吹的湘江,激发“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情。他喜欢山川游历,并从中获得无限诗情和灵感,他的诗总是倾向于主观个性情感的抒发,对那些无病呻吟隐忍不发的习气,“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诗教则摇头不顾③。因此,他特别欣赏屈原、曹操、李白等人的作品,因为这些作品都具有生动情感和恢宏气势,这种风格对毛泽东的诗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深远之意境

毛泽东的诗词有着极其深远的意境。在《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景象开阔,气势宏大,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深秋画卷,给人以及高的艺术美感和艺术境界。

他的诗词不仅将其中的景色描绘得出神入化,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而且擅于运用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使不引人注目的东西突现出来,使隐蔽的东西显露出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如:《虞美人·枕上》中“堆出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比喻思念恋人情感像翻腾的江海,使难以言状的感情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还有毛泽东与恋人分别时想象他与杨开慧的爱情的未来是“重比翼,和云翥”,比翼双飞是古时文人对美好爱情的比喻和向往,还有“山舞银蛇,原弛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用的巧喻,也表现了与天公试比高的气魄,可以看出,他的诗词中的形象思维已上升到意象化的意味。所以他的诗词总是给人呈现出空灵深远的美妙意境。

四、气·韵·境的完美结合

毛泽东诗词秉承古诗词的精髓,又积聚强烈的时代气息。他即兴吟唱,文如其人,诗更如其人,在他的诗词中可以见出一个伟大人物的崇高情愫,深广胸怀和精湛的文学修养。他的情感与革命,与人民血肉相通;他的审美理想,更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熔为一炉,汇成一体,达到“酌奈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④的境界。

【注释】

①《诗国盟主毛泽东》,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P1.

②《卢卡奈文学论文集》(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P82.

③《读懂毛泽东》,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P464~P461.

④ 刘勰.《文心雕龙·辩骚》.

【参考文献】

[1]《诗国盟主毛泽东》,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

[2]《卢卡奈文学论文集》(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3]《读懂毛泽东》,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4] 刘勰.《文心雕龙·辩骚》.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二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艺术特色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江西安义糕点印模的艺术特色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浅析敦煌壁画对中国特色动画片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