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如何灌输中华民族精神

2013-04-29俞祝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3年9期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中学生

俞祝英

【内容摘要】灌输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要培养中学生的爱国情怀,要培养中学生的改革精神和自主创新精神,要培养中学生自信、自立、自强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灌输中华民族精神要注重理论传输法、实践转化法、比较分析法与典型宣传法。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 中学生 高中思想政治

长期以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上,教师往往从考试评价的目标出发,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对中华民族精神实质内容的教育;教学形式上以“单调、呆板”的说教为主,脱离学生实际,学生缺乏兴趣,思想教育实效性差。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高中思想政治课很好地呈现、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魅力呢?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探究。

一、以提升中华民族精神价值观为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对中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基础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学生的特点,由浅入深地进行公民道德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和有关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教育;引导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自主、自立、自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程首要理念是关注学生思想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由此可见,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掌握和接受一定的思想观点,形成正确的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性质上说,是意识形态灌输和传播的活动。所以我们在确立教学的“三维”目标时,应清醒地认识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主要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和过程、方法目标是服务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在设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时,要从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道德价值观要求起,从小到大,切忌空谈,这样教师在确定如何上好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时候就能够灵活的处理教材,不会迷失方向。

二、以教材内容与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结合为教学内容

1.善于开发教材资源

教材虽然不是教案,也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但教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它要求教师能够围绕教学目标,善于对教材进行深度开发,创造性地驾驭教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只不过是一个例子。”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善于开发教材资源,用好这个例子。例如,在哲学教材中《树立崇高理想》、《求实的人生态度》等,经济常识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树立市场经济意识》等,政治常识中《自觉维护国家主权》、《青年自觉增强党的领导观念》等都是非常直接地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素材。但有些教材的内容需要教师进行开发和挖掘,从中找到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结合点。从而引导学生不仅注重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要注重人的精神的力量,然后再补充一些具体的事例说明人的精神力量的重要性。引发学生说出一些激励自己前进的人生座右铭,如“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人不能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从重视个人精神走向重视中华民族精神,重温奥运精神、申博精神、神州精神、“抗非”精神等,然后对国歌进行精神力量的再认识,由此说明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支撑和巨大推动作用。最后利用哲学知识对“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进行课堂交流和讨论,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从而真正认同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并以此作为激发自己向上的动力。

2.善于挖掘学生资源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客体,但在新的教育理念中,我们不能仅把学生当成是受教育的对象,它也是教育的主体,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渠道。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因此我们要转变教育理念,重新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扮演角色。

我们各种思想政治课规定上课前五分钟进行课前演讲,学生在演讲的过程中就把自己所关心的问题以及自己的观点、思想表述出来了。学生根据自己搜索的素材提出的思想观点,就是很好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把学生无意识的针对问题的看法进行引导和强化,使之变成有意识的道德品质。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国家的发展,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抱负。这对学生“为什么而学习”来说就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这种不自觉自发的爱国意识变为自觉的积极的爱国意识。

学生对某些问题非常关注,但囿于思维和知识的限制,可能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现象或者某一个侧面,未看到问题的实质和全部。教师可以借助于学生所表述的问题,启发他们的思考,进行针对该问题引发的补充延伸教育。例如有同学在演讲中提到当今社会人们在殡葬礼仪上的巨额花费问题,该同学仅提到政府应在此事上应该怎么做,点评中其他同学也未发掘出这个话题的其他教育意义,我就启发说,“其实这一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政府的管理问题,而在于人们如何正确的看待‘孝这个问题,我们都学过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死后什么也没有了,你要真正有孝心,并不是表现在人死后殡葬的隆重形式上,而是在他活着的时候。同学们想要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孝心,就从现在开始吧,从回家进门问一声爸妈好开始,从给父母端一杯热茶开始……你的父母将会感到无比的欣慰。”

三、以思想启迪和心灵沟通为教学策略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陶行知语)。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并且在开放和民主的教学中,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进而达到情感的激发和撞击,使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创设生活化情境,就是提供新知识的现实情景或模拟情境,激活与新知识有关的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形成积极思考的空间和热烈的学习氛围,通过情境唤起学生愉悦的情绪,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快乐感。

四、善于借助课堂生成的教学情境,及时捕捉学生的思想疑点,进行思想的“碰撞”教育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必须置于具体的环境之中,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同样也离不开具体的环境,它包括时间环境、地点环境、方法环境,因此切实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要充分地把握和利用教育教学的环境。时间环境思想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与一定的时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安排是否科学,对教育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教学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及时有效地进行思想教育,效果更佳。思想教育尤其是说服性教育,最佳时间的选择就是让学生的思想问题在某个情境中外显出来的时候来进行。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它是按课程的方式来设置和安排的,有固定的教学时间,再者每个班级人数也较多,教师不可能在发现某个学生存在思想问题时就进教室进行课堂教学。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教师就应当培养敏锐的观察和洞悉能力,善于在课堂上借助课堂生成的具体情境,及时捕捉学生的思想疑点,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在当今的社会大背景下,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上有效地落实中华民族精神教育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教育界的各位同仁们不断努力,继续探索,发挥思想政治在育人上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 田克群. 民族精神与竞争力[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2] 班华. 现代德育论[M]. 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3] 顾明远. 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 郭齐家.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共有精神家园[J]. 北京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格致中学鼓山校区)

猜你喜欢

高中思想政治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高中思想政治课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研究
浅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认识与探究
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导入策略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走进学生心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