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教学的流派》得到的启示
2013-04-29黄金亮
黄金亮
一、背景
通过仔细研读《语言教学的流派》,让我对我国中学的外语教学有些感悟。该书由英国学者Richard和Rodgers编写并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两位均是国际级的外语教学专家,由文秋芳教授做了精细到位的导读。这本书对外语教学的各个不同时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语言观、学习观都有很好的总结和归纳,是每位有志成为优秀外语教师的教学者都应仔细学习的专著。
二、界定approach和method
外语教学的各个流派有着自身的特点,按照Richard和Rodgers的观点,可以分为教学理念(approach)和教学方法(method)两大类。其中属于approach的有:交际教学法、词汇教学法、自然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能力导向型教学法、合作学习语言教学法、多元智能教学法、神经语言程序教学法、全语言教学法。属于method的有:语法翻译教学法、听说法、沉默法、全身反应法、社团语言学习教学法、暗示法、情境教学法。
那么究竟什么是approach呢?其实,从归属于approach的各个教学法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些多是从教学理念上解释外语该如何教学的。这些教学理念是对语言教学本质的理论和观念的解释,并不是为外语教学提供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方法。approach是提供教学理念的,告诉外语教师应该遵循的教学原则。也正是因为对这些教学理念有着不同的解读和实施,才会给教师更多的自我发展空间,也能够与时俱进地指导外语教学。
究竟什么是method呢?它是根据某一特定的语言理论和语言学习设计的外语教学中具体、可行、有步骤的教学方法,陈述了教学方法的具体内容、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学步骤和教学技巧,相对approach而言教师有很少的自我创新空间。教师可以通过训练懂得如何使用这些methods,在教学中要准确遵守这些教学准则。
和approach相比,method因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学习者等因素不同而显得较受约束,生命力不像approach那么强,但method为教师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操作,直接指导教师教学,尤其是那些没有太多经验的新教师更是容易操作。而理念虽然给予教师较大的创新空间,却没有具体的实施步骤,往往让教师在教学时无从下手。
三、 超越approach和method
尽管approach允许在实践中有多种不同的解读,但是不同教师的解读程度不同,实施效果也相差甚远,再加上与传统的教学理念差别较大,故实施也比较困难。而method严格地规定了教师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教师不得不接受这些教学方法的主张和对应的教学理论。无论是approach还是method,它们经常被推崇为解决全世界教学问题的灵丹妙药,然而却忽视了教学的基本出发点,那就是要与教学环境相适应。比如说,比较流行的交际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源于英美等发达的英语母语国家,该种教学方法的应用环境就是母语环境,这一点要十分注意,如果原封不动地把该教学方法照搬到我国,显而易见是不合适的。而且像交际教学或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所提倡的理论和教学原则,就一定要在我国实行时完全遵循吗?恐怕这些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证实。
优秀的教师应该懂得活学活用,既不会停留在了解教学理念(approach)而不知如何操作上,也不会毫不改动地死用教学方法(method),要学会超越approach和method。语言教学的各个流派都是教学经验和实践的结晶,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并活用这些方法,建议可以考虑一下5个方面:(1)学会如何使用不同的理念和方法并知道它们分别在何种情况下适用;(2)知道语言教学有争议的问题;(3)使用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学后,要及时反思和比较;(4)了解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创造力的教学活动;(5)从不同视角建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师应该根据他们自己的判断和经验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师范学校的学生进行各种教学理念、方法的训练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会为他们在面对学生时增加信心,并提供教学的技巧与策略。然而,随着教师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他们会对已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修改,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也是优秀教师的创造性体现。
四、小结
外语教学研究形式在世界上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新的教学流派不断涌现。各个教学流派都有它发生、发展的背景,如语言环境、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师生比例等等,我们要从各个教学流派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考虑我国的教学环境。
我国也是一个外语教学的大国,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没脱离外语教学,然而收效并不理想,甚至被称为“哑巴英语”、“应试英语”。广大学者为了外语教学事业钻研了世界先进的外语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但是这些东西是不可能完全照搬到我国的外语教学中的,要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师资和现有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相融合,也要充分升华我国外语教学中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因时因地“活用”各种教学方法,相信这样的话我国中学的外语教育必然会迎来新的曙光。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