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色教学语言 打造精彩课堂

2013-04-29王芳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智叟愚公语言

王芳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语言的艺术修养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他还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由此可见,教学语言艺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开发智力的效果。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努力地润色教学语言,打造精彩的课堂,以求在舌耕的教育事业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润色教学语言,大处说是教学语言美的创造性活动,小处说就是语言表达技巧问题,即力求使教学语言有味、有情、有趣、有智。笔者尝试从以下几点来进行解读。

一、扣文本,解知识——彰显文味

语文学科姓“文”,这决定了语文教学语言首先要有“文味”,教师应紧扣文本,把语文学科的相关知识讲解精当。我校的一位语文老师上公开课,讲《愚公移山》,有这么一个教学片段:

师:文中有两个人讲的话差不多,是谁呢?

生:愚公的妻子和智叟。

师:他们态度一样吗?

生:差不多,都不大赞同愚公移山。

师:你们把这两个人的话放在一起读一读,比一比,究竟是差不多还是差很多?

(生朗读)

生:是差很多,智叟说“甚矣,汝之不惠”是说愚公太笨,而他的妻子没有说他笨。

师:智叟可以说“汝之不惠甚矣”或“汝之甚不惠”,为什么要说“甚矣,汝之不惠”?

生:这是倒装句,强调愚公不是一般的笨。

师:很好,“甚矣”提到前面的确强调了愚公笨到极点,而愚公的妻子没有这样的语气。那他们的话还有不同之处吗?

生:两句表达不一样。他的妻子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的妻子认为他连小山都搬不走,而智叟则说他连山上的一根草都拿不动,一个实事求是,就事论事带着关切的口吻,另一个则有些讽刺的意味。

师:太好了,连小草都奈何不了,明显是讽刺、挖苦。这里还有不同,细心的你们再找找看。

生:称呼不一样,一个称“君”,一个称“汝”,一个尊重,一个看不起。

师:你太了不起了,一字之差,你都发现了,还有新的发现吗?(等了一会,见没人发言)两句都有“如……何”,但智叟在“如……何”前又加了一个字,是——

生:“其”字。

师:不错,那“其”字怎么理解?(学生又沉默了)以前我们学过“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生:加强语气,智叟在强调愚公无能没用。

师:太好了,“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中的“其”字都是用来加强语气的,一个加强反问语气,一个表示推测、估计的语气,这儿的“其”表反问,表达智叟对愚公的轻蔑、看不起。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在这个教学环节里,教师把对人物的分析与文言知识的讲解融在一起,以对内容的理解带出对文言知识的落实,又通过落实文言知识加深对内容的理解,相得益彰。另外,教师引导学生触类旁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教师这段精彩的教学语言散发着语文特有的浓浓的“文”味。

二、会煽情,懂表达——情溢于言

语文教学的内容,大多是情注其中的优美作品,语文教学的对象,也都是富有情感的学生,这就要求语文的教学语言必定要以丰富的情感来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煽情”,做一个善于表达感情的人。

笔者在教学杜甫《望岳》一诗时,上课伊始,我说:“祖国江山美丽如画,那里有‘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九曲;有‘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有‘一霎松岩齐变色,金光如雨沐群峰的黄山日出;还有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今天我还想带着大家登上‘群山无与比的崔嵬泰山,去感受诗人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学生们睁大眼睛,神往地望着我,我似乎摸到了学生情感跳动的脉搏,感受到他们胸中激情澎湃的声音,赶紧问:“你们不想去登泰山吗?”“想,想!”学生们急忙打开了课本。

这样的教学语言,就像充满感情色彩的流水,潺潺流过学生的心田,引导学生很快深入到文章所描绘的境界中去。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一开始就以情扣动了学生的心弦,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艺术效果。

三、巧设喻,妙化用——寓趣于言

教学语言要成为美的语言,应当在遣词造句上多下工夫,运用比喻,化用诗句,可以使教学语言生动有趣。

如学习俄国小说家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教师在引导学生领悟小说的主题时,总结说:“警官奥楚蔑洛夫面对一般的群众,是一条凶恶的狼;面对权贵,却是一条温顺、献媚的羊。‘作威作福和‘奴颜婢膝和谐地集于他的一身,这样的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当时沙皇统治的俄国,经济落后,思想保守,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而作为这样一个国家机器上的小零件,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空间。这样的人物虽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锋芒其实更多的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格的土壤。”

再如笔者在进行中考古诗文默写专题复习时,发现学生经常将“燕”与“雁”混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这几句诗中的“燕”与“雁”学生经常张冠李戴,于是我给大家编了句口诀说:“南燕与北雁,相看两不厌,燕脂燕然意不同,理解记忆莫混淆。”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是幽默。”在这里,教师巧妙地运用比喻,使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化用诗句,诌打油诗,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印象。

四、处变故,意不惊——寓智于言

这一天,我正在评讲试卷,一节课下来师生都身心疲惫,离下课还有几分钟左右,我看了看试卷上的作文以“期待”为题,就接着给大家说:“作文开头很重要,一定要亮眼,比如我们可以以排比的句式来表达‘飞蛾扑火,义无反顾,那是因为它期待光明;春蚕化蛹,作茧自缚,那是因为它期待重生;蜡炬成灰,烛影摇曳,那是因为它期待给予……”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只见周亚同学的课桌上早已收拾干净,而且屁股的三分之一已经离开了座位,似乎马上就要冲出教室。顿时,一股莫名的怒火冲上我的心头。我望着他随机说:“周亚收书,作冲刺状,那是因为他期待回家。”全班大笑起来,一节课的紧张与疲惫瞬间烟消云散了,周亚也稍稍正坐,红着脸重新打开了试卷,为了缓解周亚同学的尴尬,我又说;“期待回家并不是件错事,既然四十分钟都过来了,又何必在乎最后几分钟的等待呢?”

当课堂出现意外变故时,教师要处乱不惊,巧施妙言,化解尴尬,让教学语言充满智慧的光芒。

总之,精彩的教学语言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的追求,精彩的语文课堂也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的期待,让我们努力将自己的教学语言润色得更精更美吧!

(责任编辑 韦淑红)

猜你喜欢

智叟愚公语言
愚公新传
智叟移山
那个感动天帝的老头儿
现代愚公
语言是刀
愚公移山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谁更应当“愚公”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