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无创性方法临床评价祛斑化妆品的功效
2013-04-29程树军潘芳秦瑶
程树军 潘芳 秦瑶
[摘要]目的:组合运用无创性皮肤检测方法临床评价化妆品的美白祛斑功效。方法:选择平均年龄40岁的女性志愿者25名,连续使用化妆品8周,使用产品前和使用后第4周、8周分别用CM-2600d分光光度计测量皮肤的L*、a*、b*、△L、△a、△b、△E值,用SIAscopy仪分析色斑处黑素总量、血红蛋白和胶原蛋白,对照皮肤老化图谱进行色斑临床分级。结果:CM-2600d检测色斑颜色显示试用产品后色斑部位L*值升高,a*值下降。SIAscopy仪检测表明总黑素含量、胶原蛋白和血红蛋白下降,临床分级显示色斑评分降低。结论:组合方法检测皮肤色斑颜色变化结合临床评估可以客观评价美白祛斑产品的功效。
[关键词]化妆品;色斑;皮肤分光光度计;皮内光谱分析
[中图分类号]R13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3)09-0953-04
具有美白祛斑功能的化妆品倍受东方女性推崇,采用反映皮肤生物物理特性的检测方法,辅助临床观察,两者相互结合可为化妆品有效性评估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皮肤颜色的测定通常采用三色比色法(如CM-2600d)和窄波段反射分光光度计(如:Maxmeter MX18)测定[1],近年来,皮内光谱分析(SIAscopy)、皮肤感光成像(Visia)脸色分析仪等新的颜色解析技术得到应用[2],使色斑的量化更为客观。本研究通过对某品牌祛斑产品的功效评价,比较不同色斑测定仪和检测指标的组合应用,为建立标准化的祛斑功效评价方法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志愿者筛选
1.1.1入选条件:25例年龄在36~50岁的女性,III型或IV型皮肤,色斑临床分级在3级以上。以室内活动为主,无严重系统性疾病、急性炎症、免疫缺陷或其他皮肤病;无过敏性疾病;既往无护肤类化妆品过敏史;近2个月内未参加药物临床实验或其他化妆品功效评价;自愿参加并能按照试验要求完成试验内容,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1.2排除条件:妊娠及哺乳期妇女;6个月内接受过任何形式的皮肤治疗,试验期间可能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下(如旅游、度假)导致日晒增加;试验期间受试部位应用抗炎药物,试验期间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类药物;不能严格遵守试验要求,配合试验。
1.2仪器设备:日本美能达分光测色计CM-2600d,可计量皮肤对360~740nm波长范围光的反射率,获得皮肤表面的分光光度曲线,并将其转化为L*,a*,b*值,从而对皮肤颜色变化进行定量。SIAscopy皮内光谱分析仪(英国Molemate公司),结合了皮内血管成像、接触性分光光度测定法和超光谱成像技术,可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并解析和显示表皮黑素、血红蛋白、胶原蛋白和真皮黑素。
1.3 试验方法
1.3.1研究设计:志愿者全面部试用产品,选取额头、面颊和色斑为测试部位。分别于试验前及试用产品后4周、8周测定色差值、采集光谱图像和临床评分。每位志愿者每一次测试区域位置尽量一致,以志愿者前后和颈部皮肤为对照。所有操作由同一个人完成,以减少偶然误差。测试当天,志愿者不使用产品,清洁测试部位后需在室内[温度(23±2)℃,湿度(55±5)%]平衡至少30min以适应检测室环境,1h后检测。
1.3.2 产品使用方法:产品分美白精华液和祛斑滋润霜两款,按照使用流程,每天早晚各一次,均先抹美白精华液,再涂祛斑滋润霜,连续使用8周。
1.3.3 功效评估方法
1.3.3.2 皮内光谱检测:在使用产品前和使用产品4周、8周后用SIAScopy仪获取孤立色斑部位的图像和数据,用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解析色斑的变化。
1.3.3.3 临床色斑评分:根据文献[3]临床评价面颊色斑密度、面颊色斑、面部孤立色斑与周围皮肤色差和面部孤立色斑的大小4项指标的变化。面颊色斑密度(0-7级)指眼眶之下,耳边缘至鼻翼之内面颊的色斑密度;面颊色斑(0-5级)指颧骨区域附近色素沉着所形成的相对较大的色斑,依次从数量、色差和大小评估色斑的严重程度;面部孤立色斑与周围皮肤色差(0-5级)指色斑与其周围皮肤的色差,准确定位色斑并重点评估色斑与其周围皮肤的色差,不考虑色斑大小;面部孤立色斑的大小(0-7级)指面部孤立色斑的大小,包括面颊、前额等部位,准确定位色斑并重点评估色斑的大小,但应排除痣、雀斑、瘢痕所形成的色素沉着和所有病理性色素沉着的情况。计算色斑变化率=(检测值-基础值)/基础值×100%。
1.4 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 13.0 统计软件包对分光测色计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对SIAScopy图像,通过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系统对不同色素结构所占分析面积的比值进行统计。仪器检测与临床评估间是否具有一致性,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色斑无创性仪器检测:使用产品不同时间面部皮肤颜色量值的数据见表1。结果显示颈部皮肤色差仪检测值无明显变化,表明试验期间个体皮肤颜色自然波动不明显,排除因季节变化引起的皮肤自然变化。使用产品4周后面颊部、额头部和色斑部位的L值明显高于基础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变化趋势看,产品对不同部位的改善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色斑部位、面颊和额头。8周后色斑部位和面颊部a*值明显低于基础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L、△a和△b值变化分别与L*a*b*值变化趋势类似。使用产品8周后色斑部位和面颊部ΔE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5名志愿者共分析了45个色斑点,分别获得色斑、总体黑素、真皮黑素、血红蛋白和胶原蛋白的图像。试用产品4周和8周后与试用前相比,色斑解析图片均显示颜色变浅和变小的变化(见图1)。经统计学分析,各种解析色基占分析面积的百分率明显下降(P<0.01),第8周与第4周相比有所下降,但下降不明显(见表2)。提示产品对总体黑色素和胶原蛋白改善效果较好,对真皮黑色素和真皮血色素的改善效果次之。
2.2 研究者临床评估:25名志愿者面部色斑临床分级见表3。从分级变化分析,色斑临床分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对孤立色斑大小和色斑色差的改善较为明显,对色斑密度和面颊色斑的改善次之,使用8周后的效果更显著。从色斑变化率的趋势分析,改善程度从高到低顺序与此一致。选择色斑部位的颜色量值和色斑/分析面积分别与色斑色差临床分级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出Kappa值为0.6215和0.6376,SIAScopy图像解析的一致性更佳。
3 讨论
利用无创性方法临床定量检测皮肤性能是化妆品功效评价的趋势[4]。皮肤颜色测定是比较客观分析美白效果的方法,常用的几种方法各有其优势,如采用三色比色计可反映皮肤颜色空间多维的变化,而窄波段反射分光光度计可检测皮肤黑色素的红色素的变化。
本研究对祛斑产品影响皮肤色素斑的动态观察,组合采用了CM-2600d三色测色仪和SIAscopy皮内光谱分析仪。CM-2600d分光光度计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皮肤颜色测定分析仪,灵敏性和重复性比较好[5],但其无法提供皮下色素结构变化的详细信息。SIAscopy技术同时运用可见光和红外线对皮肤内的血液、黑素和胶原进行分析[2,4],它可以对被测皮肤孤立色斑采集一张高解析度的白光照片,同时采集4张色基图片,分别显示黑素细胞、血红蛋白、胶原和真皮乳头层的黑素。真皮乳头层的黑素图像主要用于黑素瘤等色素性皮肤损伤的早期诊断[6],而表皮黑素、血红蛋白和胶原图像主要用于正常皮肤的年龄变化、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色基动态变化等[7]。本研究在色差仪结果证明产品具有美白效果的基础上,针对色斑进行图像采集和色基解析,结合图像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提示使用祛斑产品后,不同色斑基色所占分析面积的比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再对照亚洲女性皮肤老化标准图谱进行色斑临床分析,较全面和科学地提供了产品评价的完整信息。
决定皮肤颜色的因素不仅包括黑色素和血红蛋白,还包括类胡萝卜素、真皮血管和真皮纤维等,本研究所用的检测仪器和方法有机地结合了分光光度计、皮肤镜、接触性间歇性分光光度测定和高光谱成像系统的优点。多种皮肤检测技术的组合逐渐成为研究皮肤自然老化,测试护肤品和皮肤药物等各种产品功效测试的趋势[7-8]。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无创性检测技术的组合可有效提高美白祛斑产品临床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为建立标准化的祛斑功效评价方法提供了临床依据。
[参考文献]
[1]Rubegni P,Cevenini G,Barbini P.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and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itutive facultative skin color and phototype in Caucasians[J]. Photochem Photobiol,1999,70(3):303-307.
[2]Moncrieff M,Cotton S,Hall P. Spectrophotometric intracutaneous analysis- a new technique for imaging pigment skin lesion[J]. Brit J Dermatol,2002,146(3):448-457.
[3]Bazin R,Flament F.Skin Aging Volume 2-Asian Type[M]. MED`COM,2010:77-91
[4]Serup J,Jemec GB,Grove GL.Handbook of non-invasive methods and the skin[M].CPC press,2006:315-325
[5]Park SB,Sun DH,Youn JI.A long-term time course of colorimetric evaluation of ultraviolet light induced skin reactions[J].Clin Exp Dermatol,1999,24(4):315-320.
[6]Glud M,Gniadecki R,Drzewiecki KT. Spectrophotometric intracutaneous analysis versus dermoscopy for the diagnosis of pigmented skin lesions: prospective, double-blind study in a secondary reference centre[J].Melanoma Res,2009,19(3):176-179.
[7]Kimball AB,Kaczvinsky JR,Li J,et al.Reduction in the appearance of facial hyperpigmentation after use of moisturizers with a combination of topical niacinamide and N-acetyl glucosamine: results of a randomized,double-blind, vehicle-controlled trial[J]. Br J Dermatol,2010,162(2):435-441.
[8]张汝芝,朱文元,冯舸,等.窄波UVB诱导皮肤色素斑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8,41(2):87-90.
[收稿日期]2013-02-16 [修回日期]2013-04-24
编辑/李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