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整合
2013-04-29赵莉莉
赵莉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一探该版本教材中人文性与工具性整合的状况。
一、语文教材整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意义
1.语文的人文性
人文性是人类文化体现出来的最根本的特质,人文性以追求真、善、美的崇高价值为核心,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为目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标准》还指出:“要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可见,语文学科的性质及目的决定了人文性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性之一。语文教学必须具备人文性的原因在于,语文教育的目的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于学生来说,人文性的意义在于关注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给予学生心灵慰藉,关怀学生的精神世界,“终极人文关怀”就是人文性的意义的最终体现。
2. 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沟通交流的工具,它不仅能传承文化,还能帮助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工具性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功能和目的,学习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使用语言。首先,教会学生理解别人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语言,既能流畅地运用口头表达,又能得体地运用书面表达。其次,教会学生进行适宜的口语交际。新版《标准》就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再次,教会学生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只有先通过语言的记忆,才能发生后面的语言积累,进一步获取学习语言的成果。
3.人文性与工具性整合的意义
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整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性质。语言是科学文化知识的载体,它具有一定的思想、情感和审美价值;语言除了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工具,还是进行思想和情感表达的工具。脱离了人文性的语文教学是罔顾“以人为本”的强行灌输,脱离了工具性的语文教学是丧失了语文基本价值的无意义活动。
二、高中语文教材人文性与工具性整合的体现
1.根据专题编排教材,结合工具性,凸显人文性
根据专题编排文本教材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在必修版部分,以人文话题如“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为编写线索,以人的思想和素养为编写核心,发散出二十二个专题。以必修一为例,对于专题“向青春举杯”,编者的意图在于鼓励刚刚步入高中的青少年设定奋斗目标,朝气蓬勃地度过青春岁月;对于专题“月是故乡明”,编者的意图在于引发学生对故乡的关爱,即使学生身在故乡,同样能对故乡因爱而生思念之情;对于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编者的意图是加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认识,引导学生关怀社会、关怀自然,最终关怀整个人类世界。除了在精神层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以专题为单位,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落脚点,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在“阅读和欣赏”“表达和交流”等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彰显语文的工具性。
2.学习方式灵活新颖,集激发兴趣与培养能力于一体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版安排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的全新板块,从字面就可以看出这样设计是为了凸显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新理念。“文本研习”侧重于提高学生解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问题探讨”侧重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体验”侧重于将所学和所用相结合,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型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新课改的“三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体现了该版本教材对于人文性和工具性兼顾的考虑。
3.开设新专栏,保证语文运用能力的落实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每个专题后开设了“积累与应用”专栏,目的在于进一步落实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比如专题“珍爱生命”后面的“积累与应用”专栏,第一个要求是反复诵读,重新感受并写下读后感;第二个要求是摘录文本语句,搜集跟珍爱生命相关的文学作品;第三个要求是阅读《我与地坛》;第四个要求是以“自救”和“营救”为主题搜集资料。我们可以在这些要求中清晰地看到每个步骤对学生的精神和思想产生的影响,这是人文性的体现;另外写读后感、搜集资料等要求则体现了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要求,这是工具性的体现。在“积累与应用”专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写作实践”,一方面以读写结合为主,另一方面以写作过程和写作方法为主。写作的话题不拘泥于专题中的母题,且体裁不限,使学生在自由选择中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散。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