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生活 写出真情
2013-04-29魏晓莲
魏晓莲
语文老师大多会经历这样的时刻,布置作文时,学生都会不约而同发出叹气声,显得无奈与痛苦,视作文为畏途。学生交上来的作文,或东拼西凑,或言不由衷,或内容空洞,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很难打动阅读者的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缺乏写作的兴趣;二是缺乏材料的积累。
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虽然相对闭塞,但学生的生活却比城市学生丰富充实,农村学生与自然更为亲近,生活实践能力强,对生活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如果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明眼人,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体验生活,从生活中采撷写作的原材料,写他们熟悉的生活,学会表达真实的情感,就可激发写作的热情,他们写起作文就会像叶圣陶先生说的“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停了”。如何将生活与情感真实地反映在农村学生的作文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风光,在与自然的交流对话中表情达意
农村学生的生活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四时景色的变化,就在他们身边。引导学生观察自然风光,就能感悟自然万物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初春看田间路边开放的蒲公英虽不起眼,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灿烂;盛夏聆听玉米拔节的声音,蚂蚱在歌唱,在心灵与自然的融合中感受自然的魅力与伟大;金秋摸到沉甸甸的玉米棒子,就会品味出播种就有收获的喜悦;严冬面对白雪肃穆庄重,知道已生根大地的冬小麦经过雪的洗礼会更茁壮。一花一世界,自然界的万千景象都是入作文的材料,让学生学会在自然与心灵的对话中,景与情的交流中,获得对生活人生的感悟,从而在作文中准确表情达意。
二、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写出有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的作文
我校周边有些村庄是回汉群众杂居地,回汉群众和睦相处,孩子们一起读书玩耍,也了解彼此不同的生活风俗,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当地不同民族的节日风俗,作为本地的特色文化积累下来,写作时就可写有地方特色的作文了。如汉族群众每当春末夏初都会举行祈求风调雨顺的民间传统习俗“打醮”、“献牲”等活动,回族同胞的开斋节、宰羊节等,都各具特色,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如汉族同学何进元在《浓浓的故乡情》一文中就以白描的手法真实描绘了村庄日常生活图景,以及回族同胞过开斋节时祥和欢乐的氛围:“早晨,天色灰蒙蒙时,大清真寺就准时响起念邦克的声音。那高亢嘹亮、抑扬顿挫、富有韵律的阿拉伯语言,长长悠悠,飘荡在各家的院落中,然后飘散在田野间……这时大殿里的礼拜结束了,寂静的寺院突然又热闹起来,从大殿涌出的戴白帽的礼拜者和看热闹的汉家人都挤满了寺院。只见那个头缠深绿色缠头的须眉皆白的老阿訇来到食桌前,抬起双手进行祈祷,然后他捡了颗红枣放进嘴里,对大家一挥手说:都开斋吧。这时,戴白帽的礼拜者们主动地先把我们汉家人请到中间来陪他们开斋,过节日。孩子们瞅准自己喜爱的食品伸手便抢,把桌子挤得东摇西晃。孩子们这时跑啊,喊啊,笑啊,闹啊,欢乐灌满了小村子,灌满了每个院角,溢出了汉族与回族亲如手足、团结和睦的深厚感情。”文章写得真实、质朴、自然表达了对故乡的浓浓情谊。这篇作文在班上朗读后,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三、从身边的人、事选材,学会真诚感受生活
叶圣陶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抒发出真的深厚的情感来。”农村的高中生大多干过日常的农活:喂牛羊、拔麦、脱麦、摘玉米、摘花椒等,让他们写写这些熟悉的事,肯定有话可写,有感而发。如徐玉芳同学在作文中写了摘花椒的一段经历:“火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也烤着站在高高木架上的我,汗水从额头渗出再滴向嘴边,味道也是麻麻的……花椒树的枝干上长满了尖尖的刺,一朵朵鲜红的花椒果长在刺中间,采花椒时手指扎得流血,胳膊上是一道道被刺划破的血口子,伤口又麻又痒,沾上汗水那滋味更不好受。”这段文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摘花椒的艰辛,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有如此真实的劳动感受。
四、放飞思绪,即景生情,自然成文
思想感情是文章的灵魂,文贵以情动人。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轻松、自由、活跃的状态中,自愿地写作,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四月之时花芳菲,教学楼前的花园里,牡丹吐艳,丁香芬芳,阵阵花香飘进教室沁人心脾,我借机引导学生说:“花无百日红,人无再少年,韶光易逝。”并以“花开心中”为话题当场写作文。面对此情此景,学生联系自身抒发出了青春时光如花般的美好,但容易凋谢的感慨,悟出了要加倍珍惜花开的季节,把握好花样年华的道理。这种感悟是有景生情,情,在文中自然流露,学生自觉生成的情感,更真实动人,其效果强过老师平日苦口婆心的说教。
我们教学生写作文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生活的人,并引导学生成为一个真实而真诚的人。让我们的学生学会真实做人,真诚做文。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