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亟待突破现实困境
2013-04-29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3年9期
今年上半年以来,各地性侵幼女、体罚学生等几起“师源性侵害”相继曝光,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年内将出台教师师德考核评价规定,为师德划定“红线”,越线教师将受到严惩。此事一时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师德内涵及相关问题的反思与拷问。
不可否认,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甚至违法犯罪的现象近年来屡现报端、网络。客观地说,这不单纯是道德和教育的问题,还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价值取向和道德趋向的多元转换,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及价值规范的分歧与冲突。面对这种冲击,教师群体如何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精神和美德,既是道德建设的重要问题,也是师德建设的重要课题。如何尽快地走出当下师德建设的困境,重新思考和发现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寻找教师职业精神的坐标与规范,让更多教师找回职业的幸福与荣耀,应该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而“师德红线”是否具有回天之力,师德考评如何才能做到更科学有效,也需要进行科学的考量和设计。本期我们聚焦这一话题,期待能唤起广大读者新的认知与思考。
爱因斯坦曾指出:卓越人物的道德品质,对于青年一代和历史进程来说,可能比智力上的成就具有更大的意义。教育的使命及教师的职业属性,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不断地追求卓越,完善自我!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也要怀璧前行!